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57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除雾器,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塔体、设置在塔体内的除雾模块、分别设置在除雾模块的上方和下方对除雾模块进行冲洗的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分别与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连接的喷淋管及设置在喷淋管上的输送泵,除雾器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塔体内的进气压力和出气压力之间的压力差的压差监测机构及与压差监测机构电连接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还与输送泵电连接。该清洗除雾器通过在除雾模块上下方设置喷淋头,对除雾模块进行清洗,并通过设置压差监测机构对进气压力和出气压力进行实时监测,以判断除雾模块的堵塞情况,将压差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输送泵的开启或关闭,实现对除雾模块的全自动冲洗功能。模块的全自动冲洗功能。模块的全自动冲洗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除雾器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除雾
,具体涉及一种清洗除雾器。

技术介绍

[0002]除雾器主要是由波形叶片、板片、卡条等固定装置构成,在湿法脱硫,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雾" 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同时也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
[0003]而传统的除雾器通常需要定期将除雾模块取出,进行清洗维护,且运行过程中需进行日常维护点检。冲洗水直接外排或进行水处理,不仅造成污水处理投入,还浪费成本,除雾器的清洗工序繁琐。且目前的除雾器通常是集成设置在喷淋塔内,无法单独对仅需要除雾的气体进行除雾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除雾器的弊端,提供一种能够与其他设备串联使用,专用于去除气体中水雾的自动清洗除雾器。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清洗除雾器,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塔体及设置在所述塔体内的除雾模块,所述除雾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除雾模块的上方和下方对所述除雾模块进行冲洗的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连接的且用于输送喷淋液的喷淋管及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的输送泵,所述除雾器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塔体内的进气压力和出气压力之间的压力差的压差监测机构及与所述压差监测机构电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与所述输送泵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输送泵的开启或关闭。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控制系统内预设压力差,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将所述压差监测机构监测到的实时压力差与所述预设压力差进行对比,若检测到所述实时压力差大于预设压力差时,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输送泵发送开启指令,所述输送泵开启以向所述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输送喷淋液对所述除雾模块进行喷淋冲洗。
[0008]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差监测机构为设置在塔体1上的压差监测表。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塔体底部形成集液槽,所述喷淋管包括设置在所述塔体内且位于所述除雾模块上方的第一喷淋管、设置在所述塔体内且位于所述除雾模块下方的第二喷淋管及一端与所述塔体底部连接的第三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第二喷淋管还分别与所述第三喷淋管连接,所述第一喷淋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喷淋管上,所述第二喷淋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喷淋管上,所述输送泵设置在所述第三喷淋管上。
[0010]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分别设置多个,且分别为高压喷头。
[0011]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喷淋头、多个所述第二喷淋头分别在所述除雾模块的上方和下方均匀分布。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塔体侧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喷淋头的下方,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塔体侧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头的上方。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塔体侧部对应所述除雾模块的位置开设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设置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检修口的检修门。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除雾模块位于所述塔体中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除雾模块为多面空心球式、板式、环状式除雾模块。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本技术的清洗除雾器通过在除雾模块上下方设置喷淋头,对除雾模块进行清洗,并通过设置压差监测机构对进气压力和出气压力进行实时监测,以判断除雾模块的堵塞情况,将压差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输送泵的开启或关闭,实现对除雾模块的全自动冲洗功能。该清洗除雾器还可与其他设备串联使用,专用于去除气体中水雾的专用设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雾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内部结构);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雾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内部结构);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雾器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中:1、塔体;2、进气口;3、出气口;4、除雾模块;5、第一喷淋头;6、第二喷淋头;7、第一喷淋管;8、第二喷淋管;9、压差监测机构;10、检修门;11、集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1~3所示的清洗除雾器,包括具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的塔体1、设置在塔体1内的除雾模块4、分别设置在除雾模块4的上方和下方对除雾模块4进行冲洗的第一喷淋头6和第二喷淋头7、分别与第一喷淋头6和第二喷淋头7连接的喷淋管及设置在喷淋管上的输送泵(图中未显示输送泵),除雾模块4设置在进气口2和出气口3之间,该除雾器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塔体1内的进气压力和出气压力之间的压力差的压差监测机构9及与压差监测机构9电连接的控制系统(图中未显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还与输送泵电连接以控制输送泵的开启或关闭。
[0024]控制系统内预设压力差,控制系统还用于将压差监测机构9监测到的实时压力差与预设压力差进行对比,若检测到实时压力差大于预设压力差时,控制系统向输送泵发送开启指令,输送泵开启以向第一喷淋头5和第二喷淋头6输送喷淋液对除雾模块4进行喷淋冲洗,直至实时压力差小于等于预设压力差。
[0025]具体实例中,压差监测机构9可为设置在塔体1上的压差监测表,控制系统可为计算机或其他形式的控制系统。
[0026]该塔体1底部形成集液槽11,喷淋管包括设置在塔体1内且位于除雾模块4上方的
第一喷淋管7、设置在塔体1内且位于除雾模块4下方的第二喷淋管8及一端与塔体1底部连接的第三喷淋管,第一喷淋管7、第二喷淋管8还分别与第三喷淋管连接,第一喷淋头5设置在第一喷淋管7的底部,第二喷淋头6设置在第二喷淋管8的顶部,输送泵设置在第三喷淋管上,输送泵将塔体1底部的喷淋液通过第三喷淋管输送至第一喷淋管7、第二喷淋管8内,再经第一喷淋头5、第二喷淋头6喷淋至除雾模块4上,对除雾模块4进行冲洗,然后落回塔体1底部,循环使用。该除雾器具体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喷淋液的使用情况,更换喷淋液,通常喷淋液为水。
[0027]第一喷淋头5、第二喷淋头6分别设置多个,多个第一喷淋头5、多个第二喷淋头6分别在除雾模块4上方、除雾模块4下方均匀分布,以向除雾模块4上均匀喷淋喷淋液,清洗除雾模块4。第一喷淋头5、第二喷淋头6为高压喷头,对除雾模块4进行高压冲洗。
[0028]本例中,进气口2设置在塔体1侧部且位于第二喷淋头6的下方,出气口3设置在塔体1侧部且位于第一喷淋头5的上方;除雾模块4位于塔体1中部;在塔体1侧部对应除雾模块4的位置开设检修口,检修口上设置用于开启或关闭该检修口的检修门9。
[0029]除雾模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除雾器,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塔体及设置在所述塔体内的除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除雾模块的上方和下方对所述除雾模块进行冲洗的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连接的且用于输送喷淋液的喷淋管及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的输送泵,所述除雾器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塔体内的进气压力和出气压力之间的压力差的压差监测机构及与所述压差监测机构电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与所述输送泵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输送泵的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内预设压力差,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将所述压差监测机构监测到的实时压力差与所述预设压力差进行对比,若检测到所述实时压力差大于预设压力差时,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输送泵发送开启指令,所述输送泵开启以向所述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输送喷淋液对所述除雾模块进行喷淋冲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洗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监测机构为设置在塔体上的压差监测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底部形成集液槽,所述喷淋管包括设置在所述塔体内且位于所述除雾模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刚刘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硕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