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68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所述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最底段为开设有门洞的门洞段,其特征在于:紧贴该门洞处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衔接设置的过渡段、支撑段和门槛段,所述过渡段的顶面与所述门洞段的顶面齐平,所述门槛段的底面与所述门洞段的底面齐平,且所述过渡段、支撑段和门槛段三者合围形成闭合结构,增强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该结构既可以弥补门洞段由于开洞造成的强度和刚度损失,又可以将风机荷载合理地传递至风机基础。础。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陆上风电混凝土塔筒
,具体涉及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低风速区的风力资源,风力发电机组呈现出高空化和大功率化的发展趋势。钢

混凝土混合式塔架(简称“混塔”)综合利用了混凝土塔筒的刚度优势以及钢塔筒的快速施工优势,在未来补贴退坡的平价陆上风电市场下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存在实际工程应用的混塔型式众多,其中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塔为主流混塔结构型式之一,各混凝土塔筒管片环向拼接成整环后竖向逐段吊装形成整体。混塔底部设置门洞,便于人员、设备进出,然而门洞段由于开洞造成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损失以及风机运行动态荷载在该处的传力路径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0004]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该结构既可以弥补门洞段由于开洞造成的强度和刚度损失,又可以将风机荷载合理地传递至风机基础。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所述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最底段为开设有门洞的门洞段,其特征在于:紧贴该门洞处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衔接设置的过渡段、支撑段和门槛段,所述过渡段的顶面与所述门洞段的顶面齐平,所述门槛段的底面与所述门洞段的底面齐平,且所述过渡段、支撑段和门槛段三者合围形成闭合结构,增强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段为楔形体,其下端延伸至门拱边缘,过渡段与支撑段之间平滑连接,使应力得以平稳传递。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段为紧贴门洞两侧的加强柱,加强柱底面与门洞段底面齐平,且与风机基础接触,上部荷载可通过支撑段传递至风机基础。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段截面沿高度方向下大上小,保证荷载顺利传递至风机基础。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门洞中心线与较近竖缝的水平夹角为22.5
°
,与较远竖缝的水平夹角为67.5
°
,当门洞段上方的第二段混凝土塔筒错缝45
°
与门洞段竖向拼接时,第二段混凝土塔筒的竖缝不会出现在门洞的正上方。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结构整体以门洞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门槛段的上表面与门洞底面齐平,下表面与门洞段底面齐平。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段与门洞段的夹角处设置有预应力钢绞线。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段、支撑段和门槛段按照梁柱形式进行配筋以提高门洞段的局部承载能力。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由过渡段、支撑段和门槛段组成,风机荷载通过塔身向下传递,当应力流到达门洞顶部时,经由门洞加强结构上方的过渡段、两侧支撑段和底部门槛段传递到风机基础,荷载传递路径明确、过渡自然。
[0018]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其补强结构的体积近似等于开洞体积,弥补了门洞段由于开洞造成的强度和刚度损失,使其满足抗压要求。
[0019]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门槛段与过渡段和支撑段共同组成一个闭合结构,增强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门洞处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a

a向剖面图;
[0023]图4是图2中b

b向剖面图;
[0024]图5是图2中c

c向剖面图;
[0025]图6是图2中d

d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7]如图1所示,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段由四片组成,所述的门洞加强结构位于门洞片1,门洞片1与其他三片四分之一管片2、3、4分别通过竖缝5环向拼接成门洞段。门洞中心线6与较近竖缝的水平夹角为22.5
°
,与较远竖缝的水平夹角为67.5
°
,当门洞段上方的第二段混凝土塔筒错缝45
°
与门洞段竖向拼接时,第二段混凝土塔筒的竖缝不会出现在门洞的正上方。
[0028]如图2所示,所述的门洞加强结构从上至下分为过渡段7、支撑段8和门槛段9。所述过渡段7为楔形体,过渡段7上端与门洞段顶面即a

a剖面齐平,下端延伸至门拱的边缘即b

b剖面,过渡段7与支撑段8之间平滑连接,使应力得以平稳传递。门槛段9上端与门洞底面即c

c剖面齐平,下端与门洞段底面即d

d剖面齐平。支撑段8关于门洞中心线6对称布置,将过渡段7和门槛段9连接成一个整体,共同组成一个闭合结构,增强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且所
述过渡段、支撑段和门槛段按照梁柱形式进行配筋以提高门洞段的局部承载能力。风机荷载通过塔身向下传递时,应力经由门洞上方过渡段和两侧支撑段,最终传递至风机基础。
[0029]其中,所述支撑段8为紧贴门洞两侧的加强柱,加强柱底面与门洞段底面齐平,且与风机基础接触,上部荷载可通过支撑段传递至风机基础。且所述加强柱截面沿高度方向下大上小,保证荷载顺利传递至风机基础。
[0030]其中,加强结构的体积近似等于开洞体积,弥补了门洞段由于开洞造成的强度和刚度损失,使其满足抗压要求。
[0031]如图3

6所示,为所述门洞加强结构在a

a、b

b、c

c、d

d剖面图,阴影代表门洞片1。门洞中心线6与较近竖缝的水平夹角为22.5
°
,与较远竖缝的水平夹角为67.5
°
。预应力钢绞线10沿门洞段的内壁周向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所述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最底段为开设有门洞的门洞段,其特征在于:紧贴该门洞处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衔接设置的过渡段、支撑段和门槛段,所述过渡段的顶面与所述门洞段的顶面齐平,所述门槛段的底面与所述门洞段的底面齐平,且所述过渡段、支撑段和门槛段三者合围形成闭合结构,增强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为楔形体,其下端延伸至门拱边缘,过渡段与支撑段之间平滑连接,使应力得以平稳传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为紧贴门洞两侧的加强柱,加强柱底面与门洞段底面齐平,且与风机基础接触,上部荷载可通过支撑段传递至风机基础。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分片预制混凝土塔筒门洞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截面沿高度方向下大上小,保证荷载顺利传递至风机基础。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子腾宗志伟刘振东李天昊张栋梁孙杏建汤群益陈金军袁中帅付坤王飞薛竣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