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隔不干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86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间隔不干胶,所述间隔不干胶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一基材层上依次设置有油墨层、第一硅油层、胶面层、第二硅油层、第二基材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胶面层的一侧设置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硅油层,在胶面层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基材层和第二硅油层,并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硅油层之间设置油墨层,用于印刷图案区,以使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剥离时,图案区胶面转移到第一基材层上,非图案区胶面在第二基材层上不被转移,这种通过将设定的异形胶区二次硅面转移的方式,最终实现异形边缘的间隔不干胶;间隔不干胶贴着被贴面后,又可以将附着的基材再剥离掉,实现正反面贴着。实现正反面贴着。实现正反面贴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隔不干胶


[0001]本技术涉及不干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间隔不干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内不干胶涂布工艺主要辊涂法、刮刀涂布法和流延涂布,且90%以上采用前两者,生产间隔不干胶时,在辊轮与刮刀口设置胶带避胶方法,这样生产出来的间隔胶为边缘直线,形状为长方形避胶区,这样生产工艺无法生产异形边缘或异形形状的间隔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隔不干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间隔不干胶,所述间隔不干胶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一基材层上依次设置有油墨层、第一硅油层、胶面层、第二硅油层、第二基材层;其中,第一基材层经电晕处理使其表面达到48dyne/cm以上;在第一基材层上印刷有客户需求的油墨层;在油墨层上涂布有第一硅油层以感应追踪用,再在第一硅油层上涂布有胶面层,第二基材层在涂布有第二硅油层后贴合于第二硅油层。
[00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胶面层的一侧设置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硅油层,在胶面层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基材层和第二硅油层,并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硅油层之间设置油墨层,用于印刷图案区,以使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剥离时,图案区胶面转移到第一基材层上,非图案区胶面在第二基材层上不被转移,这种通过将设定的异形胶区二次硅面转移的方式,最终实现异形边缘的间隔不干胶。
[0006]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间隔不干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一基材层为透明PET膜层,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为75μm。第一基材层) 为75μm厚度的透明PET膜层,用于将客户需求的胶面形状印刷在第一基材层。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基材层采用透明PET膜层,有利于找寻需求胶面的位置。
[0008]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间隔不干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油墨层的厚度大于等于6μm。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墨层较非油墨区有6μm以上的高度差,图案边缘位置更容易分隔开。
[0010]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间隔不干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胶面层为亚克力油胶层,胶面层的厚度为18

20μm。
[0011]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间隔不干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二基材层为白色PET膜层,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50μ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在胶面层的一侧设置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硅油层,在胶面层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基材层和第二硅油层,并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硅油层之间设置油墨层,用于印
刷图案区,以使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剥离时,图案区胶面转移到第一基材层上,非图案区胶面在第二基材层上不被转移,这种通过将设定的异形胶区二次硅面转移的方式,最终实现异形边缘的间隔不干胶;间隔不干胶贴着被贴面后,又可以将附着的基材再剥离掉,实现正反面贴着。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间隔不干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间隔不干胶剥离后的第一基材层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间隔不干胶剥离后的第二基材层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技术。
[0018]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间隔不干胶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间隔不干胶,所述间隔不干胶包括第一基材层1,第一基材层1上依次设置有油墨层2、第一硅油层3、胶面层4、第二硅油层5、第二基材层6。第一基材层1经电晕处理使其表面达到48dyne/cm以上;在第一基材层1上印刷有客户需求的油墨层2;在油墨层2上涂布有第一硅油层3以感应追踪用,再在第一硅油层3上涂布有胶面层4,第二基材层6在涂布有第二硅油层5后贴合于第二硅油层5。这样,通过在胶面层的一侧设置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硅油层,在胶面层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基材层和第二硅油层,并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硅油层之间设置油墨层,用于印刷图案区,以使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剥离时,图案区胶面转移到第一基材层上,非图案区胶面在第二基材层上不被转移,这种通过将设定的异形胶区二次硅面转移的方式,最终实现异形边缘的间隔不干胶。
[00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基材层1选用75μm厚度的透明 PET膜层,将客户需求的胶面形状印刷在第一基材层1上。为了油墨更好的附着,第一基材层1先电晕处理,使表面能达到48dyne/cm以上,然后在电晕表面采用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客户需求的油墨层2,图案区印刷带颜色油墨,同时边缘印刷感应点,便于后道再涂硅油感应追踪用;凹版网目选择300目,印刷2遍使油墨层2的厚度达到6μm 以上。凹版上的印刷图案较客户需求图案效果7整体放大1.2倍,即使后道再涂布硅油时有偏差移位,仍旧在印文图案内,再用带有感应点追踪的凹版印刷机台,印刷第一硅油层3后烘干,硅油剥离度采用 3

5g/25mm;同时凹版辊上开有图案效果7,印刷的第一硅油层3同图案效果7,且在油墨层2图纹内。
[0020]以上印刷后的第一基材层1采用精密刮刀涂布工艺,整宽幅涂布亚克力油胶形成胶面层4,胶面层4厚度常规设定18

20μm,胶面层4也可以通过添加色料形成各类颜色,胶面层4烘干后与第二基材层 6贴合起来,第二基材层6选用50μm厚的白色PET材质,贴合前的第二基材层6先进行满版涂布硅油处理形成第二硅油层5,第二硅油层5的硅油剥离度采用80

120g/25mm。
[0021]以上结合好的产品,第一基材层1可以看到印刷的油墨层2,客户需求的异形图案效果7即在油墨层2上,有利于客户找寻需求胶面的位置。
[0022]客户使用时,将第一基材层1与第二基材层6剥离,第一硅油层 3(与油墨层2同区域)的胶面在剥离度和高度差作用下转移到第一基材层1上,第一基材层1上的非图案区域胶面则不被转移(胶面从第二基材层6上的第二硅油层5被分离),剥离后形成(如图3所示) 所示的一款间隔不干胶;第一基材层1上图案效果处的第一硅油层3 的剥离度为3

5g/25mm,远远低于第二基材层6上的80

120g/25mm 剥离度,胶面层4从轻剥离转移到重剥离;另外油墨层2较非油墨区有6μm以上的高度差,图案效果7边缘位置也更容易分离开。图案效果7胶面贴着被贴面后,如有需求也可以将第二基材层6剥离下来,这样异形胶面可以满足正反面贴着产品。
[0023]需要声明的是,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技术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隔不干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不干胶包括第一基材层(1),第一基材层(1)上依次设置有油墨层(2)、第一硅油层(3)、胶面层(4)、第二硅油层(5)、第二基材层(6);其中,第一基材层(1)经电晕处理使其表面达到48dyne/cm以上;在第一基材层(1)上印刷有客户需求的油墨层(2);在油墨层(2)上涂布有第一硅油层(3)以感应追踪用,再在第一硅油层(3)上涂布有胶面层(4),第二基材层(6)在涂布有第二硅油层(5)后贴合于第二硅油层(5)。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志柯汤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辉柯纸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