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电器和滑接导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7262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为能沿着滑接导线(101)运动的耗电器(2)供电的集电器(1),所述集电器(1)具有固定元件(3)和至少一个滑动触点(14),所述至少一个滑动触点具有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长形的滑动触点面(15),用于与滑接导线(101)的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导电的导线型材(102)滑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集电器的尽可能紧凑且对振动不敏感的设计方案来实现所述目的,其中,滑动触点(14)借助于两个铰接杆布置结构(18、19)以能在平行于纵向方向(L)延伸的进给平面(E)中运动的方式在沿纵向方向(L)彼此间隔开的固定区域(16、17)铰接在固定元件(3)上,其中,设置有一方面作用在铰接杆布置结构(18、19)上且另一方面作用在固定元件(3)上的复位装置(24),该复位装置使滑动触点(14)在从静止位置偏移时返回运动到静止位置中,在该静止位置中滑动触点面(15)优选地基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L)延伸。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L)延伸。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L)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集电器和滑接导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集电器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滑接导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滑接导线系统的领域中,下述类型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这些应用中集电器利用其滑动触点非常频繁地进入滑接导线中并且必须再次移出。由集电器通过滑接导线供给电能和/或数据的耗电器的移动速度也升高。因此越来越重要的是,使滑动触点进入滑接导线中和移出适配于这种频繁的更换和更高的速度。在此,由于不同的原因,例如由文献DE 20 2015 100 622 U1已知的两个被用于集电器的弹簧臂是不利的,滑动触点借助于所述两个弹簧臂朝向滑接导线的方向保持并且连续地压紧。因此,这些集电器及其弹簧臂通常相对较长并且对于不同的运动方向具有多个自由度。这在滑动触点进入滑接导线中时需要进入导向器,其中,滑动触点的在进入方向上位于前面的端部随后相对更靠近进入导向器,这导致弹簧臂和滑动触点的负载提高并且因此对于使用寿命不利。也存在如下危险,即,滑动触点不精确地进入并且在随后移动时在滑接导线中不能精确地导入导线型材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集电器(1),所述集电器用于为能沿着滑接导线(101)运动的耗电器(2)供电,所述集电器(1)具有固定元件(3)和至少一个滑动触点(14),所述至少一个滑动触点具有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长形的滑动触点面(15),滑动触点面用于与滑接导线(101)的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导电的导线型材(102)滑动接触,其特征在于,滑动触点(14)在沿纵向方向(L)彼此间隔开的固定区域(16、17)处借助于两个铰接杆布置结构(18、19)以能在平行于纵向方向(L)延伸的进给平面(E)中运动的方式铰接在固定元件(3)上,其中,设置有一方面作用在铰接杆布置结构(18、19)上且另一方面作用在固定元件(3)上的复位装置(24),该复位装置使滑动触点(14)在从静止位置偏移时运动回到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滑动触点面(15)优选地基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L)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器(1),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铰接杆布置结构(18、19)均具有可转动地铰接在固定元件(3)上的铰接杆(20、21),以及一方面可转动地布置在铰接杆(20、21)上且另一方面可转动地布置在滑动触点(14)上的杆臂(22、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器(1),其特征在于,杆臂(22、23)被设计为角杆的形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电器(1),其特征在于,复位装置(24)将两个杆臂(22、23)弹性地——特别是弹簧弹性地——与固定元件(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电器(1),其特征在于,复位装置(24)具有弹性的拉压布置结构,该拉压布置结构具有第一拉压区域和第二拉压区域,其中,第一拉压区域一方面与第一铰接杆布置结构(18)的杆臂(22)连接,另一方面与固定元件(3)连接,而第二拉压区域一方面与第二铰接杆布置结构(18)的杆臂(22)连接,另一方面与固定元件(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电器(1),其特征在于,拉压布置结构(25)具有用于形成第一拉压区域的第一拉压元件(26)和与该第一拉压元件分开的、用于形成第二拉压区域的第二拉压元件(27)。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电器(1),其特征在于,拉压布置结构包括单独的拉压元件,为了形成第一拉压区域和第二拉压区域,该单独的拉压元件在两个拉压区域之间布置在固定元件上。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集电器(1),其特征在于,第一拉压区域(26)和/或第二拉压区域(27)平行于纵向方向(L)定向。9.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集电器(1),其特征在于,第一拉压区域(26)和/或第二拉压区域(27)定向为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提斯瓦普弗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