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65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包含搅拌轴,搅拌轴底部连接搅拌锚,搅拌锚转动可以防止高粘度环氧树脂在底部沉淀;搅拌轴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杆,搅拌轴带动搅拌杆转动可以搅动环氧树脂防止黏连提高反应效率;反应釜主体内壁上对称设置多组搅拌叶,搅拌叶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相邻搅拌杆中间;反应釜主体底部中央连接第二电机转轴,第二电机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电机的转轴可以带动反应釜主体转动,继而带动搅拌叶转动,既可以防止高粘度环氧树脂黏连在反应釜主体壁和底部,又可以通过搅拌叶和搅拌杆反向的搅动形成对环氧树脂的剪切力,增加环氧树脂流动性和反应效率。性和反应效率。性和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化工原料生产中典型的主体反应设备,在化工原料产品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反应釜的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相应配套的辅助设备:分馏柱、冷凝器、分水器、收集罐、过滤器等。工作原理实际上是将反应溶剂放入内层进行搅拌反应。反应堆可以用不同的制冷剂、热水和热油进行再加热和冷却。然后,通过反应器的中间层,注入恒温热溶解介质或冷却介质来加热或冷却反应器中的材料。同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在大气压或负压条件下搅拌。通过搅拌、加热、冷却而对多种物料进行分散混合,从而进行反应聚合。反应物在反应釜中反应时,可以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和回流。反应完成后,材料从反应器底部的出口放出。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树脂、水性涂料、环氧树脂、脲醛酚醛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酚醛树脂、氨基树脂、固化剂、PU聚氨酯等化工原料生产。
[0003]环氧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在涂料中的应用占较大的比例,它能制成各具特色、用途各异的品种具有耐化学品性优良,尤其是耐碱性;漆膜附着力强,特别是对金属;耐热性和电绝缘性好;漆膜保色性较好等优点,应用市场广泛。
[0004]环氧树脂由于其化学和物理性质的特殊性,在反应釜中混合反应的过程中具有粘度高的特点,容易造成在反应釜底和反应釜壁的黏连和沉淀堆积,不仅会导致后期的难以清理,而且也会降低混合反应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防止高粘度环氧树脂在反应釜底和壁黏连沉淀,又能提高混合反应制成效率的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包含有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上盖的正中央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搅拌锚,搅拌锚靠近反应釜主体的底部;所述搅拌轴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杆;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叶,搅拌叶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相邻搅拌杆的中间;所述反应釜主体底部中央连接第二电机的转轴,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部的前后左右各设置有第一辅助机构;所述反应釜主体壁的前后左右各设置有第二辅助机构。
[0008]本技术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含有第
一支撑架、第一滚轮、第一轨道和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轨道固定在反应釜主体底部一周;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第一轨道内;所述第一滚轮连接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柱固定,第一支撑柱底部固定在地面上。
[0009]本技术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含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滚轮、第二轨道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反应釜主体外壁一周;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二轨道内;所述第二滚轮连接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柱固定,第二支撑柱底部固定在地面上。
[0010]本技术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加料口。
[0011]本技术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壁腔内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通过电加热;所述加热层外设置有保温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在反应釜主体的正中心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搅拌锚,搅拌锚靠近反应釜主体的底部,搅拌轴带动搅拌锚转动可以防止高粘度环氧树脂在底部沉淀堆积;搅拌轴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杆,搅拌轴带动搅拌杆转动可以搅动环氧树脂防止反应物黏连提高反应效率;反应釜主体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叶,搅拌叶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相邻搅拌杆的中间;反应釜主体底部中央连接第二电机的转轴,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电机的转轴可以带动反应釜主体转动,继而带动搅拌叶转动,既可以防止高粘度环氧树脂黏连在反应釜主体壁和底部,又可以通过搅拌叶和搅拌杆反向的搅动形成对环氧树脂的剪切力,增加环氧树脂的流动性和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的俯视图。
[0016]其中:反应釜主体1、上盖2、第一电机3、搅拌轴4、搅拌杆5、搅拌叶6、搅拌锚7、第一辅助机构8、第一支撑架8.1、第一滚轮8.2、第一轨道8.3、第一支撑柱8.4、第二辅助机构9、第二支撑架9.1、第二滚轮9.2、第二轨道9.3、第二支撑柱9.4、第二电机10、加料口11、加热层12、保温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包含有反应釜主体1,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盖2,上盖2的正中央固定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转轴连接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的底部连接搅拌锚7,搅拌锚7靠近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搅拌轴4带动搅拌锚7转动可以防止高粘度环氧树脂在底部沉淀堆积;所述搅拌轴4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杆5,搅拌轴4带动搅拌杆5转动可以搅动环氧树脂防止反应物黏连提高反应效率;所述反应釜主体1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叶6,搅拌叶6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相邻搅拌杆5的中间;所述反应釜主体1底部中央连接第二电机10的转轴,第二电机10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第二电机1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电机3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电机10的转轴可以带动反应釜主体1转动,继而带动搅拌叶6转动,既可以防止高粘度环氧树脂黏连在
反应釜主体1壁和底部,又可以通过搅拌叶6和搅拌杆5反向的搅动形成对环氧树脂的剪切力,增加环氧树脂的流动性和反应效率;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的前后左右各设置有第一辅助机构8;所述反应釜主体1壁的前后左右各设置有第二辅助机构9;第一辅助机构8和第二辅助机构9可以支撑和辅助反应釜主体1转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机构8包含有第一支撑架8.1、第一滚轮8.2、第一轨道8.3和第一支撑柱8.4;所述第一轨道8.3固定在反应釜主体1底部一周;所述第一滚轮8.2设置在第一轨道8.3内,可以沿着第一轨道8.3滚动;所述第一滚轮8.2连接第一支撑架8.1,第一支撑架8.1与第一支撑柱8.4固定,第一支撑柱8.4底部固定在地面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辅助机构9包含有第二支撑架9.1、第二滚轮9.2、第二轨道9.3和第二支撑柱9.4;所述第二轨道9.3固定在反应釜主体1外壁一周;所述第二滚轮9.2设置在第二轨道9.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含反应釜主体(1),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盖(2),上盖(2)的正中央固定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转轴连接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的底部连接搅拌锚(7),搅拌锚(7)靠近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所述搅拌轴(4)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杆(5);所述反应釜主体(1)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叶(6),搅拌叶(6)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相邻搅拌杆(5)的中间;所述反应釜主体(1)底部中央连接第二电机(10)的转轴,第二电机(10)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第二电机(1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电机(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的前后左右各设置有第一辅助机构(8);所述反应釜主体(1)壁的前后左右各设置有第二辅助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环氧树脂用高效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机构(8)包含有第一支撑架(8.1)、第一滚轮(8.2)、第一轨道(8.3)和第一支撑柱(8.4);所述第一轨道(8.3)固定在反应釜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吴敏陆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益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