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惠先专利>正文

一种可实现管体内部自动检测与清障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69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管体内部自动检测与清障的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控制装置、清洗盘、移动机构,控制装置固定连接着清洗盘的下端,清洗盘位于移动机构的上方,移动机构均匀固定在控制装置的外端,通过该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通过移动机构与控制装置的联动控制锥形管的直径,使锥形管能够随着管径大小的更替变换而做出改变,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因设备清理面积的固定性,无法对拼接状的管道进行一次性清理的问题。清理的问题。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管体内部自动检测与清障的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可实现管体内部自动检测与清障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管体内部自动检测清障的机器人是一种应用于管道清理的机器人,通过多轴的移动轮为机器人提供移动能力,同时通过快速转动的清洗盘将管壁内的污垢与障碍进行清洗或推动,进而达到清理管道的目的。
[0003]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由于清障机器人上的清洗盘为固定直径,而管道机器人的移动轮为可改变贴合直径,在移动轮随着管道改变直径时,清洗盘并无法随之改变,导致在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清洗时,容易因为清洗盘无法匹配管壁直径,而无法有效的清洗管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实现管体内部自动检测与清障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可实现管体内部自动检测与清障的机器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控制装置、清洗盘、移动机构,所述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管体内部自动检测与清障的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控制装置(1)、清洗盘(2)、移动机构(3),所述控制装置(1)固定连接着清洗盘(2)的下端,所述清洗盘(2)位于移动机构(3)的上方,所述移动机构(3)均匀固定在控制装置(1)的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盘(2)包括卡合盘(21)、绒毛环(22)、嵌套管(23)、转轴(24)、连接杆(25)、锥形管(26),所述卡合盘(21)位于绒毛环(22)的下方,所述绒毛环(22)固定安装在锥形管(26)的下端外轮廓,所述嵌套管(23)上端可转动的连接着转轴(24),所述转轴(24)安装在锥形管(26)的内侧上端,所述连接杆(25)两端分别连接着嵌套管(23)与锥形管(26);所述控制装置(1)包括推动装置(11)、反馈驱动器(12)、蓄电池(13)、传导线(14)、嵌固条(15),所述推动装置(11)环绕固定在嵌套管(23)的外端轮廓,所述反馈驱动器(12)通过传导线(14)控制连接着移动机构(3),所述蓄电池(13)对称安装在控制装置(1)的外端下侧,所述传导线(14)通过串联电连接着推动装置(11);所述嵌套管(23)设为内外两层嵌套,且内层嵌套与控制装置(1)内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管体内部自动检测与清障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支撑弧(31)、动力轮(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先
申请(专利权)人:张惠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