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柱柱脚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结构伸缩缝处经常会设计为双柱,双柱间的伸缩缝一般为200mm左右,按此尺寸无法实现双柱的柱脚各自独立,需要设计为双柱联合柱脚。相关技术中,双柱联合柱脚主要是通过将钢柱直接与柱脚底板焊接,柱脚底板以上的柱子间各自独立。此种做法无法实现双柱的共同受力,无法发挥双柱刚度叠加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发挥了双柱刚度叠加的优势,提高了伸缩缝处双钢柱柱脚联合设计时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易实施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该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包括
[0005]底板;
[0006]第一钢柱,所述第一钢柱设于所述底板上;
[0007]第二钢柱,所述第二钢柱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钢柱与所述第一钢柱间隔设置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伸缩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钢柱,所述第一钢柱设于所述底板上;第二钢柱,所述第二钢柱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钢柱与所述第一钢柱间隔设置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伸缩缝;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柱以及所述第二钢柱的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伸缩缝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两块,两块所述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柱、所述第二钢柱的两侧;所述连接板具有背向所述伸缩缝的连接表面,所述第一钢柱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钢柱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齐平,所述连接表面齐平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柱被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钢柱的高度方向上的平面所截得的形状为第一矩形,所述第一矩形具有第一长边和第一短边,所述第二钢柱被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钢柱的高度方向上的平面所截得的形状为第二矩形,所述第二矩形具有第二长边和第二短边;所述连接板的高度h=(1.3~1.7)*d1+(1.0~1.6)*d2;其中,d1为所述第一长边、所述第一短边、所述第二长边以及所述第二短边中的最大值;d2为所述伸缩缝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分散所述连接板受到的应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自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向所述连接板的底端的方向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还包括柱间环板,所述柱间环板套接在所述第一钢柱和所述第二钢柱的外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钢柱联合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间环板套接在所述第一钢柱和所述第二钢柱的外周对应于所述连接板的顶端的位置,且所述柱间环板的上边缘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雨,高峰,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