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红外/pH双响应的载碘钛合金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植入物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近红外/pH双响应的兼具抗菌、促成骨分化的载碘钛合金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十年骨科内植入器械的使用增加,内植入假体感染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临床问题。一旦感染发生,往往意味着至少数月的治疗周期以及极大的二次翻修手术,这将会对患者本人及家庭造成很大的痛苦和负担。保留关节假体前提下的清创与抗生素治疗(DAIR)被认为是治疗假体感染的首选措施。然而复杂的清创环境、耐药菌的产生以及保留的假体表面的细菌残留,都为早期感染治疗失败埋下了隐患。因而,赋予内植物假体自身抗菌特性,不失为一种抵抗假体感染的非抗生素解决方案。
[0003]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抗菌材料,赋予医疗内植入物不依赖于抗生素的抗菌性能。这些材料的配方通常涉及掺入金属元素,肽或聚合物等。利用这些材料本身具有的特性,可以直接造成细胞物理损伤抑或特异性地中断细菌的生理过程,例如DNA复制,细胞膜通透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pH双响应的载碘钛合金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pH双响应的载碘钛合金植入物按如下方法制备:(a)钛合金基材经预处理后,浸入电解池中进行电化学处理3
‑
30min,得到含涂层的钛合金基材;所述的电化学处理为阳极氧化或微弧氧化,阳极为所述钛合金基材,维持电压在100
‑
500V,电流频率为200
‑
1000Hz,所述电解池中电解液温度在10
‑
50℃,所述电解池为酸性电解池或者碱性电解池;(b)将步骤(a)所得的含涂层的钛合金基材浸没于反应液中,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内经高温反应炉120
‑
150℃处理6
‑
10小时,经纯水冲洗,置于60
‑
150℃烘箱烘干,得到ZIF
‑
8纳米颗粒涂层的钛合金基材;所述反应液为硝酸锌水溶液与2
‑
甲基咪唑水溶液配制而成,所述硝酸锌水溶液所含的硝酸锌与2
‑
甲基咪唑水溶液所含2
‑
甲基咪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80;所述硝酸锌水溶液所含的硝酸锌的质量为所述反应液的0.5wt%
‑
2.0wt%;(c)步骤(b)所得的ZIF
‑
8纳米颗粒涂层的钛合金基材与单质碘互无接触地置入密闭的反应容器内;在40
‑
70℃条件下加热1
‑
6小时;取出用纯水冲洗;进行灭菌处理,得到所述近红外/pH双响应的载碘钛合金植入物;所述单质碘的质量不少于6mg/mL所述反应容器容积,但不能多到与ZIF
‑
8纳米颗粒涂层的钛合金基材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pH双响应的载碘钛合金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预处理为:将钛合金基材依次经丙酮、乙二醇、超纯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招明,滕王锶源,俞小华,刘安,章增杰,王翊凯,汪方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