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13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4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物腔室层,培养物腔室层包括用于容纳培养物的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培养物加样通道,培养物加样通道与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连通,培养物能够通过培养物加样通道进入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以及培养液通道,培养液通道与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连通,培养液通道用于更新培养物腔室中的培养液。本申请的培养装置具备相互独立的培养物加样通道以及培养液通道。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独立的通道向培养物腔室输送或更新培养液以及培养物,可以有效避免换液工序对培养物造成影响。并且通过培养物加样通道和培养液通道可以向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同时进行加样和换液,也减少了换液的繁琐工序。序。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装置


[0001]本说明书涉及细胞培养
,特别涉及一种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培养物的培养过程中,培养物的加样、培养液加样或更新交换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些情况下,在培养物培养完成后,可能需要向培养物腔室中加入其他物质(例如,药物筛选中,需要加入待筛选的药物)。目前,培养物的加样、培养液或其他物质的加样及更新通常需要逐孔进行,效率低下。此外,在进行培养液或其他物质的加样、更新交换时可能会对培养物造成影响。例如,培养物可能会随着培养液的更新而流失。另一方面,现有培养物腔室多用致密材料构成,该材料不可透过任何物质,培养物腔室内外的物质无法进行交换,不利于培养物的自动化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物腔室层,所述培养物腔室层包括用于容纳培养物的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培养物加样通道,所述培养物加样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连通,所述培养物能够通过所述培养物加样通道进入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以及培养液通道,所述培养液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连通,所述培养液通道用于更新所述培养物腔室中的培养液。
附图说明
[0004]本申请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0005]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0006]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07]图3是图2中所示的培养装置被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进出通道和培养物腔室层的俯视图;
[0009]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和培养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7是图6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和培养液通道的下视图;
[0012]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和设置在培养物腔室层上表面的培养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和设置在培养物腔室层下表面的培养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10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和开设在培养物腔室层内部的培养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11是图10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的结构剖面图;
[0016]图1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3是图12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的结构剖面图;
[0018]图1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下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下密封盖的侧视图;
[0020]图16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7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8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9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将多孔膜与培养板进行装配的示意图;
[0024]图2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多孔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1是图20所示的多孔膜支架与多孔膜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另一种多孔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被装配后的示意图;
[0028]图2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9]图2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物腔室层的侧面图;
[0031]图27是图26的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2]图2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包含多个培养液子容纳腔的培养液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9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包含多个培养液子容纳腔的培养液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包含多个培养液子容纳腔的培养液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0036]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培养是指在培养物腔室中模拟特定环境(例如,人体内或动物体内环境、无菌环境、具有特定温度的环境、具有特定酸碱度的环境、符合一定营养条件的环境等),使培养物(例如,培养细胞)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培养物(如培养的样本)放在培养物腔室中,并向培养物腔室中
加入供给养分的培养液,培养物可以通过吸收培养液中的养分进行繁殖、生长。
[0038]培养物可以理解为被培养的对象。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可以包括用于细胞培养的细胞样本,也可称之为培养细胞。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可以与基质胶混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可以由细胞与基质胶混合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可以是单个细胞与基质胶混合,也可以是多个细胞与基质胶混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细胞可以是分散的多个细胞,也可以是细胞团。在一些实施例中,细胞团可以包括由多个细胞直接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球,也即由多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团状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可以由三维细胞与基质胶混合而成。三维细胞是指三维细胞培养的产物,例如,类器官。示例性的类器官可以包括脑类器官、结肠类器官、肝类器官、肿瘤类器官、胃类器官等
[0039]培养液指提供培养物生长繁殖所需营养的物质,其可以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培养物进行加样以及对培养液进行加样或更新。培养物的加样以及培养液加样或更新的效率直接影响培养效率。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需要将培养物分成若干组并形成对照组进行研究。例如,在药物筛选研究中,可以通过分析细胞对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物的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物腔室层,所述培养物腔室层包括用于容纳培养物的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培养物加样通道,所述培养物加样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连通,所述培养物能够通过所述培养物加样通道进入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以及培养液通道,所述培养液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连通,所述培养液通道用于更新所述培养物腔室中的培养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物加样通道和所述培养液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相对所述培养物腔室层独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物加样通道包括加样板和开设在所述加样板上的培养物进出通道,所述培养物进出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通道包括:用于输入培养液的培养液进口;用于排出培养液的培养液出口;以及培养液更新通道,所述培养液更新通道用于将经由所述培养液进口输入的培养液输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包括至少两组培养物腔室,每组培养物腔室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培养物腔室;所述培养液通道包括至少两条培养液子通道,所述每条培养液子通道与所述至少两组培养物腔室中的一组培养物腔室对应,所述每条培养液子通道包括培养液子进口、培养液子出口和培养液子更新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出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具有第一连接处,所述培养液更新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具有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中的至少一个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培养物组成单元的尺寸。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出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具有第一连接处;所述培养液更新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物腔室具有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截留所述培养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