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772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按照质量份数计,由功能胶原支架材料30~50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20~30份、复合电纺丝纤维15~30份、生长因子8~15份、葡聚糖6~12份、rhVEGF168溶液5~10份、壳聚糖4~8份、硫酸锌3~5份、甘露醇2~4份以及灭菌去离子水余量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复合支架材料中加入不同比例的VEGF微球,能够使复合支架材料产生程序式释放VEGF活性蛋白的能力,满足组织工程膀胱修复重建不同阶段的要求;通过复合电纺丝纤维的加入,能够使得最终制备得到的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容性。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膀胱疾病历来是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虽然多种自体组织作为替代材料已经在膀胱修复重建中获得理想的效果,但相比而言组织工程技术没有前者“牺牲正常组织为代价,以手术创伤修复组织缺损”的固有缺陷,因而更可作为未来尿道重建发展的主要方向。现有国内外文献报道中对于各种组织工程材料或者材料

种子细胞复合体在膀胱修复重建中的研究已逐渐从实验室向临床拓展。其中不乏有小范围实际膀胱疾病临床治疗的案例,但是现有用于膀胱修复的材料均不能完全符合膀胱重建的求,而且极难量化调节,不利于细胞识别黏附。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
[000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用于膀胱修复的材料均不能完全符合膀胱重建的求,而且极难量化调节,不利于细胞识别黏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进行功能胶原支架材料的制备:利用胶原膜缠绕模具,得到缠绕胶原膜的模具;在所述缠绕胶原膜的模具上用含有胶原的液体涂裹,取出所述模具,得到所述胶原管;利用神经丝包被所述胶原管,即可制备得到所述功能胶原支架材料,备用;
[0007]步骤二,进行复合电纺丝纤维的制备:将聚(3

羟基丁酸酯
‑4‑
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粉末溶于二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复合溶剂中,均匀搅拌溶解,随后加入左旋聚乳酸,磁力搅拌,得到电纺丝纤维溶液;称取表柔比星,加入所述电纺丝纤维溶液中,继续磁力搅拌至表柔比星完全溶解,得到复合电纺丝纤维混合溶液;将所述复合电纺丝纤维混合溶液加入至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收集电纺丝,洗涤,冷冻干燥,即可得到所述复合电纺丝纤维,备用;
[0008]所述进行静电纺丝包括:
[0009]用注射器抽取溶解好的复合电纺丝纤维混合溶液,固定在恒流泵上;将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接到针头上,负极连接到接收板上,接收板上铺有一层铝箔纸,用于接收静电纺纤维,开始静电纺丝;每次纺丝2h,纺丝完成后,将铝箔纸取下,即可收集电纺丝;
[0010]步骤三,进行葡聚糖

壳聚糖

VEGF缓释微球的制备:将1~10mg/ml的rhVEGF168溶液与2~4%w/v的葡聚糖水溶液搅拌,得混合溶液;将1~2.5ml0.1%w/v的壳聚糖溶液逐步
滴加于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60~95μl的硫酸锌,搅拌20~30min,采用3~5%的甘露醇孵育,离心并重悬,即可得到所述葡聚糖

壳聚糖

VEGF缓释微球,备用;
[0011]所述离心并重悬包括:
[0012]将混合液收集到无菌的离心容器中;将离心容器放入到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弃去离心后混悬液的上层液体,加入适量的悬浮介质,令沉淀层重新悬浮于悬浮介质中;将沉淀层在悬浮介质中分散均匀;利用移液枪重复吸吹法、振荡器分散法或者手动振打方式将混合液体分散均匀后,即可得所述葡聚糖

壳聚糖

VEGF缓释微球;
[0013]步骤四,进行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按照质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功能胶原支架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电纺丝纤维和生长因子依次按照不同梯度浸入重悬的不同孔径的所述葡聚糖

壳聚糖

VEGF缓释微球溶液中,于10~12℃的条件下静置10~12h;完成梯度浸渍处理后,将混合微球溶液置于50℃的条件下干燥处理30~50min,即可制备得到所述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
[0014]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磁力搅拌的条件为: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解2~4h,溶解温度为55~65℃。
[0015]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聚(3

羟基丁酸酯
‑4‑
羟基丁酸酯)和左旋聚乳酸的质量配比为1:(0.6~1.2),所述表柔比星与聚(3

羟基丁酸酯
‑4‑
羟基丁酸酯的质量比为(0.8~1.2):5。
[0016]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静电纺丝的条件为:将注射器用针头喷嘴固定,在30~65℃下设置针头与接收器之间距离为15~20cm,电压为5~30kv,所述注射器的推进速度为0.1~12.5ml/h。
[0017]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rhVEGF168溶液与葡聚糖水溶液的搅拌速率为700~900rpm/min,搅拌时间为20~30min。
[0018]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按照质量份数称取原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称取功能胶原支架材料30~50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20~30份、复合电纺丝纤维15~30份、生长因子8~15份、葡聚糖6~12份、rhVEGF168溶液5~10份、壳聚糖4~8份、硫酸锌3~5份、甘露醇2~4份以及灭菌去离子水。
[0019]进一步,所述功能胶原支架材料,由神经丝与包被所述神经丝的胶原组成;其中,所述胶原为胶原管。
[0020]进一步,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选自聚乙交酯、聚丙交酯、己交酯和丙交酯的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二氧六环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β

羟基丁酸戊酸酯、明胶、聚乙二醇、透明质酸或丝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1]进一步,所述生长因子为神经生长因子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0022]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将混合微球溶液进行干燥处理后,还包括:将所述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利用钴

60进行照射消毒处理。
[0023]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在复合支架材料中加入不同比例的VEGF微球,能够使复合支架材料产生相应的程序式释放VEGF活性蛋白的能力,满足组织工程膀胱修复重建不同阶段的要求;通过复合电纺丝纤维的加入,能够使得最终制备得到的复合支架材料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又具有适当的降解速度,大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行功能胶原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膀胱修复的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功能胶原支架材料的制备:利用胶原膜缠绕模具,得到缠绕胶原膜的模具;在所述缠绕胶原膜的模具上用含有胶原的液体涂裹,取出所述模具,得到所述胶原管;利用神经丝包被所述胶原管,即可制备得到所述功能胶原支架材料,备用;步骤二,进行复合电纺丝纤维的制备:将聚(3

羟基丁酸酯
‑4‑
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粉末溶于二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复合溶剂中,均匀搅拌溶解,随后加入左旋聚乳酸,磁力搅拌,得到电纺丝纤维溶液;称取表柔比星,加入所述电纺丝纤维溶液中,继续磁力搅拌至表柔比星完全溶解,得到复合电纺丝纤维混合溶液;将所述复合电纺丝纤维混合溶液加入至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收集电纺丝,洗涤,冷冻干燥,即可得到所述复合电纺丝纤维,备用;所述进行静电纺丝包括:用注射器抽取溶解好的复合电纺丝纤维混合溶液,固定在恒流泵上;将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接到针头上,负极连接到接收板上,接收板上铺有一层铝箔纸,用于接收静电纺纤维,开始静电纺丝;每次纺丝2h,纺丝完成后,将铝箔纸取下,即可收集电纺丝;步骤三,进行葡聚糖

壳聚糖

VEGF缓释微球的制备:将1~10mg/ml的rhVEGF168溶液与2~4%w/v的葡聚糖水溶液搅拌,得混合溶液;将1~2.5ml 0.1%w/v的壳聚糖溶液逐步滴加于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60~95μl的硫酸锌,搅拌20~30min,采用3~5%的甘露醇孵育,离心并重悬,即可得到所述葡聚糖

壳聚糖

VEGF缓释微球,备用;所述离心并重悬包括:将混合液收集到无菌的离心容器中;将离心容器放入到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弃去离心后混悬液的上层液体,加入适量的悬浮介质,令沉淀层重新悬浮于悬浮介质中;将沉淀层在悬浮介质中分散均匀;利用移液枪重复吸吹法、振荡器分散法或者手动振打方式将混合液体分散均匀后,即可得所述葡聚糖

壳聚糖

VEGF缓释微球;步骤四,进行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按照质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功能胶原支架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电纺丝纤维和生长因子依次按照不同梯度浸入重悬的不同孔径的所述葡聚糖

壳聚糖

VEGF缓释微球溶液中,于10~12℃的条件下静置10~12h;完成梯度浸渍处理后,将混合微球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果刘月白杨罗冯德超唐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