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彩芬专利>正文

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73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包括体外循环主管道和安装在所述外循环主管道上的透析器,所述透析器的一端为动脉端管,另一端为静脉端管,所述体外循环主管道上位于透析器的两端均设置有三通,其中一个三通上安装有第一支管,另一个三通上安装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均与所述体外循环主管道垂直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该装置通过在体外循环主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当体外循环主管道出现凝血堵塞的情况时,可通过导通控制夹打开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将体外循环血液回输入患者体内,减少了血液的损失。减少了血液的损失。减少了血液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0003]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是人体血液透析的必不可少的管道,然而现有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均是采用单通管道,在透析器堵管时只能把体外循环中的血液全部丢弃,病人将损失300ml左右的血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包括体外循环主管道和安装在所述外循环主管道上的透析器,所述透析器的一端为动脉端管,另一端为静脉端管,所述体外循环主管道上位于透析器的两端均设置有三通,其中一个三通上安装有第一支管,另一个三通上安装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均与所述体外循环主管道垂直并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自由端可相互连接导通。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导通和关闭的导通控制夹。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的自由端安装有螺纹母接头,所述第二支管的自由端安装有螺纹子接头,所述螺纹母接头可与所述螺纹子接头螺纹旋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位于所述动脉端管的15cm处,所述第二支管位于所述静脉端管的15cm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长度为21cm。
[0011]本技术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该装置通过在体外循环主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而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自由端可相互连接导通,且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导通和关闭的导通控制夹,在体外循环主管道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的导通控制夹处于夹紧状态,即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封闭,血液只可以从体外循环主管道内循环流动,而当透析器
出现凝血堵塞的情况时,可通过导通控制夹打开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使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相互导通,此时通过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可以将体外循环血液回输入患者体内,减少了血液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动脉端管;2、体外循环主管道;3、三通;4、静脉端管;5、导通控制夹;6、第一支管;9、螺纹母接头;8、第二支管;7、螺纹子接头;10、透析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15]本技术公开了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体外循环主管道2和安装在外循环主管道2上的透析器10,透析器10的一端为动脉端管1,另一端为静脉端管4,体外循环主管道2上位于透析器10的两端均设置有三通3,其中一个三通3上安装有第一支管6,另一个三通3上安装有第二支管8,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均与体外循环主管道2垂直并连通,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的自由端可相互连接导通。
[0016]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导通和关闭的导通控制夹5。
[0017]第一支管6的自由端安装有螺纹母接头9,第二支管8的自由端安装有螺纹子接头7,螺纹母接头9可与螺纹子接头7螺纹旋合连接。
[0018]第一支管6位于动脉端管1的15cm处,第二支管8位于静脉端管4的15cm处。
[0019]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的长度为21cm。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21]体外循环主管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而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的自由端可相互连接导通,且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导通和关闭的导通控制夹5,在体外循环主管道2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上的导通控制夹5处于夹紧状态,即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封闭,血液只可以从体外循环主管道2和透析器内循环流动,而当透析器管出现凝血堵塞的情况时,可通过螺纹母接头9和螺纹子接头将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使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形成侧支循环管路,然后通过导通控制夹5打开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使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相互导通,此时通过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8可以将体外循环血液回输入患者体内,减少了血液的损失。
[002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包括体外循环主管道(2)和安装在所述外循环主管道(2)上的透析器(10),所述透析器(10)的一端为动脉端管(1),另一端为静脉端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循环主管道(2)上位于透析器(10)的两端均设置有三通(3),其中一个三通(3)上安装有第一支管(6),另一个三通(3)上安装有第二支管(8),所述第一支管(6)和所述第二支管(8)均与所述体外循环主管道(2)垂直并连通,所述第一支管(6)和所述第二支管(8)的自由端可相互连接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6)和所述第二支管(8)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彩芬
申请(专利权)人:林彩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