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747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双面显示装置,包含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导光板、多个光源、第一复合膜以及第二复合膜,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显示面相背离设置,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侧面、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多个光源邻近于入光侧面设置,第一复合膜设置在第一出光面与第一面板之间,第二复合膜设置在第二出光面和第二面板之间;第二背板位于第一背板的外侧,第一复合膜固定在第一背板上,第二复合膜固定在所述第二背板上,第一背板的折弯区为第一面板提供第一限位穴,第二背板结构的折弯区为第二面板提供第二限位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双面显示器存在的厚重问题。用以解决现有的双面显示器存在的厚重问题。用以解决现有的双面显示器存在的厚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解决普通显示器只能单面显示问题,满足高端办公、高端商业广告、智能家居等需要双面显示器应运而生,双面显示器使连接在同一台电脑主机上的两个显示屏同时或者异步运行,进而实现显示屛两边的人员能同时分享信息或交互信息。
[0003]目前的双面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含有反射片和“Z”向背板,双面显示器比较厚重,与目前日渐薄化的显示器要求相去甚远。为了使得双面显示器具有更加薄化的效果,亟需设计一种新的双面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双面显示器的厚重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含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显示面相背离设置,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还包含:
[0006]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侧面、第一出光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背离设置的第二出光面;
[0007]多个光源,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依次设置;
[0008]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复合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复合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0009]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其中,所述第二背板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复合膜固定在所述第一背板上,所述第二复合膜固定在所述第二背板上,所述第一背板的折弯区为所述第一面板提供第一限位穴,所述第二背板结构的折弯区为所述第二面板提供第二限位穴;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间、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一面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背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均通过胶带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背板包括第一钣金件和第二钣金件,所述第一钣金件和所述第二钣金件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钣金件和所述第二钣金件之间的折弯区形成第一限位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合膜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二钣金件的对应位置设置的多个第一凹槽相配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背板包含第三钣金件、第四钣金件以及第五钣金件,所述第三钣金件和所述第四钣金件平行且通过弯折部相连接,所述第五钣金件和所述第四钣金件相垂直连接,所述第四钣金件和所述第五钣金件之间的折弯区形成第二限位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合膜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耳与所述第五钣金件的对应位置设置的多个第二凹槽相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钣金件和所述第一面板之间通过第一胶带粘接,所述第一钣
金件和所述第三钣金件之间通过第二胶带粘接,所述第二钣金件和所述第五钣金件之间通过第三胶带粘接,所述第五钣金件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通过第四胶带粘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带、所述第二胶带、所述第三胶带以及所述第四胶带均为双面遮光胶带。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为集光膜、增亮膜以及转向膜中的其中一种。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光源依次设置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第二钣金件远离所述第一面板的表面。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五钣金件靠近所述多个光源设置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装置中通过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共用一个导光板,设置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既能达到导光板的出射光打散和增亮显示的效果,进一步减薄双面显示装置的厚度,通过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相互配合,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限位在第一限位穴和第二限位穴中,既保证双面显示装置的强度,又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面显示器的厚重问题。
[0020]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的入光侧的截面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的非光源侧的截面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的第一背板的俯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的第二背板的俯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双面显示装置;10,第一面板;20,第二面板;30,导光板;31,入光侧;32,第一出光面;33,第二出光面;40,第一复合膜;50,第二复合膜;60,第一背板;61,第一钣金件;62,第二钣金件;63,第一凹槽;70,第二背板;71,第三钣金件;72,第四钣金件;73,第五钣金件;74,第二凹槽;81,第一胶带;82,第二胶带;83,第三胶带;84,第四胶带;90,光源;91,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8]现有的双面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显示面板,每个显示面板通过单独设置背光模组提供背光源,这样设置的双面显示装置又厚又重,不能满足现在日渐轻薄化的显示面板的趋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其正反两面可同步或异步显示图像,通过共用一个导光板,并设置复合膜来替代常规的光学膜片来进一步减少双面显示装置的厚度和重量。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的入光侧的截面图,如图1所
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面板10、第二面板20、导光板30、第一复合膜40、第二复合膜50以及灯条。具体地,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的显示面相背离设置,也就是说,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的显示面均朝向外侧。在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之间设置有导光板30,导光板30包括至少一入光侧31,第一出光面32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32相背离设置的第二出光面33。灯条包括多个光源90和电路板91,多个光源90依次设置在电路板91上,且多个光源90邻近于导光板30的入光侧设置。第一复合膜40设置在第一出光面32与第一面板10之间,第二复合膜50设置在第二出光面33和第二面板20之间。这里的第一复合膜40和第二复合膜50采用集光膜、增亮膜以及转向膜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复合而成,相当于正常的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一般地,光学膜片都是包括扩散膜,棱镜片,增亮膜等多个膜层,本技术中的第一复合膜40和第二复合膜50可同时具有扩散光线和增亮显示的效果,以满足双面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需求。图1中示出了一侧设置光源的双面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未示出的与该光源侧相对应的双面显示装置的一侧中的截面图中可以设置光源,也可以不设置光源。当另一侧也设置光源时,本技术的双面显示装置的导光板则具有两侧的入光侧,这样通过两侧提供光源可轻易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含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显示面相背离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还包含: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侧面、第一出光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背离设置的第二出光面;多个光源,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依次设置;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复合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复合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其中,所述第二背板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复合膜固定在所述第一背板上,所述第二复合膜固定在所述第二背板上,所述第一背板的折弯区为所述第一面板提供第一限位穴,所述第二背板结构的折弯区为所述第二面板提供第二限位穴;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间、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一面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背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均通过胶带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包括第一钣金件和第二钣金件,所述第一钣金件和所述第二钣金件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钣金件和所述第二钣金件之间的折弯区形成第一限位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膜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二钣金件的对应位置设置的多个第一凹槽相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莹耿苗杨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