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动态可调谐调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动态可调谐调制器,属于无线电通信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电磁诱导透明是人们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发现的,是由一种量子相干效应引发的光学现象,由于量子的相消干涉抑制了吸收,在原本不透明的原子介质谱线上出现了一个透明的窗口,在透明窗口中产生一个窄的高透射系数透射峰,并在两边伴随着低透射系数的透射谷,同时在透明窗口处能使入射光的群速度变慢、产生强的非线性效应等。但是,由于需要低温、相干泵浦等特殊的实验条件,这种原子系统中电磁诱导透明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仅难以实现对电磁波传输的开关效果,且难以实现对电磁波进行传播速度和频率的调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多功能动态可调谐调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波传输的开关效果受限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动态可调谐调制器,包括若干个周期排列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介质基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动态可调谐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周期排列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的顶部设置有明模谐振单元、底部设置有准暗模谐振单元;所述明模谐振单元包括方形外环和设置在方形外环内部的方形内环;所述准暗模谐振单元包括四个周期排列的开口方环;所述开口方环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开口相对且错开的钉书针状结构;四个开口方环形成一个大的方形结构;每个开口方环结构均由相邻的开口方环结构围绕中心点旋转90度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态可调谐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外环的外侧边缘和方形内环的内侧边缘均设置有若干个锯齿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态可调谐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外环的相邻锯齿状结构之间的距离为0.2μm;所述方形内环的相邻锯齿状结构之间的距离为0.1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汾应,陈权芳,徐艺,章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