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框与隔膜或双极板的一体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结构,特别涉及液流电池中的电极框与隔膜或双极板的一体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越来越多的风能和太阳能面临着并网上电的问题。由于风能、太阳能的不稳定、不连续的特点,并网时会对电网造成极大的冲击,尤其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影响日益严峻。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问题,需要可以平滑可再生能源电能输出、削风填谷的中间设备,来提高电能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时间。储能技术应运而生,在众多的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时锂离子电池,借助于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完备、能量密度高的优势,很容易在系统设计时进行扩容。但目前存在安全性隐患:一是百兆瓦储能电站需要锂离子电池几万块设置几十万块,电池的管理系统复杂,需要斟酌每个电池的工作状态以免发生短路起火;二是如此大量的电池,冷却设计尤其重要,严格避免局部过热造成的起火事故。锂离子电池一旦起火,其破坏性和造成的损失都将十分巨大。因此近年来,更加安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框与隔膜或双极板的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框为平板结构,于平板的一侧表面设有凹槽A,于凹槽A的底面中部开设有贯通至平板另一侧表面的通孔a,通孔位于凹槽A底面的开口边缘与凹槽A底面的四周边缘之间留有间距l,形成一宽度为l的环状平台区域;隔膜或双极板置于凹槽A内,其四周边缘与凹槽A底面的环状平台区域之间密封连接;于电极框的四周边缘处设有四个通孔,分别作为正极电解液进口与出口、负极电解液进口与出口;于正极电解液进出口或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凹槽A间设有作为电解液分配流道的凹槽B,凹槽B将正极电解液进出口或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凹槽A间连通;还包括一宽度为l的环状盖片C,环状盖片C置于凹槽A内,环状盖片C和环状平台区域分别于隔膜或双极板的二侧相对设置,它们于隔膜或双极板一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枫,李先锋,张华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