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昊专利>正文

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814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应力应变采集装置与无线应变仪通信连接,多组无线应变仪在统一的通信协议下自足无线网络并通过协调主机连接中端数据调理主机,所述的中端数据调理主机、末端数据处理主机、上位机通过局域网络协议通信互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实现钢结构的动态应力应变监测,无线信号传输,便于在高空场合在地面进行检测,减少巡检难度,保障员工安全提高检测的实时性,有效保障钢结构的稳定性,本系统通过自组网方式,有效减少了网络架构的难度,数据经过中端以及末端分级处理,减少数据运行压力,提高数据的时效性,防止设备宕机,同时本系统数据还通过以太网链路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可实现远程的数据查询,便于工程应用中远程调用数据进行监控巡检,为基层工程运行保障。障。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巡检主要靠工人通过手持设备完成对柔性钢结构的检测。由于部分应用场景过于偏远,人工巡检通常每年只能安排1

2次,巡检周期长、巡检难度大。同时,由于部分应用场景结构过于复杂或处于高空位置,人工巡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无人机巡检主要通过对柔性钢结构进行图像或图片拍摄,并与上一次巡检留存的图像或图片进行对比以判断柔性钢结构是否存在异常。然而,无人机巡检方式通常只能判断出被测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点,由于被测设备的应用场景较为复杂,视频或图片对比存在较大误差,一方面需要额外的人工进行图像或图片的二次比对,另一方面针对判定不清的情况仍需要人工前往被测设备进行二次现场检测。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突破传统人工作业中操作不便、检测地点偏远与新兴无人机作业中预测准确度低、监测频率低、巡检成本高的几大瓶颈,兼顾安全系数高、监测效率高和监测作业智能化三大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应力应变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钢结构应变信号;
[0007]无线应变仪:用于处理采集的应变信号;
[0008]中端数据调理主机:用于接收多组无线应变仪采集数据的调制处理;
[0009]末端数据处理主机:用于中端数据调理主机数据的分析处理;
[0010]上位机:用于末端数据处理主机分析处理的数据的显示查询;
[0011]应力应变采集装置与无线应变仪通信连接,多组无线应变仪在统一的通信协议下自足无线网络并通过协调主机连接中端数据调理主机,所述的中端数据调理主机、末端数据处理主机、上位机通过局域网络协议通信互联。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应力应变采集装置包括左固定架、右固定架、采集模组,所述的采集模组包括应力片以及检测块,所述的检测块的两端滑动插设在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的滑槽上,所述的应力片贴附在检测块上,所述的应力片通过引线连接无线应变仪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处理。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末端数据处理主机的数据通过以太网线路与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监控查询终端通过网络加密链路连接云端服务器进行调用数据。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监控查询终端为PC或平板电脑。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检测块采用弹性敏感低碳钢材料构成,所述的应力片的表面涂布设置有防水以及耐腐蚀涂层。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底部设置有与待测刚体表面适配贴合的平面或弧面,所述的检测块可采用平板结构或者圆柱状结构,所述的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采用焊接、粘贴或者螺纹螺孔配合固定在探测的钢体表面,所述的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翼板,所述的固定翼板设置有紧固螺栓与检测块接触使得位置紧固,所述的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设置有槽体,所述的槽体底部设置有焊接翼板,所述的焊接翼板通过焊接与检测块固定。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可实现钢结构的动态应力应变监测,无线信号传输,便于在高空场合在地面进行检测,减少巡检难度,保障员工安全提高检测的实时性,有效保障钢结构的稳定性,本系统通过自组网方式,有效减少了网络架构的难度,数据经过中端以及末端分级处理,减少数据运行压力,提高数据的时效性,防止设备宕机,同时本系统数据还通过以太网链路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可实现远程的数据查询,便于工程应用中远程调用数据进行监控巡检,为基层工程运行保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应力应变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应力应变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附图编号:应力应变采集装置1,无线应变仪15,无线路由2,协调主机 3,中端数据调理主4,末端数据处理主机5,上位机6.云端服务器7,监控查询终端7,左固定架11,右固定架12,应力片131,检测块132,固定翼板141,槽体1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3]参见图1

图3,本实施例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4]应力应变采集装置1:用于采集钢结构应变信号;
[0025]无线应变仪15:用于处理采集的应变信号;
[0026]中端数据调理主4机:用于接收多组无线应变仪15采集数据的调制处理;
[0027]末端数据处理主机5:用于中端数据调理主4机数据的分析处理;
[0028]上位机:用于末端数据处理主机5分析处理的数据的显示查询;
[0029]应力应变采集装置1与无线应变仪15通信连接,多组无线应变仪15在统一的通信协议下与区域内无线路自足无线网络并通过协调主机3连接中端数据调理主4机,所述的末端数据处理主机5、末端数据处理主机5、上位机通过局域网络协议通信互联。
[0030]本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动态远程的应力应变检测系统,应力应变采集装置1 进行前端的数据采集,应变仪进行信号的信号转换以及无线信号传输,中端数据调理主4机进行多组采集信号的调制处理,并根据应变仪的IP地址进行位置的匹配形成封装协议的数据包,末端数据处理主机5对调制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图表、图形或者图表等数据形
式,中端数据调理主4机和末端数据处理主机5均可采用工业计算机进行对应的数据处理分析,上位机通过本地局域网调用末端数据处理主机5处理的数据信息进行显示,本系统中所述的末端数据处理主机5的数据通过以太网线路与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监控查询终端7通过网络加密链路连接云端服务器进行调用数据,所述的监控查询终端 7为PC或平板电脑,可实现远程的数据监控,便于工程应用中远程调用数据进行监控巡检,为基层工程运行保障。
[0031]本实施了具体的所述的应力应变采集装置1包括左固定架11、右固定架 12、采集模组,所述的采集模组包括应力片131以及检测块132,所述的检测块132的两端滑动插设在左固定架11和右固定架12的滑槽上,所述的应力片 131贴附在检测块132上,所述的应力片131通过引线连接无线应变仪15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所述的检测块132采用弹性敏感低碳钢材料构成,所述的应力片131的表面涂布设置有防水以及耐腐蚀涂层,所述的左固定架11和右固定架12底部设置有与待测刚体表面适配贴合的平面或弧面,所述的检测块132可采用平板结构或者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力应变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钢结构应变信号;无线应变仪:用于处理采集的应变信号;中端数据调理主机:用于接收多组无线应变仪采集数据的调制处理;末端数据处理主机:用于中端数据调理主机数据的分析处理;上位机:用于末端数据处理主机分析处理的数据的显示查询;应力应变采集装置与无线应变仪通信连接,多组无线应变仪在统一的通信协议下自组无线网络并通过协调主机连接中端数据调理主机,所述的中端数据调理主机、末端数据处理主机、上位机通过局域网络协议通信互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力应变采集装置包括左固定架、右固定架、采集模组,所述的采集模组包括应力片以及检测块,所述的检测块的两端滑动插设在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的滑槽上,所述的应力片贴附在检测块上,所述的应力片通过引线连接无线应变仪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远程应力应变监控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昊金千惠
申请(专利权)人:石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