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641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16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目前,有的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袋装的麻辣牛肉时,先利用机械手将牛肉肉末投放至包装袋中,再手动向每个包装袋中注入红油,以提升食用口感。注油过程由操作人员手动完成,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本申请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储油桶、喷嘴、输油管和油泵,输油管连接于喷嘴和储油桶之间,油泵安装在输油管上。在油泵的作用下,红油输送至喷嘴处,然后从喷嘴注射至包装袋中,以机械结构辅助操作人员完成注油工作,有利于提高自动化,降低工作强度。降低工作强度。降低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食品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肉类加工企业推出各种热销的肉类熟食,如常见的五香牛肉、麻辣牛肉等,这类熟食在生产过程中会加入相应的调料,使得消费者购买后开袋即食,食用方便,口感较佳。
[0003]参照图3,是一种用于生产袋装的麻辣牛肉的机械设备,包括绕竖直轴线转动设置的夹持平台60、若干个用于夹持固定包装袋7的夹持手61、利用气流吸力撑开包装袋7袋口的吸气组件62以及投料机械手(图中未示出)。夹持平台60为回转体,夹持手61环绕夹持平台60的外周面等间距设置,包装袋7被夹持于夹持手61远离夹持平台60的端部。吸气组件62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吸嘴621、抽气泵622以及两根连接于吸嘴621和抽气泵622之间的输气管623。
[0004]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夹持手61夹住包装袋7的下端,夹持平台60转动,使得包装袋7位于两个吸嘴621之间,此时吸嘴621正对包装袋7的侧面;启动抽气泵622,两个吸嘴621处同时产生吸力,从而包装袋7的上端在两侧吸力的作用下撑开,投料机械手(图中未示出)能够将麻辣牛肉投入至包装袋7中。麻辣牛肉投入至包装袋7后,还需要人为向包装袋7中倒入红油,以增强牛肉的口感。
[0005]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中,专利技术人认为红油通过人为操作手动注入至包装袋7中,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注油过程的自动化,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包括机架、储油桶、用于向包装袋注射红油的喷嘴、输油管和油泵,储油桶安装于机架上,输油管连接于喷嘴与储油桶之间,油泵安装于输油管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油储存于储油桶中,在油泵的作用下,红油沿着输油管输送至喷嘴处,然后自喷嘴处注射至已经打开的包装袋中,从而完成将红油注入至包装袋的过程,以机械设备替代人工操作,提高自动化,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0]可选的,所述储油桶包括内桶和套设于内桶外侧的外桶,外桶固定安装于机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桶分为内桶和外桶,红油储存于内桶中,外桶对内桶起到支撑、保护的效果,如果外桶出现细微的损伤、泄露,不影响内桶正常工作,有利于提高储油桶的使用寿命。
[0012]可选的,所述内桶中设有过滤网。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桶中设有过滤网,能够过滤掉红油中的杂质,有利于提高产品整体的口感和质量。
[0014]可选的,所述内桶包括渐缩段和连接于渐缩段下端的细管段,渐缩段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输油管连接于细管段的下端。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渐缩段后,红油能够沿着渐缩段的内壁流动至细管段,尽可能避免部分红油积聚在内桶底部不能流出的情况。
[0016]可选的,所述储油桶中设有气泡排出管,气泡排出管的一端伸入至细管段中,气泡排出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油桶外侧,气泡排出管中设有阻液透气膜,气泡排出管伸出至储油桶的一端连接有气泵。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输油过程减少气泡产生,在红油输出喷嘴时,尽可能避免红油因气泡破碎导致溅射的情形;红油进入细管段时会产生气泡,气泡运动至气泡排出管的一端时,在气泵的作用下,气泡沿着气泡排出管排出至储油桶外部,由于阻液透气膜的存在,红油不会从气泡排出管排出。
[0018]可选的,所述外桶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挡盖,挡盖上开设有注油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盖能够尽可能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灰尘或其他杂质进入内桶中,降低灰尘或其他杂质对红油的污染。
[0020]可选的,所述挡盖和外桶之间设有连接搭扣,连接搭扣包括连接于挡盖的承接部和连接于外桶的搭接部,搭接部和承接部可拆卸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盖与外桶通过连接搭扣可拆卸连接,相对于一般的螺纹连接,连接搭扣属于快拆结构,拆卸方便且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22]可选的,所述挡盖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注油部和活动部,注油孔位于注油部,活动部转动连接于注油部,活动部的转动轴线为位于注油部和活动部之间的水平直线。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开设于注油部,活动部转动连接于注油部,在通过注油孔向内桶中加注红油时,可以翻转活动部查看内桶中红油的过滤情况、是否产生大量气泡;在查看内桶中的过滤网是否需要清理时,也只需要翻转活动部即可,不用将整个挡盖拆下。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通过设置储油桶、喷嘴、输油管、油泵等,以机械设备完成将红油注入至包装袋的过程,提高自动化,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26]2.通过设置气泡排出管、阻液透气膜和气泵,能够在输油过程减少气泡产生,尽可能避免红油因气泡破碎导致溅射的情形。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储油桶的剖视图;
[0029]图3是相关技术中公开的夹持平台、夹持手和吸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储油桶;21、外桶;211、支撑凸台;22、内桶;221、粗管段;222、渐缩段;223、细管段;224、过滤网;23、气泡排出管;24、气泵;25、挡盖;251、注油部;252、活动部;253、注油孔;26、连接搭扣;261、承接部;262、搭接部;3、喷嘴;4、输油管;5、油
泵;60、夹持平台;61、夹持手;62、吸气组件;621、吸嘴;622、抽气泵;623、输气管;7、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的储油桶2、喷嘴3、输油管4和油泵5,输油管4连接于喷嘴3和储油桶2之间,油泵5安装在输油管4上。储油桶2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外桶21和活动设置于外桶21中的内桶22,内桶22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粗管段221、渐缩段222和细管段223,渐缩段222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细管段223的下端贯穿外桶21并伸出,输油管4远离喷嘴3的一端连接于细管段223的下端。
[0033]外桶21的内壁焊接有呈环形的支撑凸台211,支撑凸台211的内径大于细管段223的外径,并小于粗管段221的外径。粗管段221和渐缩段222的连接处固定设有过滤网224,主要用于过滤掉红油中的渣屑或其他杂质。
[0034]该红油注入装置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储油桶(2)、用于向包装袋(7)注射红油的喷嘴(3)、输油管(4)和油泵(5),所述储油桶(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输油管(4)连接于所述喷嘴(3)与所述储油桶(2)之间,所述油泵(5)安装于所述输油管(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桶(2)包括内桶(22)和套设于所述内桶(22)外侧的外桶(21),所述外桶(21)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22)中设有过滤网(2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22)包括渐缩段(222)和连接于所述渐缩段(222)下端的细管段(223),所述渐缩段(222)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输油管(4)连接于所述细管段(223)的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红油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桶(2)中设有气泡排出管(23),所述气泡排出管(23)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忠华刘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麦尚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