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物体或生物体上标识的专用读取器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鉴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529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没有三维标识块的专用读取器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鉴定的方法,其中标识块由随机分布的杂质构成,其连接在对象或生物体上,其中杂质随机分布的特性能使标识块难于或无法复制,该方法的特征在于,鉴定工作是通过人对前述标识三维外观的感官识别来实现的,并且识别或读取操作是将数据库(4)中保存的、可通过网络(5)读取的标识的二维图像(2)与标识(1)本身进行视觉对比来实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不用专用读取器就能识别和鉴定物体或生物体上标识的方法。其适用于防伪、跟踪或安保。
技术介绍
现今已有多种方法来识别鉴定物体或生物体。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一全息照片贴在被控物体上,在处理时,看到有全息图像就算对产品进行了鉴定。现在,随着复制和压制技术的进步,拷贝复制一张全息照片非常容易,因此很容易就能将一张伪造的全息照片贴在防制的产品上。此外,购买者对物体上必须有全息图片也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应当有全息照片。由此,当产品上看不到全息照片,或者是该全息照片仅仅是模糊地展现出被鉴定物体的商标时,购买者就会上当。现在还有一种技术是将一块电子芯片或无线标签即所谓的RFID装在被鉴定物体上。该方法依靠其复杂性和高投入来实现鉴定,其同时还依靠于保密措施如加密算法的保密。该技术主要有两个缺点大大限制其应用。一方面,标识的成本太大,通常会大于一个欧元,另一方面,必须使用专用的读取器才能读取这种标识。同一专利技术人的专利申请PCT/FR01/00322描述了一种基于透明材料中杂质随机分布特性制造出来的不可复制的标识。标识的识别和鉴定需要借助于专用的读取器,该读取器将标识置于两种不同的照度下,并将标识的信号与数据库中的进行对比。显然,该技术必须使用专用的读取器影响了其进一步的推广,特别是在公共领域中更是如此。专利文献US3805238涉及一种根据一个或多个、事先记录在数据库中或直接记录在物体上如身份卡上的人体外在的特定物理特征来对一个体进行自动或视觉识别的方法。将该专利文献中所描述的方法用在具有不同物理特征的人上就可直接对人进行识别。在本专利技术中,如后面所展现的那样,申请人旨在提供一种间接识别方法,其将一标识贴在一个预被标记而不是被识别或鉴定的物体或生物体上。由此,被标记的物体或生物体不必具有明显的特征。相反,在用于防伪时,本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可用来一个接一个地标记相同的物体。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建议使用三维标识,并且该标识由随机分布的杂质制成。后者使其具有唯一性,并且不能或难于复制。专利文献US5839215涉及一种触感标签,其用来提供所贴产品的信息。这类标签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具有鉴定目的,因为要生产或复制出相同的标签非常容易。这类标签并不基于随机分布的杂质,也不要求与数据库中保存的图像进行对比。事实上,按其目的来看这类标签具有一定的追踪性,但不具有任何防伪功能,安全性也较差。专利文献WO98/02083涉及一种设备和一种以自动的方式来测试能力或倾向的方法。该专利总得来讲与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在没有专用于物体或生物体所贴标识的读取器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鉴定方法无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人工方法来识别鉴定物体或生物体上所贴标识,其克服了上述缺陷。更为特别的是,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不需要专用读取器就能进行识别鉴定的方法。其改进在于利用了现代通讯技术如互联网或新一代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移动电话。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将一难于或无法进行复制的标识贴在欲被标记的物体或生物体上。一般来讲,该标识是一种三维标识,其要么是清晰地压在表面上的立体压印,要么就是一种压印,其也可是随机分布在物块中的杂质。本专利技术的本质特征在于鉴定是通过人的感官识别来进行的,首先是拿出难于或无法进行复制的标识,然后将通过网络获得的、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标识的两维图像与该标识本身进行视觉对比以完成识别或读取工作。由此,本专利技术就能识别确认出这个新的具有创造性的标识对象。作为一非限定性的实例,可采用一种三维立体标识,其由随机分布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物块中的杂质构成。由此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该鉴定是通过对三维立体标识的视觉立体识别来实现的,而识别是将标识的二维图像与标识本身进行视觉对比来实现的,前述的图像是保存在数据库中可通过网络获得的图像。由此,最好能通过人眼就可以将对象与其图像以相应的方式进行对比。如果内含有随机分布杂质的材料只能在红外光下可见,那么就要在人眼与标识之间布置一个合适的传感器来通过视觉辨别出立体分布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为了便于进行视觉识别,可复制出一个相似于二维图像的图像,其中的二维图像与三维标识物理特征相关联。此时,首先将标识块与相关联的相似图像进行第一次的视觉对比,然后再将数据库中保存的二维图像与所称相似的图像进行第二次视觉对比,由此来实现识别。接着将与标识相关联的相似图像以合适的比例显示出来从而便于对比。为了便于对比,可用专门的标记来表示相似图像和/或二维图像和/或标识。例如,该标记可以是方格和/或图表和/或坐标轴。本专利技术最好用标签或卡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用来读取数据库的网络是通讯网络。作为一非限定性的实例,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读取。在另一种可能情况下,可借助于带有多媒体功能的移动电话来读取数据库中的信息,特别是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二维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该标识最好以不可变的方式连接在欲被标识或鉴定的对象上。附图说明结合下面非限定性的一个实例中的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会非常清楚。图1所示为一种确认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识中有许多杂质;图2所示为一种确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表面的凸起;图3所示为一种确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表面凹穴;图4所示为一种确认识别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表面凸起和凹穴;图5所示为一种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示为在没有标识块1的专用读取器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鉴定的方法,其中标识块的特征在于其中的泡形和/或固体颗粒形杂质随机分布在透明材料中。为了对杂质立体分布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必须使用人眼12的立体视感A来读取和识别,并将数据库4中保存的、可通过网络5读取的标识1的二维图像2与标识1本身进行视觉对比B。图2所示为在没有标识块9的专用读取器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鉴定的方法,其中标识块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清晰的表面凸起。为了对该特征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必须使用手指8的触感A’来读取和识别,并将数据库4中保存的、可通过网络5读取的标识1的二维图像2与标识9本身进行视觉对比B。图3所示为在没有标识块10的专用读取器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鉴定的方法,其中标识块的特征在于其表面制有凹穴。为了对该特征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必须使用人眼12的立体视感A来读取和识别,并将数据库4中保存的、可通过网络5读取的标识1的二维图像2与标识1本身进行视觉对比B。图4所示为在没有组合标识块11的专用读取器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鉴定的方法,其中组合标识块的特征在于其表面制有表面凸起和凹穴。为了对该特征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必须使用手指8的触觉A’和人眼12的立体视感A来读取和识别,并将数据库4中保存的、可通过网络5读取的标识1的二维图像2与标识1本身进行视觉对比B。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现方法,要将标识块1、9、10和11连接到对象或生物体6上,然后将标识的二维图像2记录在数据库4中。数据库4还可包括有其它的信息,如该标识所代表的对象或生物体的说明、年龄、生产日期、照片等。在以后的时间里,如果想对该标识1、9、10和11所代表的对象或生物体6进行识别和鉴定,可先通过感官进行辨别,即通过视觉A或触觉A’当场确认标识1、9、10和11上特征点所处的位置。这就能确保所处理的是一个标识而不是一个复制品。然后再核实该标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西斯·布里尔斯克莱门特·恺撒
申请(专利权)人:诺瓦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