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电率、抗弯折的铜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89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导电率、抗弯折的铜母线,涉及铜排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铜母线主体,铜母线主体包括黄铜层、紫铜层和抗弯折加强筋,黄铜层包裹在紫铜层的外部,紫铜层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抗弯折加强筋,并且两根抗弯折加强筋在紫铜层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黄铜层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上倒三角槽,黄铜层的下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下倒三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黄铜层和紫铜层,并且使黄铜层包括在紫铜层的外部,紫铜层相较于黄铜层具有更高的导电率,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的导电率,通过在紫铜层内设置抗弯折加强筋能够增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本实用性具备较强的抗弯折能力。强的抗弯折能力。强的抗弯折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电率、抗弯折的铜母线


[0001]本技术属于铜排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导电率、抗弯折的铜母线。

技术介绍

[0002]铜母线是铜加工材中的一个主要品种,铜母线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优良的抗腐蚀性、电镀性、钎焊性,美观漂亮的金属光泽及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等,因此用它制作的各种输变电、电器装备等在电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铜母线产量和消费量也大幅度提高,同时对铜母线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现有的铜母线大多为黄铜材质,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而锌的导电率相较于铜较差,导致现有的铜母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电流的损耗,而损耗的电流大多以热能散出,又导致现有的铜母线常常因温度过高而出现电力故障,除此之外,现有的铜母线也存在着抗弯折效果差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断裂,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铜母线进行重新设计,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电率、抗弯折的铜母线,通过设置黄铜层、紫铜层和抗弯折加强筋,黄铜层整体将紫铜层包裹在内部,这样可使得整个铜母线表面更加耐磨,同时又因紫铜层的存在而使得整个铜母线的导电率更高,通过在紫铜层内设置两条抗弯折加强筋,可增强整个铜母线的抗弯折能力,减少铜母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断裂的风险,提高铜母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铜母线导电率低,并且容易被折断的问题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高导电率、抗弯折的铜母线,包括铜母线主体,所述铜母线主体包括黄铜层、紫铜层和抗弯折加强筋,所述黄铜层包裹在紫铜层的外部,所述紫铜层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抗弯折加强筋,并且两根抗弯折加强筋在紫铜层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黄铜层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上倒三角槽,所述黄铜层的下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下倒三角槽,所述黄铜层的上端面在相邻两个上倒三角槽之间开设有上散热孔,所述黄铜层的下端面在相邻两个下倒三角槽之间开设有下散热孔,所述黄铜层的内上壁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上限位凸起,所述黄铜层的内下壁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下限位凸起,所述黄铜层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侧限位凸起,所述紫铜层的上端面等间距开设有与多个上限位凸起相匹配的上限位卡槽,所述紫铜层的下端面等间距开设有与多个下限位凸起相匹配的下限位卡槽,所述紫铜层的两侧开设有与侧限位凸起相匹配的侧限位卡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凸起与上倒三角槽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下限位凸起与下倒三角槽上下对应设置,这样对应设置可避免三角槽处的黄铜层厚度过薄造成黄铜层整体结构不稳定,有助于保持黄铜层结构的整体稳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散热孔贯穿于黄铜层的上层内外两端,所述下散热孔贯穿于黄铜层的下层内外两端,这样设置散热孔可方便紫铜层通过散热孔快速散热,有助于提高铜
母线的散热效率。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倒三角槽贯穿于铜母线主体的前后两端,所述下倒三角槽贯穿于铜母线主体的前后两端,这样设置的倒三角槽既能够增大黄铜层的散热面积,同时又能够使得散气能够通过倒三角槽的两端散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黄铜层与紫铜层的厚度之比为2:5,两个所述抗弯折加强筋之间的间距与紫铜层宽度之比为3:4,这样设置黄铜层和紫铜层既能够保证铜母线具备耐磨性又能够具备较高的导电率。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散热孔的孔径和下散热孔的孔径大小相等,并且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的直径均为5mm

8mm之间,这样设置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的直径使得散热孔既能够发挥散热作用,又不容易受到外部杂物的阻塞。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黄铜层和紫铜层,黄铜层整体包裹在紫铜层的外部,起到增加整个铜母线结构强度的作用,并且使得铜母线表面更加耐磨,而紫铜层具有比黄铜层更高的导电率,相比现有的全黄铜材质的铜母线,具有更高的导电率,解决了现有的铜母线导电率低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抗弯折加强筋,抗弯折加强筋设置在紫铜层的内部两侧,当铜母线受到外界挤压时,两个抗弯折加强筋能够增强铜母线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铜母线的承受能力更强,不易被挤压折断,解决了现有的铜母线结构强度低,容易被折断,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横剖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铜母线主体;101、黄铜层;1011、上散热孔;1012、下散热孔; 1013、上倒三角槽;1014、下倒三角槽;1015、上限位凸起;1016、下限位凸起;1017、侧限位凸起;102、紫铜层;1021、上限位卡槽;1022、下限位卡槽;1023、侧限位卡槽;103、抗弯折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导电率、抗弯折的铜母线,包括铜母线主体1,铜母线主体1包括黄铜层101、紫铜层102和抗弯折加强筋103,黄铜层101包裹在紫铜层102的外部,紫铜层102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抗弯折加强筋103,并且两根抗弯折加强筋103在紫铜层102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黄铜层101与紫铜层102的厚度之比为2:5,两个抗弯折加强筋103之间的间距与紫铜层102宽度之比为3:4,使用时,设置在紫铜层102内部的两根抗弯折加强筋103贯穿于铜母线,并且抗弯折加强筋103 为不锈钢棒制作而成,能够大大增强整个铜母线主体1的结构强度,使得铜母线主体1能够承受较大压力而不出现弯折,提高铜母线的使用寿命。
[0023]请参阅图1

3所示,黄铜层101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上倒三角槽 1013,黄铜层101的下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下倒三角槽1014,上倒三角槽 1013贯穿于铜母线主体1的前后两端,下倒三角槽1014贯穿于铜母线主体 1的前后两端,黄铜层101的上端面在相邻两个上倒三角槽1013之间开设有上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电率、抗弯折的铜母线,包括铜母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母线主体(1)包括黄铜层(101)、紫铜层(102)和抗弯折加强筋(103),所述黄铜层(101)包裹在紫铜层(102)的外部,所述紫铜层(102)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抗弯折加强筋(103),并且两根抗弯折加强筋(103)在紫铜层(102)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黄铜层(101)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上倒三角槽(1013),所述黄铜层(101)的下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下倒三角槽(1014),所述黄铜层(101)的上端面在相邻两个上倒三角槽(1013)之间开设有上散热孔(1011),所述黄铜层(101)的下端面在相邻两个下倒三角槽(1014)之间开设有下散热孔(1012),所述黄铜层(101)的内上壁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上限位凸起(1015),所述黄铜层(101)的内下壁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下限位凸起(1016),所述黄铜层(101)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侧限位凸起(1017),所述紫铜层(102)的上端面等间距开设有与多个上限位凸起(1015)相匹配的上限位卡槽(1021),所述紫铜层(102)的下端面等间距开设有与多个下限位凸起(1016)相匹配的下限位卡槽(1022),所述紫铜层(102)的两侧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钢兴王南陈椋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