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797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去掉导光板而达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照明装置2是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3的背后侧的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2具有光源4和反射板8,光源4设置在反射板8的一端部附近。反射板8随着远离光源4而向接近液晶显示面板3的方向弯曲成抛物线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面光方式或前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迄今具有透过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等而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称为背面光方式的照明方式即以从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照射装置照射的光进行板显示的照明方式。该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大致分为正下方型背面光方式和边缘光型背面光方式。正下方型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采用以并列地配置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多个荧光管作为光源、并进而以不透明的反射板覆盖在这些荧光管的背面侧的结构。但是,在正下方型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由于将荧光灯设置在显示面板之下,所以,照明装置将变厚,从而显示装置全体将增大。因此,提案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的边缘光型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如图22所示,该边缘光型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是将荧光管50沿导光板51的边缘设置,在导光板51上根据到荧光管50的距离印刷上散射体52,用以使向显示面板53的照明光成为均匀的光。另外,为了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在导光板51的下面设置反射板54。特别是在散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5的情况时,由于在进行液晶显示时使用斜入射光,所以,使用呈图23所示的倾斜形状的遮檐56。另外,在迄今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等而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称为前面光方式的照明方式即以从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前面侧的照射装置照射的光进行板显示的照明方式。具体而言,如图24所示,就是荧光灯60沿导光板61的边缘设置,在导光板61上,根据到荧光灯60的距离形成山形的切口63,用以使向液晶显示面板62的照明光成为均匀的光。但是,在先有的结构中,存在以下的问题。(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问题)(1)在正下方型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由于将荧光灯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下面,所以,照明装置将变厚,从而显示装置全体将增大。(2)另外,在边缘光型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由于需要导光板的厚度,所以,显示装置全体将变厚。另外,随着成为大画面而重量将增大。(3)另外,即使是散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也必须制作遮檐,从而将提高成本。另外,厚度也将增大。(前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问题)在前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由于使用导光板,所以,和上述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一样,显示装置的厚度将增大,特别是随着成为大画面而重量将增加。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去掉导光板而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照明被照明体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源和反射光源的入射光而导向被照明体的反射板,光源设置在反射板的端部附近。利用上述结构构成去掉导光板而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照明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可以适用于前面光方式和背面光方式的任何一种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不限于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也可以应用于照明陈列窗的展示品的照明装置等广大范围的照明装置。另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光源设置在反射板的一端部附近。如上所述,将光源设置在反射板的一端部附近也可以获得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另外,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光源设置在反射板的两端部附近。如上所述,将光源设置在反射板的两端部附近也可以获得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另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照明被照明体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源和反射光源的入射光而导向被照明体的反射板,光源设置在反射板的反射面上。如上所述,光源也可以设置在反射板的反射面上。另外,权利要求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光源设置在反射面的中央附近,上述反射板弯曲成随着远离光源而向接近被照明体的方向弯曲。利用上述结构,在反射板弯曲的结构的照明装置中,将光源设置在反射面的中央附近时,与将光源设置在反射面的一端部的结构相比,即使被照明体面积相同,缓和地完成弯曲反射板,反射板所占有的厚度约为1/2就足够了。结果,本专利技术便可实现照明装置的薄型化。另外,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利技术是设置在被照明体的背后侧的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源和与报摊照明体的背后面相对而设置的反射光源的入射光而导向被照明体的反射板,光源设置在反射板的一端部附近。利用上述结构,不使用导光板就可以照明被照明体,从而可以实现背面光方式的照明装置的薄型化和小型化。另外,权利要求7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中,对反射板进行随着远离光源而向被照明体入射的反射光的入射角度减小的反射角度调整处理,用以均匀地照明被照明体。利用上述结构,随着远离光源而可以逐渐地增加射向被照明体的光的集光度。结果,在被照明体的接近光源的部分,虽然光强度大,但集光度小,相反,在远离光源的部分,虽然光强度小,但集光度大。因此,从全体上看,照明光是均匀的,所以,可以基本上均匀地照明被照明体。结果,便可防止随着远离光源而由于照射被照明体的光的光量衰减引起显示模糊的问题。另外,权利要求8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中,作为上述反射角度调整处理,随着远离光源而反射板向接近被照明体的方向弯曲。利用上述结构,随着远离光源而反射板的反射角度增大。因此,可以均匀地照明被照明体。另外,权利要求9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中,反射板弯曲成抛物线状。如上所述,通过将反射板弯曲成抛物线状,可以比权利要求8所述的专利技术更提高照明的均匀性。另外,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中,作为上述反射角度调整处理,在反射板上形成具有反射光源的入射光的倾斜面的大量的微小突起,这些微小突起排列为随着远离光源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利用上述结构,随着远离光源而反射板的反射角度增大。因此,可以均匀地照明被照明体。另外,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中,作为上述反射角度调整处理,在反射板上形成具有反射光源的入射光的倾斜面的大量的微小突起,这些微小突起排列为随着远离光源而其分布密度逐渐增大。利用上述结构,随着远离光源而反射板的反射角度增大。因此,可以均匀地照明被照明体。另外,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中,作为上述反射角度调整处理,随着远离光源而反射板向接近被照明体的方向弯曲,并且在该反射板上形成具有反射光源的入射光的倾斜面的大量的微小突起,这些微小突起排列为随着远离光源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利用上述结构,由于反射板的弯曲和微小突起的角度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照明的均匀性。另外,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中,作为上述反射角度调整处理,随着远离光源而反射板向接近被照明体的方向弯曲,并且在该反射板上形成具有反射光源的入射光的倾斜面的大量的微小突起,这些微小突起排列为随着远离光源而其分布密度逐渐增大。利用上述结构,由于反射板的弯曲和微小突起的分布密度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照明的均匀性。另外,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中,具有使光源的光大致平行化而导向反射板的光学单元。利用上述结构,可以提高射向反射板的照射光的平行度。因此,可以提高照明的均匀性。另外,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被照明体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源和反射光源的入射光而导向被照明体的反射板,光源设置在反射板的端部附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村强久保田浩史中尾健次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