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浩专利>正文

新型钢结构电梯井道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96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钢结构电梯井道框架,包括横梁、连接板和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列,且每列立柱由多根立柱组件纵向连接而成,所述立柱开口的两个相邻边均由横梁相连,且立柱与立柱之间、立柱与横梁之间均通过连接板及螺栓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立柱、横梁和连接板的配合使用,只需要通过螺栓相连,即能把整个井道框架组装成一个有机整体,且立柱、横梁等部件全部采用钢板为原材料进行生产,材料来源普遍易得,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也非常成熟且普及,且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幕墙结构以及内部电梯设备安装的需要,灵活调整截面尺寸、材料规格等参数,来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梯设备所需要满足的受力要求。井道框架完成组装后,螺栓等紧固件处于隐蔽状态,美观、简洁。简洁。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钢结构电梯井道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井道
,具体为新型钢结构电梯井道框架。

技术介绍

[0002]电梯井道是安装电梯的基础,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的规格型号来确定的,井道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当建筑物没有预设电梯井道,又需要加装电梯的情况下,就需要重新建造混凝土井道或者钢结构井道。目前常见的钢结构井道,较为普遍的做法是用型材为基础,在现场焊接,或者在工厂制作成大件的半成品,现场用大型设备吊装,其安装和运输不便,且成本较高,尺寸和规格等不易调节,现场焊接的安装工艺不环保,费时费力,产品结构复杂,不够美观。为此,我们提出新型钢结构电梯井道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钢结构电梯井道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钢结构电梯井道框架,包括横梁、连接板和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列,且每列立柱由多根立柱组件纵向连接而成,所述立柱开口的两个相邻边均由横梁相连,且立柱与立柱之间、立柱与横梁之间均通过连接板及螺栓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000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由钣金制作,两个开孔长边呈90
°
,其连接孔尺寸与立柱、横梁等部件相匹配,所述孔也可以加工成螺纹孔或者方孔加方形螺母焊接的形式,便于组装井道框架时固定紧固件,不同位置的横梁截面尺寸如有不同,连接板的尺寸相应调整。
[0006]优选的,所述横梁组件是由C型长方形截面钣金部件作为基础,两端焊接与立柱对应位置开孔一致的固定板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立柱是由四周尽可能封闭的四边柱状钣金部件作为基础,两端焊接三角形或者扇形结构的开孔端板,且立柱两端以及中部适当位置的靠近开口面,均预先开设用于固定连接横梁和连接板的孔,同时,开孔端板形状为三角形或扇形,开孔端板的形状,作用是保证立柱组件有空间供连接板上下滑动。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技术通过立柱、横梁和连接板的配合使用,只需要通过螺栓相连,即能把整个井道框架组装成一个有机整体,且立柱、横梁等部件全部采用钢板为原材料进行生产,材料来源普遍易得,所需采用的剪、冲、折、焊、喷涂等生产工艺也非常成熟且普及,且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幕墙结构以及电梯设备安装的需要,预先制作相关安装所需的接口孔位,为后期的设备安装以及幕墙安装提供便利,节省配套成本,且所有部件均可以在出厂前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颜色,便于与家居、建筑等环节和谐搭配,相关部件组件生产完成后,个体规整,包装后占用空间少,节省包装和运输成本,单个部件重量轻,安装现场无需大型设备,并
且由于全部采用螺栓固定,井道组装现场无需焊接,不产生噪音,粉尘等污染源,安装工期也大大缩短,同时,井道框架的部件组件,设计巧妙,使得组装完工后的井道,所有紧固螺栓处于隐蔽状态,非常美观,简洁与环境融为一体,且可以灵活的调整立柱、横梁等部件截面尺寸、材料规格等参数,来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梯设备所需要满足的受力要求。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安装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立柱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横梁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横梁、2连接板、3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18]本申请的横梁1、连接板2和立柱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19]请参阅图1

5,新型钢结构电梯井道框架,包括横梁1、连接板2和立柱3,立柱3的数量为四列,且每列立柱3由多根立柱组件纵向连接而成,立柱3开口的两个相邻边均由横梁1相连,且立柱3与立柱3之间、立柱3与横梁1之间均通过连接板2及螺栓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板2可以在井道中空部分自由滑动,连接板2由钣金制作,两个开孔长边呈90
°
,其连接孔尺寸与立柱3、横梁1等部件相匹配,为便于安装,连接孔可以加工成螺纹孔或者方孔加方形螺母焊接的形式,制作方式灵活自由,连接板2的作用是将立柱3组件,横梁1组件连接固定成一个整体,同时遮蔽立柱3里面的螺丝部分,使井道框架美观简洁,横梁1组件是由C型长方形截面钣金部件作为基础,两端焊接与立柱3对应位置开孔一致的固定板而成,且横梁1可以根据电梯设备,幕墙等设备安装的需要,预先加工连接孔位,使后续工作省时省力,同时,C型开口设计能够方便螺丝的紧固,并且能够较好的隐藏紧固件,使钢井道框架美观,且C型结构的横梁1的截面尺寸以及使用的钢板规格,可以根据需要安装的设备的受力需求进行调整优化,立柱3是由四周尽可能封闭的四边柱状钣金部件作为基础,两端焊接三角形或者扇形结构的开孔端板,且立柱3两端以及中部适当位置的开口相邻面,均预先开设用于固定连接横梁1和连接板2的孔,同时,开孔端板形状为三角形或扇形,开孔的作用是连接固
定上下相邻的立柱3并进行定位,同时该结构可以确保立柱3内有足够空间,方便连接板2在立柱3中顺利滑动,从而确保任何位置的横梁1都能方便的进行安装。立柱3的截面尺寸以及使用的钢板规格,可以根据要安装设备的受力需求,进行调整优化,立柱3中间也可以适当焊接若干开孔端板,以增强立柱3强度。
[0020]使用时,通过立柱3、横梁1和连接板2的配合使用,只需要通过螺栓相连,即能把整个井道框架组装成一个有机整体,且立柱3、横梁1等部件全部采用钢板为原材料进行生产,材料来源普遍易得,所采用剪、冲、折、焊、喷涂等的生产工艺也非常成熟且普及,且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幕墙结构以及电梯设备安装的需要,预先制作相关安装所需的接口孔位,为后期的设备安装以及幕墙安装提供便利,节省配套成本,且所有部件均可以在出厂前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颜色,便于与家居、建筑等环节和谐搭配,相关部件组件生产完成后,个体规整,包装后占用空间少,节省包装和运输成本,单个部件重量轻,安装现场无需大型设备,并且由于全部采用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钢结构电梯井道框架,包括横梁(1)、连接板(2)和立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的数量为四列,且每列立柱(3)由多根立柱组件纵向连接而成,所述立柱(3)开口的两个相邻边均由横梁(1)相连,且立柱(3)与立柱(3)之间、立柱(3)与横梁(1)之间均通过连接板(2)及螺栓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连接板(2)由钣金制作,两个开孔长边呈90
°
,其连接孔尺寸与立柱(3)、横梁(1)等部件相匹配,所述孔也可以加工成螺纹孔或者方孔加方形螺母焊接的形式,便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杨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