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52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包括尖劈墙和尖劈门,尖劈门包括门框、常开门扇和常闭门扇,门框固定在尖劈墙的门洞中,常开门扇的内侧面安装有常开门扇尖劈,常闭门扇的内侧面安装有常闭门扇尖劈;常开门扇和常闭门扇分别通过第一铰链机构和第二铰链机构连接门框;常开门扇尖劈和与其相邻的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使得在常开门扇打开时,常开门扇尖劈与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的凸部和凹部相互对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无需破坏消声室于尖劈门附近的声场环境的情况下,减小了常开门扇和常闭门扇开启时对消声室室内空间的占用和干涉,以避免影响消声室内的工装布置。消声室内的工装布置。消声室内的工装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尖劈门,具体的说是一种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GB/T7725房间空气调节器产品使用性能测试标准要求,噪声限值测试需在干球温度

25~55℃,湿球温度40~95%的模拟使用工况环境的消声室中进行测试,在现有情况中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0003]其一,为保证消声室自由场的完整性,避免隔声门表面的声反射而破坏自由声场,常配置吸声性能与室内环境相同的尖劈门。但由于门体厚度大,现有尖劈门通常设立如图1所示的独立于门体的立式转轴,特别在双开门中,在尖劈门启闭过程中,会占用较大的室内空间,对较小型消声室和自由场空间干涉较大,甚至会影响工装的布置;独立的垂直转轴不仅造成门体安装调试的困难,而且机构相对复杂,立柱较粗,从而形成声反射,破坏附近的声场环境;
[0004]其二,另一种设计如图2所示,则是将门轴安装于尖劈门框架外侧,不论是子母门还是常规尺寸双开尖劈门,门扇开启时,需要占据门体两侧较大空间,因此该门无法安装在实验室角落位,从而影响室内空间的整体布局;由于尖劈门开启位置影响,门体接触位置采用圆弧形设计,使安装到尖劈门上的尖劈形状不规则,既增加了设计加工安装难度,又影响尖劈门的美观度;在先开启门扇开启时,由于后开启扇密封位探出尺寸较大,给予人进入时的压抑感和开启过程中的拉手的摩擦碰撞风险。
[0005]其三,尖劈门由于门体厚度大,门体及门框难以密封,因此尖劈门通常仅有吸声性能,而隔声性能较差甚至没有隔声性能,需要重新配置两道同向开启隔声门,因此需要做声闸或大小门,使通过尺寸变小,经济性较差;
[0006]其四,空气调节器在进行低温高湿工况噪声测试时,特别是0℃以下,门经常会被冻结,难以开启,不得不重新提升室内温度,等待门体密封处融解,造成能源和时间的消耗,甚至需要暴力开启才行,从而造成门体损坏;
[0007]其五,对于低温环境,门的隔热保温处理对于房间漏热和节能起到很大作用,目前尖劈门门体未加装保温层,门体周边隔声密封材料的保温性能也较差,导致漏热比较严重,首先影响环境工况,工况稳定时间长,造成能源和时间的消耗;其次致使外层隔声门内侧形成凝露甚至结冰,长期处于冻融环境下使门体表面处理层容易损坏,从而影响门的使用寿命;
[0008]其六,在装有聚氨酯保温层的墙面,无法直接安装尖劈挂槽,再加之尖劈挂槽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仅依靠固定挂架的膨胀螺丝加装垫片进行调平,在墙面或顶棚墙面平整度偏差超过10mm时,调平非常繁琐和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
[0010]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包括尖劈墙和尖劈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劈门包括门框、常开门扇和常闭门扇,所述门框固定在所述尖劈墙的门洞中,所述常开门扇的内侧面安装有常开门扇尖劈,所述常闭门扇的内侧面安装有常闭门扇尖劈;
[0012]所述常开门扇的近轴边通过第一铰链机构连接所述门框的第一框边,所述常闭门扇的近轴边通过第二铰链机构连接所述门框的第二框边;
[0013]并且,所述常开门扇尖劈和与其相邻的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使得在所述常开门扇打开时,所述常开门扇尖劈与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的凸部和凹部相互对插。例如:图3中,常开门扇尖劈的凸部与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的凹部对插,常开门扇尖劈的凹部与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的凸部对插。
[0014]从而,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无需破坏消声室于尖劈门附近的声场环境的情况下,减小了常开门扇和常闭门扇开启时对消声室室内空间的占用和干涉,以避免影响消声室内的工装布置。
[0015]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门洞位于消声室的角落位置,即:所述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所在的墙面不平行于所述门洞所在的门洞墙面;
[0016]所述第一铰链机构为直接安装在所述门框内侧的铰链,所述第二铰链机构为框架铰链机构,该框架铰链机构包括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门框内侧面上的门框框架和一端垂直固定在常闭门扇内侧面上的门扇框架,且所述门框框架和门扇框架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从而,能够将尖劈门布置在消声室的角落位置,进一步的减小了常开门扇和常闭门扇开启时对消声室室内空间的干涉,以进一步减小对消声室室内空间整体布局的影响。
[0017]优选的:所述尖劈门为常开门扇较宽、常闭门扇较窄的子母门。从而,在待测样品较小的大部分时间内,仅需开启常开门扇即可,仅在待测样品无法仅经由常开门扇通过时才开启常闭门扇,使得常闭门扇的开启频率低,不会对消声室室内活动工装的安装造成过多干涉。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常开门扇和常闭门扇的中空内腔均通过两块隔声钢板由内至外的依次分隔为保温密封腔、空气层和吸声密封腔,所述门框的中空内腔和保温密封腔中均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吸声密封腔中填充有吸声材料;其中,所述保温材料优选采用聚氨酯保温材发泡而成。
[0019]所述门框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均固定有三阶台阶件,所述常开门扇的近轴边和常闭门扇的近轴边分别对应该两个三阶台阶件设有三阶台阶结构,所述常开门扇的远轴边和常闭门扇的远轴边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三阶台阶件和三阶台阶结构,其中,可以是图4所示的常开门扇的远轴边设置三阶台阶结构,常闭门扇的远轴边设置三阶台阶件,但反之也可;并且,所述三阶台阶结构的第一级台阶和第二级台阶对应于所述保温密封腔,所述三阶台阶结构的第三级台阶对应于所述空气层和吸声密封腔;所述三阶台阶件的中空内腔中填充有吸声材料;
[0020]每一个所述三阶台阶件与对应的三阶台阶结构之间均形成三阶梯密封结构,即:所述三阶台阶件的每一级台阶上均固定有密封件,在所述常开门扇和常闭门扇关闭时,所述三阶台阶件的每一级台阶均将其上的密封件压紧到相应三阶台阶结构的同级台阶上(参见图4)。
[0021]从而,在常开门扇和常闭门扇关闭时,尖劈门能够同时具备优秀的吸声性能、良好的隔声性能和保温性能,以在较简单的生产工艺和较低的成本下,解决了现有尖劈门不能同时具备该三种性能的问题,经试验,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在干球温度

25~55℃,湿球温度40~95%的宽工况环境消声室中长期稳定使用。
[0022]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在所述三阶台阶件的台阶上依次层叠粘贴的底胶、柔性三元乙丙橡胶条和磁吸条。从而,利用柔性三元乙丙橡胶条起到弹性密封作用,并利用磁吸条的磁力吸附在三阶台阶结构的同级台阶上,使得柔性三元乙丙橡胶条更为贴合的填充在密封件与三阶台阶结构之间的缝隙中,以使得密封件和三阶台阶结构之间更为密封,进一步增强了尖劈门的隔声性能和保温性能。
[0023]优选的:所述三阶台阶件内固定有铝制传热件,该铝制传热件的传热槽在所述三阶台阶件的第一级台阶表面或第二级台阶表面露出,所述传热槽内安装有电伴热带,所述传热槽活动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包括尖劈墙和尖劈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劈门包括门框(1)、常开门扇(2)和常闭门扇(3),所述门框(1)固定在所述尖劈墙的门洞(9a)中,所述常开门扇(2)的内侧面安装有常开门扇尖劈(4),所述常闭门扇(3)的内侧面安装有常闭门扇尖劈(5);所述常开门扇(2)的近轴边通过第一铰链机构(6)连接所述门框(1)的第一框边,所述常闭门扇(3)的近轴边通过第二铰链机构(7)连接所述门框(1)的第二框边;并且,所述常开门扇尖劈(4)和与其相邻的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8

1)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使得在所述常开门扇(2)打开时,所述常开门扇尖劈(4)与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8

1)的凸部和凹部相互对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洞(9a)位于消声室的角落位置,即:所述常开门旁侧墙面尖劈(8

1)所在的墙面(9

2)不平行于所述门洞(9a)所在的门洞墙面(9

1);所述第一铰链机构(6)为直接安装在所述门框(1)内侧的铰链,所述第二铰链机构(7)为框架铰链机构,该框架铰链机构包括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门框(1)内侧面上的门框框架(7

1)和一端垂直固定在常闭门扇(3)内侧面上的门扇框架(7

2),且所述门框框架(7

1)和门扇框架(7

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7

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劈门为常开门扇(2)较宽、常闭门扇(3)较窄的子母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门扇(2)和常闭门扇(3)的中空内腔均通过两块隔声钢板由内至外的依次分隔为保温密封腔(a)、空气层(b)和吸声密封腔(c),所述门框(1)的中空内腔和保温密封腔(a)中均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吸声密封腔(c)中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门框(1)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均固定有三阶台阶件(10),所述常开门扇(2)的近轴边和常闭门扇(3)的近轴边分别对应该两个三阶台阶件(10)设有三阶台阶结构(d),所述常开门扇(2)的远轴边和常闭门扇(3)的远轴边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三阶台阶件(10)和三阶台阶结构(d);并且,所述三阶台阶结构(d)的第一级台阶(d1)和第二级台阶(d2)对应于所述保温密封腔(a),所述三阶台阶结构(d)的第三级台阶(d3)对应于所述空气层(b)和吸声密封腔(c);所述三阶台阶件(10)的中空内腔中填充有吸声材料;每一个所述三阶台阶件(10)与对应的三阶台阶结构(d)之间均形成三阶梯密封结构,即:所述三阶台阶件(10)的每一级台阶上均固定有密封件(11),在所述常开门扇(2)和常闭门扇(3)关闭时,所述三阶台阶件(10)的每一级台阶均将其上的密封件(11)压紧到相应三阶台阶结构(d)的同级台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1)包括在所述三阶台阶件(10)的台阶上依次层叠粘贴的底胶(11

1)、柔性三元乙丙橡胶条(11

2)和磁吸条(11

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环境工况消声室用子母吸隔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阶台阶件(10)内固定有铝制传热件(10

1),该铝制传热件(10

1)的传热槽(10

1a)在所述三阶台阶件(10)的第一级台阶表面或第二级台阶表面露出,所述传热槽(10

1a)内安装有电伴热带(10

2),所述传热槽(10

1a)活动盖合有铝制传热盖(10

3);并且,所述电伴热带(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肖向前刘志恒黄曦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