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792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5
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包括壳体、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转动支架、滑动件和第二丝杆,壳体与电机连接;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丝杆连接;第一丝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支架背向第一丝杆的一端与壳体连接;滑动件上设有内螺纹;滑动件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地钉能够快速地与地面进行固定,通过第三丝杆和固定件能够与现有墙体夹持固定,提高了本装置的适应性,使得本装置安装拆卸便捷快速,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通过滑动支架能够使得防护支架调整一定角度,提高了护板支架的利用率,最大化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电机带动滑动件滑动,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护板支架的利用率。利用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行业中的“五临边”指的是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现在房屋的阳台通常为落地窗形式,对于这种阳台需要进行安装防护栏杆,但是在安装防护栏杆时,由于工作人员过于靠近阳台的边缘,这样操作较为危险,防护栏杆通常为后期安装,此时脚手架通常已经拆卸,从楼下专门搭设防护架的工程较大,较为耗费人力物力现阶段的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大多数都是通过结构柱连接,装置过于简陋,安全装置较少施工工人在上边劳动具有局限性,周边通过网保护,保护过于单一,拆卸也比较困难,二次利用也会有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地钉固定或者夹持连接的方式能够将本装置在多种环境下,方便快捷的固定,能够滑动的防护支架能够满足不同距离的防护,通过滑动支架能够改变防护支架的角度,能够最大化利用防护支架的效果,本装置能够有效的保护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同时,本装置安装便捷易于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包括壳体、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转动支架、滑动件、连接底座、第二丝杆、地钉、第二转动支架、第三丝杆、固定件、连接柱、滑动平台、转动轴、防护支架、把手、第三转动支架、转动连接杆、滑动支架、第一横梁、第二横梁;
[0007]壳体与电机连接;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丝杆连接;第一丝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支架背向第一丝杆的一端与壳体连接;滑动件上设有内螺纹;滑动件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壳体背向电机的一面与连接底座连接;连接底座上设有内螺纹;第二丝杆与连接底座螺纹连接;第二丝杆远离连接底座的一端与地钉连接;壳体背向电机的一面与第二转动支架连接;第二转动支架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转动支架与第三丝杆螺纹连接;第三丝杆远离第二转动支架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滑动件与壳体滑动连接;滑动件与连接柱连接;连接柱与壳体滑动连接;连接柱远离滑动件的一端与滑动平台连接;滑动平台与转动轴转动连接;防护支架通过转动轴与滑动平台转动连接;防护支架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把手连接;防护支架与第三转动支架连接;第三转动支架与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远离第三转动支架的一端与滑动支架转动连接;滑动支架与滑动平台滑动连接;滑动平台上设有止锁螺丝;防护支架与第一横梁滑动连接;防护支架与第二横梁滑动连接;防护支架上设有第一固定螺丝和第二固定螺丝。
[0008]优选的,地钉上设有防滑层。
[0009]优选的,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0]优选的,固定件上设有防滑层。
[0011]优选的,滑动件上设有滑块,壳体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连接柱上设有滑块,壳体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滑动支架上设有滑块,滑动平台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把手上设有防滑层。
[0015]优选的,第一横梁上设有滑块,防护支架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6]优选的,第二横梁上设有滑块,防护支架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地钉能够快速地与地面进行固定,通过第三丝杆和固定件能够与现有墙体夹持固定,提高了本装置的适应性,使得本装置安装拆卸便捷快速,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通过滑动支架能够使得防护支架调整一定角度,提高了护板支架的利用率,最大化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电机带动滑动件滑动,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护板支架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壳体;2、电机;3、第一丝杆;4、第一转动支架;5、滑动件;6、连接底座;7、第二丝杆;8、地钉;9、第二转动支架;10、第三丝杆;11、固定件;12、连接柱;13、滑动平台;14、转动轴;15、防护支架;16、把手;17、第三转动支架;18、转动连接杆;19、滑动支架;20、止锁螺丝;21、第一横梁;22、第一固定螺丝;23、第二横梁;24、第二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包括壳体1、电机2、第一丝杆3、第一转动支架4、滑动件5、连接底座6、第二丝杆7、地钉8、第二转动支架9、第三丝杆10、固定件11、连接柱12、滑动平台13、转动轴14、防护支架15、把手16、第三转动支架17、转动连接杆18、滑动支架19、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3;
[0024]壳体1与电机2连接;电机2输出端与第一丝杆3连接;第一丝杆3远离电机2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支架4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支架4背向第一丝杆3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滑动件5上设有内螺纹;滑动件5与第一丝杆3螺纹连接;壳体1背向电机2的一面与连接底座6连接;连接底座6上设有内螺纹;第二丝杆7与连接底座6螺纹连接;第二丝杆7远离连接底座6的一端与地钉8连接;壳体1背向电机2的一面与第二转动支架9连接;第二转动支架9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转动支架9与第三丝杆10螺纹连接;第三丝杆10远离第二转动支架9的一端与固定
件11连接;滑动件5与壳体1滑动连接;滑动件5与连接柱12连接;连接柱12与壳体1滑动连接;连接柱12远离滑动件5的一端与滑动平台13连接;滑动平台13与转动轴14转动连接;防护支架15通过转动轴14与滑动平台13转动连接;防护支架15远离转动轴14的一端与把手16连接;防护支架15与第三转动支架17连接;第三转动支架17与转动连接杆18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18远离第三转动支架17的一端与滑动支架19转动连接;滑动支架19与滑动平台13滑动连接;滑动平台13上设有止锁螺丝20;防护支架15与第一横梁21滑动连接;防护支架15与第二横梁23滑动连接;防护支架15上设有第一固定螺丝22和第二固定螺丝24。
[00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地钉8上设有防滑层,有利于本装置固定。
[00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机2为伺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机(2)、第一丝杆(3)、第一转动支架(4)、滑动件(5)、连接底座(6)、第二丝杆(7)、地钉(8)、第二转动支架(9)、第三丝杆(10)、固定件(11)、连接柱(12)、滑动平台(13)、转动轴(14)、防护支架(15)、把手(16)、第三转动支架(17)、转动连接杆(18)、滑动支架(19)、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3);壳体(1)与电机(2)连接;电机(2)输出端与第一丝杆(3)连接;第一丝杆(3)远离电机(2)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支架(4)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支架(4)背向第一丝杆(3)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滑动件(5)上设有内螺纹;滑动件(5)与第一丝杆(3)螺纹连接;壳体(1)背向电机(2)的一面与连接底座(6)连接;连接底座(6)上设有内螺纹;第二丝杆(7)与连接底座(6)螺纹连接;第二丝杆(7)远离连接底座(6)的一端与地钉(8)连接;壳体(1)背向电机(2)的一面与第二转动支架(9)连接;第二转动支架(9)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转动支架(9)与第三丝杆(10)螺纹连接;第三丝杆(10)远离第二转动支架(9)的一端与固定件(11)连接;滑动件(5)与壳体(1)滑动连接;滑动件(5)与连接柱(12)连接;连接柱(12)与壳体(1)滑动连接;连接柱(12)远离滑动件(5)的一端与滑动平台(13)连接;滑动平台(13)与转动轴(14)转动连接;防护支架(15)通过转动轴(14)与滑动平台(13)转动连接;防护支架(15)远离转动轴(14)的一端与把手(16)连接;防护支架(15)与第三转动支架(17)连接;第三转动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招
申请(专利权)人:杰垲福州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