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595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包括铺设在地表的排水管,所有排水管汇集至排水沟,所有排水沟汇集至蓄涝湖泊;所述排水管包括埋设在地下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渗水管,在渗水管上设置有若干渗水孔,在渗水管的管壁端部倾斜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为混凝土板,在倾斜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渗水管端部相配合的连接槽,渗水管端部插设在连接槽内。埋设的排水管埋设较深,能够起到和暗管一样的作用,可以起到控制土壤水分和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无纺土工布层可以防止细小的泥沙进入到渗水管中,渗水管如果出现淤塞的情况,可以轻松进行清理。可以轻松进行清理。可以轻松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系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土地整理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实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水利系统对土地进行整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的方法。目前,通过水利系统对沼泽地排水是排除积水,疏干沼泽地的工程技术措施。排除沼泽地的多余水分和控制地下水位,是沼泽地开发利用的关键。
[0003]目前,用于沼泽地排水的田间排水调节网分明沟、暗沟(管)、竖井等几种。明沟主要用以排除地表径流,明沟排水具有施工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但无法起到控制土壤水分和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暗管排水主要用以控制土壤水分和降低地下水位,但它容易塌坡淤塞,一旦淤塞就需要将排水管挖出后进行清理,不仅程序复杂耗费劳力费用,且再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容易对土地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包括铺设在地表的排水管,所有排水管汇集至排水沟,所有排水沟汇集至蓄涝湖泊;所述排水管包括埋设在地下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渗水管,在渗水管上设置有若干渗水孔,在渗水管的管壁端部倾斜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为混凝土板,在倾斜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渗水管端部相配合的连接槽,渗水管端部插设在连接槽内。
[0007]进一步,所述倾斜板的高度为15

20cm,所述渗水管的半径为15

20cm。
[0008]进一步,在渗水管的外侧设置有无纺土工布层,在无纺土工布层的外侧设置有钢丝笼层。
[0009]进一步,在渗水管和倾斜板的连接处通过建筑胶进行加固,所述无纺土工布层和钢丝笼层的端部也通过建筑胶进行加固。
[0010]进一步,所述渗水管为PE渗水管。
[0011]进一步,所述汇集至同一排水沟的排水管平行设置。
[0012]进一步,所述倾斜板埋设在地表下方。
[0013]进一步,所述倾斜板倾斜角度为40
°‑
50
°

[0014]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5](1)埋设的排水管埋设较深,能够起到和暗管一样的作用,可以起到控制土壤水分
和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
[0016](2)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无纺土工布层可以防止细小的泥沙进入到渗水管中,渗水管如果出现淤塞的情况,可以轻松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排水管和排水沟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排水管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中,1、排水管,2、排水沟,3、蓄涝湖泊,4、渗水管,5、渗水孔,6、倾斜板,7、连接槽,8、无纺土工布层,9、钢丝笼层,10、建筑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2]如图中所示,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包括铺设在地表的排水管1,所有排水管1汇集至排水沟2,所有排水沟2汇集至蓄涝湖泊3;所述排水管1包括埋设在地下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渗水管4,在渗水管4上设置有若干渗水孔5,在渗水管4的管壁端部倾斜设置有倾斜板6,所述倾斜板6为混凝土板,在倾斜板6的底部设置有与渗水管4端部相配合的连接槽7,渗水管4端部插设在连接槽7内。
[0023]所述倾斜板6的高度为15

20cm,所述渗水管4的半径为15

20cm。倾斜板6的高度和渗水管4的半径总高度较高,埋入地表后能够起到控制土壤水分和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
[0024]在渗水管4的外侧设置有无纺土工布层8,在无纺土工布层8的外侧设置有钢丝笼层9。能够防止细小的泥沙通过渗水孔5进入到渗水管4中。
[0025]在渗水管4和倾斜板6的连接处通过建筑胶10进行加固,所述无纺土工布层8和钢丝笼层9的端部也通过建筑胶10进行加固。
[0026]所述渗水管4为PE渗水管。PE渗水管不易出现生锈老化的情况,后期维护方便。
[0027]所述汇集至同一排水沟2的排水管1平行设置。排水管1平行设置,不设置纵横交叉,减少连接口,方便安装。
[0028]所述倾斜板6埋设在地表下方。地表的水分能够直接进入到排水管1中。
[0029]所述倾斜板6倾斜角度为40
°‑
50
°
。倾斜角度更利于地表的水分进入到排水管1中。
[0030]倾斜板6和渗水管4均采用预制方式,在安装时,在需要进行铺设的地点挖设沟道,然后将渗水管4的外侧包裹无纺土工布层8和钢丝笼层9,埋设在沟道中,在渗水管4的端部铺设建筑胶10,对无纺土工布层8和钢丝笼层9进行固定,在渗水管4的两侧整理土壤,形成倾斜坡,然后将倾斜板6铺设在倾斜坡上,倾斜板6的连接槽7与渗水管4的端部相连接,通过建筑胶10进行固定。
[0031]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2]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表的排水管,所有排水管汇集至排水沟,所有排水沟汇集至蓄涝湖泊;所述排水管包括埋设在地下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渗水管,在渗水管上设置有若干渗水孔,在渗水管的管壁端部倾斜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为混凝土板,在倾斜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渗水管端部相配合的连接槽,渗水管端部插设在连接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板的高度为15

20cm,所述渗水管的半径为15

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土地整治的水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渗水管的外侧设置有无纺土工布层,在无纺土工布层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清秀赵鲁全田效禹唐慧慈郝志涛刘晓丽董晓亮徐志国王本锋曲一鸣许鹏陈鲁邢甲飞翟玉兰王超刘星马龙
申请(专利权)人:金田产业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