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及其再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761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包括蒸馏釜、冷凝器、真空缓冲罐、真空机组、再生油罐、轻组份罐、渣子罐、加热器、循环泵、屏蔽泵,所述蒸馏釜一侧通过供油管道与导热油系统连接,所述蒸馏釜上方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一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再生油罐、轻组份罐连接,所述冷凝器远离蒸馏釜的一端还通过管道与真空缓冲罐连接,所述真空缓冲罐与真空机组连接,所述蒸馏釜正下方通过管道与渣子罐连接,所述蒸馏釜下方左侧与加热器连接,所述加热器远离蒸馏釜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另一端连接蒸馏釜,所述再生油罐下方与屏蔽泵连接,所述屏蔽泵另一端连接回油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移动,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处理成本,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更加稳定。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及其再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在线再生设备及其再生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及其再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绝大多数的生产装置在生产中都需要热量,工艺温度高于150℃的大多数采用导热油加热。导热油在高温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指标逐渐变差的情况,主要指标残炭、闪点、酸值、水份、粘度等超过国家标准。如果使用不当,则指标变化更快。任何指标的超标不但影响正常生产,还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引发锅炉烧穿、着火、爆炸等事故。所以指标异常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导热油进行处理。
[0003]对指标超标的当导热油的处理方式,最初手段比较单一,要么是直接全部更换新的导热油,要么就是停产后置换一部分导热油,但是全部更换新的导热油费用很高,厂家往往不采用这种方式;而置换一部分导热油的方法也不能完全改善系统内导热油的指标。
[0004]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了导热油离线再生的工厂,当生产装置停产后,把系统内的导热油全部排出,装桶或者装槽车送到再生工厂进行离线再生处理,再生完后再加到系统,然后恢复生产,对于连续生产的厂家来说,导热油离线再生的工厂具有以下缺点:(1)需要停产,停车时间长,损失大;(2)系统排油、装车、注油操作麻烦;(3)系统内残留的油泥、脏东西较多,对新油有污染;(4)导热油离线再生损耗大,收率低,相对成本高;(5)在固定工厂进行再生,厂家不方便实时监控;(6)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离线再生工厂基本上都被取缔了。
[0005]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及其再生方法,极大地满足了客户连续生产的需求,且再生设备便于移动,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就可以对系统内的导热油进行再生处理,不但方便快捷地修复了导热油的指标,而且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处理成本,避免了停车损失,同时还使导热油系统更清洁,使系统运行更稳定,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包括蒸馏釜、冷凝器、真空缓冲罐、真空机组、再生油罐、轻组份罐、渣子罐、加热器、循环泵、屏蔽泵,所述蒸馏釜一侧通过供油管道与导热油系统连接,所述蒸馏釜上方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一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再生油罐、轻组份罐连接,所述冷凝器远离蒸馏釜的一端还通过管道与真空缓冲罐连接,所述真空缓冲罐与真空机组连接,所述蒸馏釜正下方通过管道与渣子罐连接,所述蒸馏釜下方左侧与加热器连接,所述加热器远离蒸馏釜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另一端连接蒸馏釜,所述再生油罐下方与屏蔽泵连接,所述屏蔽泵另一端连接回油管道。
[0007]优选的,所述蒸馏釜用于导热油的蒸馏,能够分别将轻组份、再生油及渣子分离出来。
[0008]优选的,所述冷凝器能够冷却并分离从蒸馏釜蒸馏出的轻组份和再生油。
[0009]优选的,所述真空机组由无油往返式真空泵和罗茨泵组合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再生油罐用于收集和储存从蒸馏釜内分离出来的再生油。
[0011]优选的,所述轻组份罐用于收集和储存最先从蒸馏釜蒸馏出来的轻组份。
[0012]优选的,所述渣子罐用于收集和储存蒸馏釜内蒸不出的渣子。
[0013]优选的,所述加热器能够为蒸馏釜的蒸馏提供热源。
[0014]优选的,所述循环泵为蒸馏釜的加热提供循环动力。
[0015]优选的,所述屏蔽泵用于将再生油罐内的再生油输送回导热油系统。
[0016]优选的,步骤为:S1:首先将导热油系统中供油管道与蒸馏釜连接,再生时,导热油系统内的导热油通过供油管道进入蒸馏釜内,蒸馏釜内温度不断变化,并一直处于真空状态对导热油进行蒸馏;S2:由于轻组份的沸点最低,在真空

0.07MPa以上、温度150

230℃时最先从蒸馏釜内蒸出,接着进入冷凝器内,被冷凝器冷凝后收集并储存在轻组份罐内;S3:随着温度的不断提高,在真空

0.095MPa以上、温度230

310℃时,再生油从蒸馏釜内分离出来,经冷凝器冷凝后收集并储存在再生油罐内,然后再由屏蔽泵输送回回油系统内;S4:最后蒸馏釜内蒸不出的渣子被分离到渣子罐内;S5:第一釜再生结束后,重复步骤S1

S4,进行下一釜的再生蒸馏,如此反复进行,不断再生,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0017]优选的,上述步骤S1中蒸馏釜内的温度由导热油系统的自身温度提供,如果温度不够,则由加热器加热,所述步骤S1中蒸馏釜内的真空状态由真空组件提供。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可以移动,利用平板车可以运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克服了传统的固定导热油再生工厂的局限性。
[0019]2、本专利技术既适用于导热油在线再生,也适用于离线再生。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蒸馏釜、加热器、循环泵,在蒸馏时,既可以用导热油系统自身的热量来加热,当热量不足是也可以利用加热器来加热,安全环保,避免了用燃油锅炉的缺陷,并利用循环泵来为加热提供循环动力,保证了导热油再生所需要的温度。
[0021]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无油往返式真空泵和罗茨泵组合为真空机组,使得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再生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23]图中:1、蒸馏釜;2、冷凝器;3、真空缓冲罐;4、真空机组;5、再生油罐;6、轻组份罐;7、渣
子罐;8、加热器;9、循环泵;10、屏蔽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包括蒸馏釜1、冷凝器2、真空缓冲罐3、真空机组4、再生油罐5、轻组份罐6、渣子罐7、加热器8、循环泵9、屏蔽泵10,所述蒸馏釜1一侧通过供油管道与导热油系统连接,所述蒸馏釜1上方连接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一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再生油罐5、轻组份罐6连接,所述冷凝器2远离蒸馏釜1的一端还通过管道与真空缓冲罐3连接,所述真空缓冲罐3与真空机组4连接,所述真空机组4由无油往返式真空泵和罗茨泵组合而成,所述蒸馏釜1正下方通过管道与渣子罐7连接,所述蒸馏釜1下方左侧与加热器8连接,所述加热器8远离蒸馏釜1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另一端连接蒸馏釜1,所述再生油罐5下方与屏蔽泵10连接,所述屏蔽泵10另一端连接回油管道。
[0025]具体的,所述蒸馏釜1用于导热油的蒸馏,能够分别将轻组份、再生油及渣子分离出来。
[0026]具体的,所述冷凝器2能够冷却并分离从蒸馏釜1蒸馏出的轻组份和再生油。
[0027]具体的,所述再生油罐5用于收集和储存从蒸馏釜内分离出来的再生油,所述轻组份罐6用于收集和储存最先从蒸馏釜1蒸馏出来的轻组份,所述渣子罐7用于收集和储存蒸馏釜内蒸不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馏釜(1)、冷凝器(2)、真空缓冲罐(3)、真空机组(4)、再生油罐(5)、轻组份罐(6)、渣子罐(7)、加热器(8)、循环泵(9)、屏蔽泵(10),所述蒸馏釜(1)一侧通过供油管道与导热油系统连接,所述蒸馏釜(1)上方连接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一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再生油罐(5)、轻组份罐(6)连接,所述冷凝器(2)远离蒸馏釜(1)的一端还通过管道与真空缓冲罐(3)连接,所述真空缓冲罐(3)与真空机组(4)连接,所述蒸馏釜(1)正下方通过管道与渣子罐(7)连接,所述蒸馏釜(1)下方左侧与加热器(8)连接,所述加热器(8)远离蒸馏釜(1)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另一端连接蒸馏釜(1),所述再生油罐(5)下方与屏蔽泵(10)连接,所述屏蔽泵(10)另一端连接回油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釜(1)用于导热油的蒸馏,能够分别将轻组份、再生油及渣子分离出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能够冷却并分离从蒸馏釜(1)蒸馏出的轻组份和再生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机组(4)由无油往返式真空泵和罗茨泵组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油罐(5)用于收集和储存从蒸馏釜内分离出来的再生油,所述轻组份罐(6)用于收集和储存最先从蒸馏釜(1)蒸馏出来的轻组份,所述渣子罐(7)用于收集和储存蒸馏釜内蒸不出的渣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导热油在线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彬颜波张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辽河综研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