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物体或生物体上标识的专用读取器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鉴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529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没有三维标识块的专用读取器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鉴定的方法,其中标识块由随机分布的杂质构成,其连接在对象或生物体上,其中杂质随机分布的特性能使标识块难于或无法复制,该方法的特征在于,鉴定工作是通过人对前述标识三维外观的感官识别来实现的,并且识别或读取操作是将数据库(4)中保存的、可通过网络(5)读取的标识的二维图像(2)与标识(1)本身进行视觉对比来实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不用专用读取器就能识别和鉴定物体或生物体上标识的方法。其适用于防伪、跟踪或安保。
技术介绍
现今已有多种方法来识别鉴定物体或生物体。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一全息照片贴在被控物体上,在处理时,看到有全息图像就算对产品进行了鉴定。现在,随着复制和压制技术的进步,拷贝复制一张全息照片非常容易,因此很容易就能将一张伪造的全息照片贴在防制的产品上。此外,购买者对物体上必须有全息图片也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应当有全息照片。由此,当产品上看不到全息照片,或者是该全息照片仅仅是模糊地展现出被鉴定物体的商标时,购买者就会上当。现在还有一种技术是将一块电子芯片或无线标签即所谓的RFID装在被鉴定物体上。该方法依靠其复杂性和高投入来实现鉴定,其同时还依靠于保密措施如加密算法的保密。该技术主要有两个缺点大大限制其应用。一方面,标识的成本太大,通常会大于一个欧元,另一方面,必须使用专用的读取器才能读取这种标识。同一专利技术人的专利申请PCT/FR01/00322描述了一种基于透明材料中杂质随机分布特性制造出来的不可复制的标识。标识的识别和鉴定需要借助于专用的读取器,该读取器将标识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西斯·布里尔斯克莱门特·恺撒
申请(专利权)人:诺瓦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