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5789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含有申氏菌Shinella sp.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还涉及耐氨氮复合菌剂的应用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化工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含高浓度的高氨氮废水(氨氮浓度>200mg/L)的排放量日益增多。高氨氮废水的危害远高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如不经有效处理将造成严重的危害:(1)水中氨氮含量超过0.3mg/L,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主要体现在赤潮、水华等现象,同水生植物竞争营养物质,引起生物链断裂,造成水体生态环境被破坏。(2)高氨氮会在水中会发生氨氧化作用,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引起水中氧浓度快速降低,导致溶解氧浓度与有机物浓度比例失衡,造成水质下降,引起水体黑臭。(3)高氨氮有直接生物毒性,会直接引起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其次,氨氮会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亚硝态氮会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症甚至癌症,孕妇则直接引起胎儿致畸、头痛和手指发绀等,动物摄入亚硝酸盐过多还会引起不妊、流产和乳量下降等系列问题。(4)传统微生物面对高氨氮时表现出生物活性低、处理效果差和反应速度慢等问题,因此现有高氨氮废水多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但其处理成本高,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0003]首先去除高氨氮废水中氨氮的物化方法(如吹脱法、蒸氨塔蒸馏法,折点加氯法和FENTON氧化法等)只是在特殊的化工行业有应用,传统生物脱氮技术主要包括A/O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工艺。这些生物脱氮技术都是利用了自养硝化菌的特性,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生物法以其无污染、经济和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净化方法。
[0004]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了特殊的全好氧脱氮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具有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在好氧条件下可在一个反应器中实现氨氮和总氮同步脱除,解决了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矛盾。但是大多数微生物在高浓度氨氮下生长受到抑制,因此亟需一种耐受高氨氮的微生物,能实现高氨氮的快速去除,为此类废水的净化带来了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复合菌剂在制备氨氮去除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复合菌剂在制备总氮去除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复合菌剂去除垃圾渗滤液氨氮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所述耐氨氮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1、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含有申氏菌Shinella sp.CY

9和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CY

10,所述申氏菌Shinella sp.CY

9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681;所述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CY

10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682。
[0008]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还含有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TAC

2。
[0009]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的申氏菌Shinella sp.CY

9、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CY

10、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TAC

2的数量比为10~30%:10%~30%:5~20%:5~10%:10~30%。
[0010]2、所述复合菌剂在制备氨氮去除剂中的应用。
[0011]3、所述复合菌剂在制备总氮去除剂中的应用。
[0012]4、所述复合菌剂去除垃圾渗滤液氨氮中的应用。
[0013]5、所述耐氨氮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菌株分别用含浓度为200~600mg/L氨氮的异养硝化培养基驯化,再在氨氮浓度大于200mg/L的异养硝化培养基下分别进行扩大培养,最后将菌株混合,富集培养至平稳期,即得复合菌剂。
[0014]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异养硝化培养基各组分浓度如下:(NH4)2SO
4 2.0g/L,Na3C6H5O
7 10.64g/L,维氏盐溶液50mL/L,所述维氏盐溶液各组分浓度如下:K2HPO
4 5.0g/L,MgSO4·
7H2O 2.5g/L,NaCl 2.5g/L,FeSO4·
7H2O 0.05g/L,MnSO4·
4H2O 0.05g/L,pH=7.0。
[0015]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平稳期时OD
600
值为1。
[0016]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驯化是将菌株分别依次在氨氮浓度为200mg/L、300mg/L、400mg/L、500mg/L、600mg/L的异养硝化培养基上培养2d,培养条件为30℃、170r
·
min
‑1。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耐氨氮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在高浓度氨氮(浓度≥200mg/L)依然可以快速生长,并长时间保持高活性,实现在高氨氮条件下的高效脱氮;能够在高氨氮条件下的好氧环境中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过程,有效去除高氨氮废水中的氨氮、总氮,实现高效去除高浓度氨氮(浓度≥200mg/L)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菌剂使用方便、用量少,可直接投入水体中形成优势菌种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总氮、氨氮,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解决传统生物脱氮处理中氨氮废水处理效果差、处理效率低以及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9]图1为复合菌剂在氨氮浓度为800mg/L时,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曲线图;
[0020]图2为复合菌剂在硝态氮浓度为400mg/L时,对总氮的去除曲线图;
[0021]图3为复合菌剂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去除曲线图。
[0022]图4为复合菌剂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曲线图。
[0023]本专利技术中申氏菌Shinella sp.CY

9和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CY

10是从重庆巴南区重庆木犴生猪养殖场沼液废水中分离得到的菌株,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分别为CCTCC NO:M 2021681和CCTCC NO:M 2021682,地址位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1年6月7日,分类命名为Shinella sp.CY

9和Sphingopyxis sp.CY

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含有申氏菌Shinella sp.CY

9和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CY

10,所述申氏菌Shinella sp.CY

9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681;所述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CY

10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6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氨氮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还含有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TAC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氨氮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的申氏菌Shinella sp.CY

9、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CY

10、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TAC

2的数量比为10~30%:10%~30%:5~20%:5~10%:10~30%。4.权利要求2或3所述复合菌剂在制备氨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涛刘毫陈沛沛张千张丽杰田万超张云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