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93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两个气缸分别设置于支撑框的两侧,两个推杆分别与对应的气缸活动连接,第一转动杆与支撑框转动连接,支撑板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支撑框的一侧,两个第二转动杆分别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推杆的侧壁设置有转动孔,两个推杆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推杆推动支撑板,支撑板与地面接触,可形成斜向上的坡道,汽车可行驶至支撑框的顶端,将支撑板推动至支撑框的上方,汽车可行驶至支撑框的内部,通过支撑框形成双位立体停车,节省了空间。节省了空间。节省了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停车”包括城市停车诱导、道路停车管理及快捷支付、停车场全自动识别、自动缴费、场内引导等。利用“互联网+停车”,打造统一的静态交通资源信息平台“全景图”,最大限度地实现停车信息互联互通,为公众出行停车提供实时引导、车位搜寻、智能支付结算等停车全流程服务,实现“错时共享”。
[0003]现有的民用车库只有单独一个车位,不能满足一户多车的停放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民用车库只有单独一个车位,不能满足一户多车的停放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包括支撑框、气缸、推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支撑板,所述气缸、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框的两侧,两个所述推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支撑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的顶端,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推杆的侧壁设置有转动孔,两个所述推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
[0006]通过所述气缸利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支撑板,使得所述支撑板与地面接触,可形成斜向上的坡道,汽车可行驶至所述支撑框的顶端,将所述支撑板推动至所述支撑框的上方,汽车可行驶至所述支撑框的内部,通过所述支撑框形成双位立体停车库,节省了空间。
[0007]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的一侧,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内部。
[0008]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端,所述气缸推动所述推杆,带动所述第一板体绕所述第一转动杆旋转,在所述第一板体处于斜下方向时,所述第二板体由于自身的重力,沿所述滑动槽滑动至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当所述第一板体处于斜上方向时,所述第二板体滑入所述第一板体的内部。
[0009]其中,所述支撑板还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
[0010]在所述第一板体处于斜下方向时,所述滑动板始终与地面接触,便于汽车通过所
述滑动板驶入所述支撑板,并到达所述支撑框的上方。
[0011]其中,所述滑动板包括第三板体和转动轮,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方,所述转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
[0012]所述转动轮使得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地面之间的摩擦减小,便于所述气缸推动所述支撑板沿地面移动。
[0013]其中,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还包括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护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框的顶端。
[0014]所述保护板防止顶端的车辆行驶时偏移,从所述支撑框的顶端掉落。
[0015]其中,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还包括扶梯,所述扶梯与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的一侧。
[0016]驾驶人员将汽车停放在所述支撑框的顶端后,可通过所述扶梯到达地面。
[0017]其中,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还包括互联网平台和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互联网平台网络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提供所述支撑框内的停车状态,所述互联网平台用于统计社区中每个车库中的停车信息。
[0018]所述互联网平台用于收集社区中每户的停车信息,停车信息由所述输入模块导入,当出现空闲车库时,展示给其他需要的用户。
[0019]其中,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还包括计费模块,所述计费模块,所述计费模块与所述互联网平台网络连接,用于计算非本户停车的停车费用。
[0020]车库的本户用户可以通过所述计费模块设置车库的停放费用,可允许其他用户进行停放,并进行计费。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所述支撑框设置于车位的上方,底部为地面,汽车可直接停放在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当需要停放在所述支撑框的顶端时,所述气缸收缩,使得所述推杆拉动所述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绕所述推杆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转杆向下方旋转,直至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形成斜向上的坡道,汽车通过所述支撑板可行驶至所述支撑框的上方,下方的车辆需要驶出时,利用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支撑板恢复至原位,通过上述结构,利用所述支撑框形成双位立体停车库,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的侧视
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的剖视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板的剖视图。
[0028]1‑
支撑框、11

架体、12

顶板、13

滑动窗、14

密封板、15

LED灯、2

气缸、3

推杆、31

转动孔、4

第一转动杆、5

第二转动杆、6

支撑板、61

第一板体、62

第二板体、63

滑动槽、64

滑动板、641

第三板体、642

转动轮、7

保护板、8

扶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包括支撑框(1)、气缸(2)、推杆(3)、第一转动杆(4)、第二转动杆(5)和支撑板(6),所述气缸(2)、所述推杆(3)和所述第二转动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缸(2)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的两侧,两个所述推杆(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气缸(2)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与所述支撑框(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1)的顶端,所述支撑板(6)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1)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5)分别与所述支撑板(6)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6)的两侧,所述推杆(3)的侧壁设置有转动孔(31),两个所述推杆(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转动杆(5)转动连接;还包括互联网平台和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互联网平台网络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提供所述支撑框内的停车状态,所述互联网平台用于统计社区中每个车库中的停车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位立体车库上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包括第一板体(61)和第二板体(62),所述第一板体(61)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1)的一侧,所述第一板体(6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槽(63),所述第一板体(61)与所述第二板体(62)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板体(62)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单体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伯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