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蕊丽专利>正文

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84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破碎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主要是提供一种对垃圾内的金属物质进行吸附,实现自动化金属分离,节约人力成本的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包括有:机箱、密封门、进料槽板、安装座、控制开关、驱动电机、齿轮和破碎辊,机箱一侧铰接有密封门,机箱顶部嵌入式设有进料槽板,进料槽板一侧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机箱顶部一侧设有控制开关,进料槽板两侧之间对称转动式设有破碎辊,破碎辊均设有齿轮。垃圾经挡板向内侧滑落,驱动电机运作带动破碎辊相对转动,如此便可对垃圾进行破碎,配合后期密度更小的压缩。配合后期密度更小的压缩。配合后期密度更小的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破碎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垃圾,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金属杂质和一些其它形态的废料等,对其的初次处理多为使用垃圾袋将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抛掷,但工业垃圾内存留的金属杂质过多,直接排放会导致无法避免的土地污染,因此袋装工业垃圾是不被允许直接排放的,为响应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号召,工厂可将工业垃圾中的金属物质进行分离回收,实现制造再生金属的目的。
[0003]再生金属产业泛指将回收的金属废料转化为新的原材料,或适于进一步加工为金属原料的金属废料再加工处理,工业垃圾被抛掷后,先对垃圾袋进行集中收集,随后将袋装的工业垃圾进行倒出,倒出后使用金属吸附器对工业垃圾内的金属物质进行吸附,完成金属分离,由于挤压形成的垃圾块体积变小,会更便于收集,因此剩余垃圾会被挤压成型配合收集,金属杂质则被分离回收,金属吸附器由人工控制,需长期对垃圾进行关照,耗费人力较多,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对垃圾内的金属物质进行吸附,实现自动化金属分离,节约人力成本的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使用金属吸附器对金属物质进行吸附时,人工控制需长期对垃圾进行关照,耗费人力较多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垃圾内的金属物质进行吸附,实现自动化金属分离,节约人力成本的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包括有机箱、密封门、进料槽板、安装座、控制开关、驱动电机、齿轮、破碎辊、金属废料吸附机构和废料压实机构,机箱一侧铰接有密封门,机箱顶部嵌入式设有进料槽板,进料槽板一侧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机箱顶部一侧设有控制开关,进料槽板两侧之间对称转动式设有对金属废料进行初次破碎的破碎辊,破碎辊上均设有齿轮,机箱中部两侧之间连接有对金属材质进行吸附金属废料吸附机构,机箱内壁底部一侧设有对碾碎的废料进行压平压实的废料压实机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金属废料吸附机构包括有安装架、导料槽板、电磁铁和启动开关,机箱中部两侧均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之间连接有导料槽板,导料槽板一侧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一侧设有启动开关。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废料压实机构包括有支撑座、第一电动推杆、压板、收集槽板、第一距离传感器、隔离杆和第二距离传感器,机箱中部内壁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一侧设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底部设有压板,压板顶部两侧均设有隔离杆,压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机箱内壁底部设有收集槽板,收集槽板下部设有第二距离
传感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有承重座、第二电动推杆、推板、手拉板、扭力弹簧和第三提手,机箱下部设有多个承重座,承重座之间设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一侧设有推板,推板底部一侧铰接有手拉板,手拉板两侧与收集槽板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手拉板一侧设有第三提手。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提示机构,提示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三距离传感器、安装板、轴承座、安装轴和指示灯,机箱顶部一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对称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之间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上设有指示灯,收集槽板下部连接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上连接有第三距离传感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初步切碎机构,初步切碎机构包括有安装块、凸轮、楔形杆、切刀、第一复位弹簧和挡板,机箱顶部设有多个安装块,安装块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楔形杆,楔形杆一侧设有切刀,楔形杆与安装块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复位弹簧,破碎辊一侧均设有凸轮,进料槽板内壁两侧的顶部均设有挡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磁吸板限位机构,磁吸板限位机构包括有安装槽板、第二复位弹簧和卡块,导料槽板上下两侧均设有安装槽板,安装槽板均滑动式设有卡块,卡块均与安装槽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控制箱,机箱上部嵌入式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安装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设备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启动开关、控制开关、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和第三距离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驱动电机、指示灯和电磁铁都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线路连接。
[0013]有益效果:1、垃圾经挡板向内侧滑落,驱动电机运作带动破碎辊相对转动,如此便可对垃圾进行破碎,配合后期密度更小的压缩;2、电磁铁运作对破碎完毕的垃圾内的金属物质进行吸附,实现金属分离,实现基本功能,配合后期回收利用;3、第一电动推杆运作伸长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对分离后的两类垃圾进行挤压成块,便于收集;4、第二电动推杆伸长带动推板向前移动将垃圾块推出机箱,随后转动手拉板对垃圾块进行回收即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废料吸附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废料压实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废料压实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提示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提示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初步切碎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B部分的放大图。
[0027]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吸板限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C部分的放大图。
[0029]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框图。
[0030]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31]其中:1

机箱,2

密封门,3

进料槽板,4

安装座,5

控制开关,6

驱动电机,7

齿轮,8

破碎辊,9

控制箱,10

金属废料吸附机构,101

安装架,102

导料槽板,10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箱(1)、密封门(2)、进料槽板(3)、安装座(4)、控制开关(5)、驱动电机(6)、齿轮(7)、破碎辊(8)、金属废料吸附机构(10)和废料压实机构(11),机箱(1)一侧铰接有密封门(2),机箱(1)顶部嵌入式设有进料槽板(3),进料槽板(3)一侧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一侧设有驱动电机(6),机箱(1)顶部一侧设有控制开关(5),进料槽板(3)两侧之间对称转动式设有对金属废料进行初次破碎的破碎辊(8),破碎辊(8)上均设有齿轮(7),机箱(1)中部两侧之间连接有对金属材质进行吸附的金属废料吸附机构(10),机箱(1)内壁底部一侧设有对碾碎的废料进行压平压实的废料压实机构(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废料吸附机构(10)包括有:安装架(101)、导料槽板(102)、电磁铁(103)和启动开关(104),机箱(1)中部两侧均设有安装架(101),安装架(101)之间连接有导料槽板(102),导料槽板(102)一侧设有电磁铁(103),电磁铁(103)一侧设有启动开关(10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料压实机构(11)包括有:支撑座(111)、第一电动推杆(112)、压板(113)、收集槽板(114)、第一距离传感器(115)、隔离杆(116)和第二距离传感器(117),机箱(1)中部内壁设有支撑座(111),支撑座(111)一侧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12),第一电动推杆(112)底部设有压板(113),压板(113)顶部两侧均设有隔离杆(116),压板(113)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115),机箱(1)内壁底部设有收集槽板(114),收集槽板(114)下部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11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袋装工业垃圾的智能破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出料机构(12),出料机构(12)包括有:承重座(121)、第二电动推杆(122)、推板(123)、手拉板(124)、扭力弹簧(125)和第三提手(126),机箱(1)下部设有多个承重座(121),承重座(121)之间设有第二电动推杆(122),第二电动推杆(122)一侧设有推板(123),推板(123)底部一侧铰接有手拉板(124),手拉板(124)两侧与收集槽板(114)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125),手拉板(12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蕊丽
申请(专利权)人:蔡蕊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