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脉冲驱动SnO2‑
Pd敏感材料的CO气体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脉冲驱动SnO2‑
Pd敏感材料的CO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能源的大量使用,如煤炭、天然气、石油等燃烧带来的有毒有害气体,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CO是一种对血液与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空气中的CO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二价铁的呼吸酶结合,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的解析与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美国卫生部门把碳氧血红蛋白不超过2%作为制定空气中的CO限值标准的依据。考虑到老人、儿童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安全,中国环境卫生部门规定:空气中的CO的日平均浓度不得超过1毫克/立方米(0.8ppm);一次测定最高容许浓度为3毫克/立方米(2.4ppm)。由此可见,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脉冲驱动SnO2‑
Pd敏感材料的CO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由外表面带有平行、环状且彼此分立的两条金电极的陶瓷管衬底,涂覆在陶瓷管外表面和金电极上的纳米线状SnO2‑
Pd敏感材料,置于陶瓷管内的镍铬加热线圈,双脉冲驱动直流电流源,电阻测量表和上位机组成;通过铂丝导线将陶瓷管的两条金电极和镍铬加热线圈焊接在旁热式六角管座上;其中,纳米线状SnO2‑
Pd敏感材料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1)将0.4~0.5g Sncl2·
2H2O溶解在10mL二甲基甲酰胺与质量分数95%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搅拌15~30min,然后加入0.015~0.03g PdCl2与0.5~1.5g聚乙烯吡咯烷酮再搅拌5~6h;(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静电纺丝采用19G针头,电压为10~20KV,前驱液从针头中流出的速度由注射泵控制在0.02~0.04ml/min,针头距离收集滚轮15~20cm,滚轮转速500~1000转/min,滚轮上贴有锡箔纸,滚轮转动收集2~3h,在锡箔纸上得到电纺产物;(3)纺丝结束后,将得到的产物在400~600℃下煅烧1.5~3.0h,制备得到纳米线状SnO2‑
Pd敏感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脉冲驱动SnO2‑
Pd敏感材料的CO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Al2O3陶瓷管的内径为0.6~0.8mm,外径为1.0~1.5mm,长度为4~5mm;单个金电极的宽度为0.4~0.5mm,两条金电极的间距为0.5~0.6mm;金电极上引出铂丝导线,其长度为4~6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脉冲驱动Sn...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