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锚杆压力注浆系统的注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5266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锚杆压力注浆系统的注浆方法。注浆系统包括注浆管、排气管、注浆导管和开合盖,注浆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浆孔,底部为开口端,注浆导管底部与开合盖相配合,注浆导管插入注浆管中或从注浆管中拨出,注浆方法包括:预设位置钻孔;锚杆安置、封孔;一次注浆;挤出注浆管内残余水泥;二次高压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注浆导管与注浆管的配合,实现了一次注浆与二次注浆在同一根注浆管中完成,减少了传统注浆两根注浆管进行注浆的材料用量,且解决了二次注浆管底部的开口端和出浆孔用胶带密封,密封性不可靠、一次注浆时二次注浆管浸入浆液的技术问题。另外,由下往上依次注浆,深层注浆效果更好,形成的注浆体更加可靠,锚固力更强。力更强。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锚杆压力注浆系统的注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锚杆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锚杆压力注浆系统的注浆方法,用于回填土,松散土和软黏土体的注浆。

技术介绍

[0002]在岩土工程涉及的地下工程、采矿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过程中,为防止地层变形坍塌或失稳,对地层进行加固的一种主要支护技术是锚杆注浆。注浆时通过二次注浆确保了锚杆对土体有效注浆加固。传统方法用两根注浆管进行二次注浆,为防止一次注浆时二次注浆管浸入浆液,常把二次注浆管底部的开口端和出浆孔用胶带密封。此种方法用两根注浆管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用胶带密封存在密封性有不可靠的缺点,实际应用中常常防止一次注浆时二次注浆管浸入浆液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效锚杆压力注浆系统的注浆方法,用于便捷高效地注浆,将两根注浆管精简为一根节约材料,同时防止一次注浆时二次注浆管浸入浆液。
[0004]一种高效锚杆压力注浆系统的注浆方法,所述注浆系统包括注浆管、排气管、注浆导管和开合盖;所述注浆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浆孔,底部为开口端;所述开合盖与注浆导管底部相配合;所述注浆导管与注浆管嵌套滑动连接,注浆导管插入注浆管中或从注浆管中拨出;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A.确定钻孔位置进行钻孔、清孔:
[0006]B.锚杆安置、封口:将注浆管、排气管和锚杆捆绑,用编织袋将注浆管、排气管和锚杆缠紧,插入钻孔中,所述缠紧后的编织袋的直径与钻孔直径相同;
[0007]C.封孔:在钻孔口处采用水泥浆封孔:编织袋顶端距离钻孔口处填充水泥浆;
[0008]D.一次注浆:打开开合盖,将注浆导管嵌套滑动插入注浆管的底部,向注浆导管中注入水泥浆液,同时缓缓拔出注浆导管,向注浆管由下而上注入水泥浆,水泥浆通过出浆孔进入钻孔,当水泥浆从排气管溢出时,停止注浆;
[0009]E.挤出注浆管内残余水泥:将开合盖关闭,在注浆导管和开合盖的外表面涂抹润滑剂,再次插入注浆管,将注浆管内残余的水泥全部挤出并保持位置不变持续一段时间;
[0010]F.二次高压注浆:当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1.0~3.0MPa时,拔出注浆导管,将开合盖打开,再次插入注浆管至底部,向注浆导管中注入高压水泥浆,同时缓缓拔出注浆导管,向注浆管由下而上注入高压水泥浆,与此同时,高压水泥浆液以由下而上的顺序穿过注浆管上的出浆孔,劈开周围水泥石,形成高压注浆体。
[0011]步骤B中所述锚杆杆体为钢绞线或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5~2.0m设置一个隔离架,锚杆自由段涂油并采用塑料护套包裹,与锚固段相交处的塑料护套管密封并用铁丝绑紧。
[0012]步骤D中,一次注浆压力为0.5

1.0MPa,稳压1分钟;步骤F中,二次注浆压力为1.0~2.0MPa,稳压5分钟。
[0013]步骤B中编织袋顶部与钻孔口的距离为2.0~3.0m,注浆管的底部距离钻孔底部的距离为150~250mm。
[0014]步骤B中,出浆孔的直径为3

5mm,间距为800

1000mm。
[0015]所述开合盖与注浆导管的底部相配合的方式为开合盖与注浆导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或转动连接。
[0016]步骤B中,编织袋的堵塞长度(编织袋缠紧后的长度)为0.8~1.0m。
[0017]步骤C中,通过喇叭状漏斗灌注水泥浆进行封孔,水泥浆堵塞长度(编织袋顶部至钻孔口的距离)为2.0~3.0m。
[0018]步骤A中钻孔孔径为100~150mm;清孔时,用弯头钢管通入高压风吹净锚杆固定孔中的石屑及细小石块;检查锚杆固定孔的孔深是否满足要求。
[0019]步骤B中,注浆管的直径为12~25mm,每隔1.0~2.0m用胶带将注浆管与锚杆捆绑。
[0020]步骤D、F中将注浆导管插入注浆管中时先将导管表面涂抹润滑剂以减小摩擦力。
[0021]步骤F中形成锚固段高压注浆体,当高压水泥浆劈开锚固段内的水泥石停止注浆。
[0022]所述编织袋外还设有铁丝。这样编织袋与注浆管、排气管和锚杆缠得更加紧密。
[0023]所述排气管一端设于孔外,另一端设于孔内,距钻孔口4.5

5.0m。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浆导管与注浆管的配合,实现了一次注浆与二次注浆在同一根注浆管中完成,减少了传统注浆两根注浆管进行注浆的材料用量,且解决了二次注浆管底部的开口端和出浆孔用胶带密封,密封性不可靠、一次注浆时二次注浆管浸入浆液的技术问题。另外,由下往上依次注浆,深层注浆效果更好,形成的注浆体更加可靠,锚固力更强。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锚杆注浆示意图;
[0027]图2为注浆导管插入注浆管的示意图;
[0028]图3为注浆导管插入注浆管的左视图;
[0029]图4为注浆管示意图;
[0030]图5为注浆导管示意图;
[0031]图6为开合盖示意图。
[0032]图中各标号对应的名称为:1

注浆管;2

注浆管导;3

排气管;4

封孔水泥浆;5

编制袋;6

锚杆;7

出浆孔;8

开合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以
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4]实施例1
[0035]一种高效锚杆压力注浆系统的注浆方法,所述注浆系统包括注浆管1、排气管3、注浆导2管和开合盖8,所述注浆管1侧壁上全长段设有若干个出浆孔7,出浆孔7的直径为2

3mm,间距为800

1000mm,底部为开口端,所述注浆导管2底部与开合盖8螺纹连接;所述注浆导管2与注浆管1嵌套滑动连接,注浆导管2插入注浆管1中或从注浆管1中拨出;如图1

6所示,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A.确定钻孔位置进行钻孔、清孔;钻孔孔径为100

1500mm;清孔时,用弯头钢管通入高压风吹净锚杆固定孔中的石屑及细小石块,检查锚杆6固定孔的孔深是否满足要求。
[0037]B.锚杆安置、封口:每隔1.0

2.0m用胶带将注浆管1、排气管3和锚杆6捆绑,注浆管1的直径为12~25mm,用编织袋5将注浆管1、排气管3和锚杆6缠紧,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锚杆压力注浆系统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系统包括注浆管(1)、排气管(3)、注浆导管(2)和开合盖(8),注浆管(1)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浆孔,底部为开口端,所述开合盖(8)与注浆导管(2)的底部相配合;所述注浆导管(2)与注浆管(1)嵌套滑动连接,注浆导管(2)插入注浆管(1)中或从注浆管(1)中拨出;所述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钻孔位置进行钻孔、清孔:B.锚杆安置、封口:将注浆管(1)、排气管(3)和锚杆(6)捆绑,用编织袋(5)将注浆管(1)、排气管(3)和锚杆(6)缠紧,插入钻孔中;所述缠紧后的编织袋(5)的直径与钻孔直径相同;C.封孔:在钻孔口处采用水泥浆封孔:编织袋(5)顶端距离钻孔口处填充水泥浆;D.一次注浆:打开开合盖(8),将注浆导管(2)嵌套滑动插入注浆管(1)的底部,向注浆导管(2)中注入水泥浆液,同时缓缓拔出注浆导管(2),向注浆管(1)由下而上注入水泥浆,水泥浆通过出浆孔(7)进入钻孔,当水泥浆从排气管(3)溢出时,停止注浆;E.挤出注浆管内残余水泥:关闭开合盖(8),在注浆导管(2)和开合盖(8)的外表面涂抹润滑剂,再次插入注浆管(1)中,将注浆管(1)内残余的水泥全部挤出并保持位置不变持续一段时间;F.二次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金青潘学刚陈湘生包小华张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