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0806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污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农污设施污泥50%~60%,农作物生产废弃物30%~40%,粉煤灰5%~10%,PAM0.03%~0.0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土壤改良剂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且以农污处理设施运维废弃物、农业生产废弃物、工业生产的残余物为原料生产有机物料,再通过添加PAM生产出土壤改良剂,在高效修复盐渍化土壤的同时,妥善处置了农污运维设施、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防止了其对农村环境产生污染,同时也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也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污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利用


技术介绍

[0002]农污废弃物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未经处理的农污废弃物如果直接弃置,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如未经处理的动物粪便排入江河湖泊,会使水质污浊,生化需氧量(BOD)负荷增加,形成厌氧腐化或富营养化现象,威胁鱼类、贝类和藻类的生存;也会传染疾病,影响居民健康;如果处置得当,则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有机肥源。因此,有效地处置和利用农污废弃物,是生态环保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0003]另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但人类如果对土壤的使用方式不当,如不断延长作物的种植年限、盲目大量投入肥料,将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不断增加,进而引发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问题。盐渍化土壤中含有大量的Na
+
、Cl

、HCO3‑
等离子,这些离子会导致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下降、养分有效性降低,并且使土壤更容易发生板结,土壤的可耕作性也变得更差。除此之外,盐渍化土壤中溶性盐类含量过多,还会导致土壤溶液渗透压大,水势降低,直接影响农作物对水分的正常吸收,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农作物对部分离子吸收过多而抑制对其他养分离子的吸收,从而影响农作物正常的生长繁殖,最终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我国目前有盐渍化耕地7.60
×/>106hm2,占我国总耕地面的20.0%,未来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而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粮食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随之扩大。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目前存在的大片盐渍化土壤急需修复与利用,同时研发高效的盐渍化土壤修复技术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0004]针对盐渍化土壤盐分含量高、养分含量较低、结构性差等特点,目前主要的修复方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法、生物炭修复法、生物有机肥修复法等。其中,生物有机肥含有多种功能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并能够显著的降低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和pH值,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因而对盐渍化土壤有更好的修复效果。如有研究表明,向盐渍化土壤中施加生物有机肥,也可以提高玉米各生育时期穗位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同时提高玉米抗盐渍的能力,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除此之外,当前也有利用污泥所含的营养物质,用来改善土壤肥力的技术,这项技术除了能提高微生物活性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在解决污泥处置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此外,污泥回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对化肥的依赖,有利于改善因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盐渍化以及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污染等问题,符合我国新时代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0005]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10101917.4,名称为“一种有机物污泥土壤修复剂、制备方法
及其在污泥消纳中的应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物污泥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污泥原料预处理;2)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3)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发酵;4)有机物降解细菌群制备。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对城市污水污泥前期处理,用微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经过试验使用污泥修复剂1~6个月后,土壤的各种污染物的比例有效去除率达到95%以上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发酵产物可以酸化板结的盐渍土地,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有益于农业生产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化肥的使用,从源头杜绝了污染源和二次污染。但该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以市政污泥为主要基质的土壤修复方案虽然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但是由于市政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过高,污泥所含重金属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制约了其在盐渍地中的应用,盐渍地土壤较高的pH会促进污泥堆肥产品中有机质的溶出并伴随重金属的释放,增加额外的环境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土壤复合改良剂在盐渍化土壤中的应用。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10]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农污设施污泥50%~60%,农作物生产废弃物30%~40%,粉煤灰5%~10%,PAM 0.03%~0.05%。
[0011]在上述的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中,所述的农污设施污泥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废弃物和/ 或剩余污泥,含水量在60~80wt%,所述的农作物生产废弃物为切割成长度在2

3mm之间的秸秆颗粒,粉煤灰的粒径为 0.03~0.05mm,PAM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30%。
[0012]在上述的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中,所述粉煤灰是火电厂所使用的煤在锅炉中燃烧后形成并被烟气带出炉膛的细灰。
[0013]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计,将农污设施污泥50%~60%、农作物生产废弃物 30%~40%和粉煤灰5%~10%混合均匀后,先常温下好氧堆肥15d,再经过40~50d的厌氧堆肥发酵,得到腐殖质,在腐殖质中添加 0.03~0.05%的PAM,搅拌混匀后,得到土壤复合改良剂。
[0014]在上述的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农污设施污泥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废弃物和/或剩余污泥,含水量在60~80wt%,所述的农作物生产废弃物为切割成长度在2

3mm之间的秸秆颗粒,粉煤灰的粒径为 0.03~0.05mm,PAM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30%。
[0015]在上述的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废弃物和/或剩余污泥用板框压滤系统进行脱水,农污设施污泥、农作物生产废弃物和粉煤灰混合后的碳氮比在30~35之间。
[0016]在上述的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粉煤灰是火电厂所使用的煤在锅炉中燃烧后形成并被烟气带出炉膛的细灰。
[0017]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1,污泥脱水,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废弃物或剩余污泥统一收集后,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进行脱水,最终获得含水率在60%~80%的有机物料,得农业运维废弃物,
[0019]步骤2,辅料制备,收集农业生产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使用粉碎机破碎粒径至2mm~3mm备用,得农业生产废弃物,
[0020]步骤3,粉煤灰获取,收集火电厂产出的粉煤灰,粉煤灰的粒径约为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农污设施污泥50%~60%,农作物生产废弃物30%~40%,粉煤灰5%~10%,PAM 0.03%~0.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污设施污泥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废弃物和/或剩余污泥,含水量在60~80wt%,所述的农作物生产废弃物为切割成长度在2

3mm之间的秸秆颗粒,粉煤灰的粒径为0.03~0.05mm,PAM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是火电厂所使用的煤在锅炉中燃烧后形成并被烟气带出炉膛的细灰。4.一种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将农污设施污泥50%~60%、农作物生产废弃物30%~40%和粉煤灰5%~10%混合均匀后,先常温下好氧堆肥15d,再经过40~50d的厌氧堆肥发酵,得到腐殖质,在腐殖质中添加0.03~0.05%的PAM,搅拌混匀后,得到土壤复合改良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污设施污泥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废弃物和/或剩余污泥,含水量在60~80wt%,所述的农作物生产废弃物为切割成长度在2

3mm之间的秸秆颗粒,粉煤灰的粒径为0.03~0.05mm,PAM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3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农污废弃物生产的盐渍化土壤复合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废弃物和/或剩余污泥用板框压滤系统进行脱水,农污设施污泥、农作物生产废弃物和粉煤灰混合后的碳氮比在30~35之间。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猛猛徐嘉旎何起利汪文佳韦星任郑才波钟江波吴亮亮王绪寅傅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