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768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包括稳压器主体,所述稳压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电压表,所述电压表的下端设置有开关,所述稳压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手提带,所述稳压器主体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后盖,所述密封后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合页,所述稳压器主体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通过合页以及密封后盖和手柄的配合,在家用的稳压器主体发生故障时,使用者可直接将密封后盖进行开启对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修,方便使用者检修作业,通过固定槽以及过滤板和风机的配合,在对稳压器主体进行散热的同时,也有效的隔绝灰尘进入,保障了稳压器主体的使用寿命。保障了稳压器主体的使用寿命。保障了稳压器主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稳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式稳压器主要由隔离变压器、SCR模块、CPU控制芯片、快速稳压技术和安全保护装置组成,实现了全无触点控制,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是SCR开关技术和变压器技术的完美结合,现有用于家用的电子式稳压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家用电子式稳压器的结构为一个密封的箱体,在稳压器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时,不方便使用者进行检修作业,其次,现有的家用稳压器的散热功能不是特别有效,且容易将灰尘吹入设备主体内部,其灰尘过多后会对电子元器件造成一定的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包括稳压器主体,所述稳压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电压表,所述电压表的下端设置有开关,所述稳压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手提带,所述稳压器主体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后盖,所述密封后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合页,所述稳压器主体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侧端外表面嵌有进风孔。
[0006]优选的,所述电压表的后端嵌于稳压器主体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压表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关系排布,所述开关嵌于稳压器主体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手提带的左右两端与稳压器主体的固定连接,所述稳压器主体的后端外表面与密封后盖的前端外表面贴合,所述稳压器主体与密封后盖之间通过合页为活动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使用者在使用稳压器主体时,可通过两个电压表观察家用电是否稳定。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孔贯穿于稳压器主体,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于稳压器主体的左右侧端,所述风机与稳压器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螺丝,且两者之间通过螺丝为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孔嵌于风机的内侧,所述风机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关系排布。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呈对称排布的风机将外界冷空气通过进风孔吹入稳压器主体内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后盖的后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嵌于密封后盖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稳压器主体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电子元器件与稳压器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在需要对稳压器主体进行检修时,使用者可通过手柄与合页将密封后盖开启,对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修。
[0012]优选的,所述稳压器主体的内侧对应散热孔的侧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稳压器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对应过滤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过滤板通过凹槽与固定槽相互嵌合,且过滤板与固定槽之间为活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过滤板可隔绝跟随外界空气进入稳压器主体内部的灰尘。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在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手提带将稳压器主体提起进行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地方,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稳压器主体前端的开关将稳压器主体进行启动,使用者可通过两个电压表观察稳压前和稳压后家庭电压的情况,在稳压器主体出现故障时,使用者可通过密封后盖后端的手柄将密封后盖进行开启,使用者便可直接对稳压器主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修排查作业,其稳压器主体左右侧端的风机在稳压器主体进行作业时,风机便会启动,呈对称排布的风机通过进风孔将外界的冷空气吹入稳压器主体内部,对稳压器主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在外界冷空气进入稳压器主体内部前,对通过过滤板的过滤防止灰尘进入,通过合页以及密封后盖和手柄的配合,在家用的稳压器主体发生故障时,使用者可直接将密封后盖进行开启对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修,方便使用者检修作业,通过固定槽以及过滤板和风机的配合,在对稳压器主体进行散热的同时,也有效的隔绝灰尘进入,保障了稳压器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的后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1、稳压器主体;2、电压表;3、手提带;4、密封后盖;5、合页;6、散热孔;7、进风孔;8、风机;9、开关;10、手柄;11、固定槽;12、电子元器件;13、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包括稳压器主体1,稳压器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电压表2,电压表2的下端设置有开关9,稳压器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手提带3,稳压器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后盖4,密封后盖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合页5,稳压器主体1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孔6,散热孔6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风机8,风机8的型号为DC12038,风机8的侧端外表面嵌有进风孔7。
[0022]电压表2的后端嵌于稳压器主体1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电压表2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关系排布,开关9嵌于稳压器主体1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手提
带3的左右两端与稳压器主体1的固定连接,稳压器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与密封后盖4的前端外表面贴合,稳压器主体1与密封后盖4之间通过合页5为活动连接,使用者在使用稳压器主体1时,可通过两个电压表2观察家用电是否稳定。
[0023]散热孔6贯穿于稳压器主体1,散热孔6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于稳压器主体1的左右侧端,风机8与稳压器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螺丝,且两者之间通过螺丝为固定连接,进风孔7嵌于风机8的内侧,风机8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关系排布,呈对称排布的风机8将外界冷空气通过进风孔7吹入稳压器主体1内部对电子元器件12进行散热。
[0024]密封后盖4的后端设置有手柄10,手柄10的前端嵌于密封后盖4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稳压器主体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电子元器件12,电子元器件1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电子元器件12与稳压器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在需要对稳压器主体1进行检修时,使用者可通过手柄10与合页5将密封后盖4开启,对内部的电子元器件12进行检修。
[0025]稳压器主体1的内侧对应散热孔6的侧端设置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与稳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包括稳压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器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电压表(2),所述电压表(2)的下端设置有开关(9),所述稳压器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手提带(3),所述稳压器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后盖(4),所述密封后盖(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合页(5),所述稳压器主体(1)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孔(6),所述散热孔(6)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风机(8),所述风机(8)的侧端外表面嵌有进风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表(2)的后端嵌于稳压器主体(1)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压表(2)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关系排布,所述开关(9)嵌于稳压器主体(1)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手提带(3)的左右两端与稳压器主体(1)的固定连接,所述稳压器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与密封后盖(4)的前端外表面贴合,所述稳压器主体(1)与密封后盖(4)之间通过合页(5)为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式全自动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6)贯穿于稳压器主体(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康张四兵翁娟李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三源汇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