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942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由外限位单元、矫直单元、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配合完成预应力钢绞线的制造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目前的钢绞线在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钢绞线表面存在一定的弯折,热处理时影响钢绞线的处理效果;且钢绞线外壁的弯折在收卷修整的过程中会影响钢绞线的活动效果;钢绞线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难以保证钢绞线外壁受热均匀,且钢绞线在水淬冷却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浸泡式水冷无法确保钢绞线外壁冷却完全等问题。冷却完全等问题。冷却完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料加工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绞线是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可分为预应力钢绞线,无粘结钢绞线,镀锌钢绞线等。其碳钢表面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镀锌层、锌铝合金层、包铝层、镀铜层和涂环氧树脂等。
[0003]为了提高钢绞线的结构强度,需要对钢绞线表面就行热处理;目前的钢绞线在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钢绞线表面存在一定的弯折,热处理时影响钢绞线的处理效果;且钢绞线外壁的弯折在收卷修整的过程中会影响钢绞线的活动效果;钢绞线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难以保证钢绞线外壁受热均匀,且钢绞线在水淬冷却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浸泡式水冷无法确保钢绞线外壁冷却完全。
[0004]所以为了提高钢绞线的热处理效果,保证钢绞线外壁的结构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具体预应力钢绞线的制造热处理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预应力钢绞线的制造热处理步骤如下:S1、钢绞线固定:人工将成卷的钢绞线放置在放卷设备上,并将成卷钢绞线的一端拉出依次穿过外限位单元(1)、矫直单元(2)、加热单元(3)和冷却单元(4)并固定在收卷设备上;且操作矫直单元(2)调整内部的钢绞线绷紧程度;S2、钢绞线热处理:人工将加热单元(3)调整好高度,通过加热单元(3)实现对内部的钢绞线快速进行均匀加热;S3、钢绞线水淬:钢绞线加热完成后,通过收卷设备收卷,将加热的一段钢绞线移动到冷却单元(4)的下端,通过冷却单元(4)对其进行水淬处理;S4、钢绞线收卷:收卷设备工作带动放卷设备上成卷的钢绞线进行放卷,且放卷后的钢绞线依次通过热处理和水淬处理,最后收卷成成卷的钢绞线;上述预应力钢绞线S1

S4步骤中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制造热处理需要由外限位单元(1)、矫直单元(2)、加热单元(3)和冷却单元(4)配合完成;其中:所述外限位单元(1)的右侧外壁设置有冷却单元(4),外限位单元(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矫直单元(2);所述的加热单元(3)设置在外限位单元(1)的内部,且所述的加热单元(3)位于矫直单元(2)的中部;所述的外限位单元(1)包括限位框(11)、滑动块(12)、辅助弹簧(13)、限位辊筒(14)和支撑杆(15);所述的限位框(11)左右对称设置有矩形通孔,位于限位框(11)的矩形通孔前后内壁对称设置有滑槽,支撑杆(15)设置在限位框(11)的滑槽内,所述的滑动块(1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分别上下对称设置在限位框(11)的滑槽内,且滑动块(12)套设在支撑杆(15)上,所述的辅助弹簧(13)上下对称套设在支撑杆(15)的外壁,所述的滑动块(12)与设置的辅助弹簧(13)相配合,限位框(11)的矩形通孔内部前后对称设置的滑动块(12)通过设置的轴杆相连接,所述的限位辊筒(14)通过轴承套设在轴杆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单元(3)包括调节气缸(31)、固定套(32)、固定环(33)、限位套筒(34)、电动转环(35)和加热模块(36);所述的调节气缸(31)对称设置在限位框(11)的底端内壁,调节气缸(31)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套(32),所述的固定套(32)内部均匀设置有固定环(33),所述的限位套筒(34)为对称的可分离式结构,且限位套筒(34)均匀安装在固定环(33)上,限位套筒(34)的内壁设置有滑槽,位于限位套筒(34)的滑槽内设置有电动转环(35),所述的加热模块(36)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限位套筒(34)的内部,且加热模块(36)与电动转环(35)相连接;限位套筒(34)的卷边内壁均匀设置有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矫直单元(2)包括一号框(21)、一号调节杆(22)、U型架(23)、一号滚筒(24)、二号框(25)、二号调节杆(26)、按压板(27)、限位柱(28)、限位弹簧(29)、滑动架(20)和二号滚筒(201);所述的一号框(21)和二号框(25)分别安装在外限位单元(1)内部,且一号框(21)位于二号框(25)的外侧;一号框(21)的前后内壁对称设置有滑动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炫盛鸿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