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55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原始墙面侧壁上的竖向卡件、设置于所述原始墙面一侧的墙板、设置于所述墙板朝向所述原始墙面一侧的卡扣,所述卡扣可以嵌入所述竖向卡件内形成稳定结构。该结构通过将卡扣直接推入竖向卡件内,此时卡扣将第一滑块挤入第一滑行槽内部,第一滑行槽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滑块滑动,使得第二滑块向外伸出,此时斜面块将会挤压限位板,使得限位板向上移动,从而对卡扣产生水平方向的限位作用,使得卡扣无法轻易脱离竖向卡件。该结构无需上抬墙板,可以避免墙板发生弯曲形变,既能节省人力,又能大幅提高安装时的平整度和安装效率。度和安装效率。度和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化装配式装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装修是一种将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通过可靠的装配方式,由产业工人按照标准化程序采用干法施工的装修过程。现有技术中,传统工序从水电改造、找平、防水、贴墙地面砖、再装修吊顶,现场采用湿作业,受自然和施工程序因素影响大,各专业部门不能进行交叉施工,工期长。
[0003]现阶段装配式装修墙面的安装过程中,主要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螺钉直接将卡扣与卡槽锁紧固定,该方式安装效率较低,每次安装只能安装一块墙板,需要依次打入螺钉;另一种是通过卡扣插接在原始墙壁上的卡槽内形成稳定结构,从而固定墙板,这种方式安装效率高,主要是采用挂扣式的卡扣,将墙板上抬,然后将卡扣插接到卡槽内部形成稳定结构,从而固定住墙板。为了美观方便,目前常用的墙板均为一体式墙板,从墙面底部一直延伸到墙面顶部,因此上抬墙板时,需要将墙板轻微弯曲,使得卡扣可以顺利挂接到卡槽内,然而该方法容易使得墙板发生形变,可能会破坏墙板的美观性,严重时甚至导致墙板断裂,而且上抬墙板耗时耗力,如若施工人员体力不支,墙板还可能倒塌,发生安全事故。
[0004]中国专利【CN202021963768.6】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包括竖龙骨、墙板和连接卡条,墙壁基层上设置有多条平行布置的竖龙骨,竖龙骨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多组插孔,一组插孔包括平行布置的两个插孔,墙板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连接卡条,连接卡条上设置有位置对应插孔的卡扣,卡扣卡接在连接卡条上的安装座上,并且卡扣的端部插接在插孔中,安装座包括L形侧壁和面板,卡扣的安装板卡接在L形侧壁和面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L形侧壁上设置有易变形的挡片,挡片抵在卡扣的下方。该结构中,墙板的安装效率十分低下,而且挡板为易折弯的金属片材,其限位效果较差,墙板稳定性较差。
[0005]中国专利【CN201921752633.2】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墙板;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的背面与墙体固定连接,第一基板的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插接槽,第一基板的正面的底部具有一向上弯折的弯折部;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的顶部具有一向下弯折的插接部,第二基板的底部具有一限位板;墙板与第二基板固定连接,墙板与限位板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第二插接槽与弯折部相匹配,插接部与第一插接槽相匹配。该结构通过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的插接完成墙板的装配式连接,安装效率高。但是该结构安装墙板时,需要上抬墙板,不仅耗费人力,对墙板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通过将卡扣直接推入竖向卡件内,此时卡扣将第一滑块挤入第一滑行槽内部,第一滑行槽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驱使第二滑块滑动,使得第二滑块
向外伸出,此时斜面块将会挤压限位板,使得限位板向上移动,从而对卡扣产生水平方向的限位作用,使得卡扣无法轻易脱离竖向卡件,从而形成稳定结构。该结构无需上抬墙板,可以避免墙板发生弯曲形变,安装十分方便快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能大幅提高安装时的平整度和安装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原始墙面侧壁上的竖向卡件、设置于所述原始墙面一侧的墙板、设置于所述墙板朝向所述原始墙面一侧的卡扣,所述卡扣可以嵌入所述竖向卡件内形成稳定结构;所述竖向卡件包括设有固定孔的挂板、与所述挂板固定连接的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墙板一侧侧壁上的支撑台;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滑行槽和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和第二滑行槽开口均朝向所述墙板,所述第一滑行槽位于所述第二滑行槽正上方;所述第一滑行槽内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行槽内侧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滑行槽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滑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适配的锯齿,所述第一齿轮的锯齿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滑块底部的锯齿啮合;所述第二滑行槽内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行槽外侧,所述第二滑块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行槽内侧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滑行槽顶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滑块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相适配的锯齿,所述第二齿轮的锯齿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滑块顶部的锯齿啮合;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滑块背向所述壳体一侧顶部设有斜面块,所述支撑台内部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设有底部与所述斜面块相抵接的限位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包括位于所述条形通孔内部的挡板、与所述挡板通过第三弹簧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为倾斜状且所述支撑板底部与所述斜面块相抵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墙板一侧侧壁上设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卡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为L型结构,所述卡扣包括水平板和竖向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板底部套设有填充套。
[0013]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套为橡胶或泡棉材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卡件通过膨胀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锁紧在所述原始墙面侧壁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为长条型结构。
[0016]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与所述墙板通过粘接固定。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通过将卡扣直接推入竖向卡件内,此时卡扣将第一滑块挤入第一滑行槽内部,第一滑行槽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滑块滑动,使得第二滑块向外
伸出,此时斜面块将会挤压限位板,使得限位板向上移动,从而对卡扣产生限位作用,使得卡扣无法轻易脱离竖向卡件,从而形成稳定结构。该结构无需上抬墙板,避免墙板发生弯曲形变,安装十分方便快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能大幅提高安装时的平整度和安装效率。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通过第三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得卡扣在平行于支撑台的位置推入竖向卡件,卡扣在推入竖向卡件内部时,可以将传动导致的挡板上移转换为第三弹簧的压缩形变,从而使得卡扣可以保持平行移动,可以避免卡扣将限位板挡住,待卡扣完全进入竖向卡件内部后,第三弹簧的压缩形变才会转换成挡板上移。
附图说明
[0019]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原始墙面(1)侧壁上的竖向卡件(2)、设置于所述原始墙面一侧的墙板(3)、设置于所述墙板(3)朝向所述原始墙面(1)一侧的卡扣(4),所述卡扣(4)可以嵌入所述竖向卡件(2)内形成稳定结构;所述竖向卡件(2)包括设有固定孔(201)的挂板(202)、与所述挂板(202)固定连接的壳体(203)、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203)朝向所述墙板(3)一侧侧壁上的支撑台(204);所述壳体(203)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滑行槽(205)和第二滑行槽(206),所述第一滑行槽(205)和第二滑行槽(206)开口均朝向所述墙板(3),所述第一滑行槽(205)位于所述第二滑行槽(206)正上方;所述第一滑行槽(205)内设有第一滑块(2051),所述第一滑块(2051)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行槽(205)内侧壁通过第一弹簧(2052)连接,所述第一滑行槽(205)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壳体(203)内部设有第一齿轮(2053),所述第一滑块(2051)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2053)相适配的锯齿,所述第一齿轮(2053)的锯齿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滑块(2051)底部的锯齿啮合;所述第二滑行槽(206)内部设有第二滑块(2061),所述第二滑块(2061)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行槽(206)外侧,所述第二滑块(206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行槽(206)内侧壁通过第二弹簧(2062)连接,所述第二滑行槽(206)顶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壳体(203)内部设有第二齿轮(2063),所述第二滑块(2061)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2063)相适配的锯齿,所述第二齿轮(2063)的锯齿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滑块(2061)顶部的锯齿啮合;所述壳体(203)内部设有第三齿轮(207),所述第三齿轮(207)一端与所述第一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姿虞晓磊王少杰陈艳妮刘士萌宋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