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道通过能力计算
,尤其涉及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航运(Shipping)表示透过水路运输和空中运输等方式来运送人或货物。一般来说水路运输的所需时间较长,但成本较为低廉,这是空中运输与陆路运输所不能比拟的。水路运输每次航程能运送大量货物,而空运和陆运每次的负载数量则相对较少。因此在国际贸易上,水路运输是较为普遍的运送方式。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海上运输日益繁忙,船舶交通更加拥挤、通航密度持续增大、通航环境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航道直接面临趋于饱和的挑战.为了保持港口可持续稳定的发展,确保船舶在航道安全畅通地航行,有必要对航道通过能力和航道饱和度现状进行分析及评估,作出科学论证,以便配套航道能够适应各港口的发展需求,对航道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开发和综合规划。航道饱和度时反应该航道的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交通工程学可将函告饱和度理解为:在保证航道安全运作的的前提下,航道上实际通过的船只流量与该航道通过能力的比值。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对河道内某一段进行72小时的流量观测,获得最新的流量数据,流量数据获取成功后传输至电脑终端,进行分析;S2: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对在不同长度区间的船只进行分类,并计算出在该区间长度的船只数量占总流量的百分比;以此来确定标准船长的长度大小;S3:根据流量观测资料,确定航道宽度大小;S4: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出该段河道内船只的平均航速;S5: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出该段河道的理论静态通过能力;S6:计算出河道的动态通过能力;S7: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分析得出该处的平均船只通过流量;S8:计算得出该处航道的动态饱和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航道宽度是指单向航道的宽度大小,航道宽度大小计算公式为:L=(l1‑
l2)/2,其中l1为河道宽度大小;l2为河道中隔离带宽度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平均航速计算公式为:V=l3/t,其中l3为船只一段时间内在河道上运行的距离;t为船只运动该距离所花费的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理论静态通过能力是指河道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交通量,理论静态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为C
b
=L
·
ρ
max
·
V,其中L为航道宽度,ρ
max
为某一宽度的航道上船只的密度最大理论值,艘/Km2,ρ
max
可根据船只的大小形状和排列顺序等因素进行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明,周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汇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