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力交通可达性的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域内不同地区的交通可达性的评估,尤其涉及一种体力交通可达性的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体力交通是指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等人力驱动方式的陆域出行交通。所述自行车指人力驱动的脚踏自行车,不包括有助力装置的自行车。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全面、一致地对不同区域的体力交通可达性或者说便捷程度进行评估、对比或研究的解决方案。相关解决方案的缺乏,使得目前在进行体力交通网络规划或者城市慢行系统等的规划设计时,往往缺乏量化的决策分析依据。不利于做出更好的公共决策。
[0004]因此,亟需一种体力交通可达性的评估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乏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全面、一致地对不同区域的体力交通可达性或者说便捷程度进行评估、对比或研究的解决方案,造成城乡规划设计在慢行网络方面考虑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体力交通可达性的评估方法。
[0006]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力交通可达性的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用于针对存在体力交通活动的研究区域实施评估,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研究区域分为评估区S和外围区W,确定评估区S的边界线,并将评估区S及外围区W内有人和需要有人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其中,边界线不穿越任意小区,评估区S包含的小区被定义为需要评估的小区,外围区W包含的小区被定义为参与评估的小区;步骤二、确定评估区S包含的小区数M
S
和小区编号i,以及外围区W包含的小区数M
W
和小区编号k;步骤三、确定小区的权重系数及其编号,权重系数的编号与其对应的小区的编号相同;步骤四、确定评估针对的体力交通方式,并设置与体力交通方式对应的路途时长的阈值时间T;步骤五、确定出行距离r,其被定义为体力交通方式对应的平均速度和阈值时间T的乘积;步骤六、选取评估区S内的一个小区i0作为圆心,以出行距离r为半径,从而生成一个以圆周线为边的i0出行圈;步骤七、统计出行圈包含的小区数和小区编号,其中,出行圈包含的小区被定义为小区中心点在出行圈圆周线及以内的小区;步骤八、获取出行圈内的路径网络信息,根据路径网络信息以及体力交通方式对应的平均速度计算,从圆心的小区出发,走距离最短的路径到达其他小区,且以最短路径到达其他小区的距离除以所述体力交通方式的平均速度而得到到达其他小区所需的时间,或者,通过网上地图服务获取圆心的小区到达其他小区的所述体力交通方式的路途时间,然后统计在阈值时间T内能够到达的小区数和小区编号;步骤九、根据步骤八得到的统计结果的数据,结合步骤三中确定的小区的权重系数,计算得出作为圆心的小区i0的可达性指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还包括:重复执行步骤六至步骤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涵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