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41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下段设置有出油阀,且储油罐的上段设置有进油阀,所述进油阀的一端设置有排油管,所述储油罐的整体外壁套接有保温机构,且储油罐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搬运机构,所述进油阀与排油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通过设置的搬运机构,便于对储油罐的搬运,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且通过设置的保温机构,保温材料可采用保温棉作为基材,保温棉具备柔软、耐屈绕、耐寒、耐热、阻燃、防水、导热系数低、减震、吸音等优良性能,进一步提高储油罐的使用性能,又通过设置的连接机构,间接的节省了人力,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滤油机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

技术介绍

[0002]真空净油机又称真空高效滤油机,滤油机,净油机,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工作噪音低、连续工作时间长、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等特点,目前市场上的滤油机一般包括真空加热罐精滤器、冷凝器、初滤器、水箱、真空泵、排油泵以及电气柜,其工作原理是真空泵将真空罐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外界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过有入口管道进入初滤器,清除较大的颗粒,然后进入加热罐内,经过加热等40~75℃的油通过自动油漂阀,此阀是自动控制进入真空罐内的油量进出平衡,经过加热后的油液通过喷翼飞快旋转将油分离成半雾状,油中的水份急速蒸发成水蒸气并连续被真空泵吸入冷凝器内,进入冷凝器的水蒸气经冷却后再返原成水放出,在真空加热罐内的油液,被排油泵排入精滤器通过滤油纸或滤芯将微粒杂质过滤出来,从而完成真空滤油机迅速除去油中杂质、水份、气体的全过程,使洁净的油从出油处排出机外,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真空滤油机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振动的存在会使得真空滤油机在工作时发生位置变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来保证真空滤油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开号为CN201920571299.4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真空滤油机,对真空滤油机进行了公开,其中不足之处在于未对净油存储作出进一步限定以及优化建议,在滤油机的使用过程中,经排油泵排出的滤油须人工进行搬运、存储等处理,因机油的材质使然,针对存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具备便于搬运、利于拆卸、高效存储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下段设置有出油阀,且储油罐的上段设置有进油阀,所述进油阀的一端设置有排油管,所述储油罐的整体外壁套接有保温机构,且储油罐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搬运机构,所述进油阀与排油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储油罐与出油阀、进油阀为一个整体,所述进油阀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排油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油罐的下端外表面与搬运机构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推把、安装槽、安装螺柱、气缸、固定底座、万向轮。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与储油罐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把位于固定底座的后端外表面且与之焊接,四个所述万向轮基于固定底座下端外表面的中心
矩形阵列且均与之固定连接,四个安装槽均开设于固定底座的下端外表面且基于其下端外表面的中心矩形阵列,且四个安装槽分别位于四个万向轮的相对内侧,四个所述安装螺柱分别于四个气缸的上端固定连接,且四个所述安装螺柱均分别与四个安装槽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第一阀孔、视镜孔、保温套、拉链、保温材料与第二阀孔。
[0012]优选的,所述保温套整体结构与储油罐的结构相契合,所述第一阀孔、视镜孔开设于保温套的上段,且第一阀孔位于视镜孔的一侧,所述第二阀孔开设于保温套的下段,所述拉链开设于保温套的前端外表面,且保温套整体基于拉链开合,所述保温材料填充于保温套的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内管、夹套、凸点与锁紧螺杆。
[0014]优选的,所述内管位于进油阀的一端,且内管为进油阀的一部分,所述排油管的内径略大于内管的外径,且排油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夹套整体与排油管的结构相契合,且夹套于排油管的外壁滑动,多个所述凸点基于夹套的几何中心环形阵列于其内壁,多个所述凸点与夹套为一个整体,所述锁紧螺杆贯穿于夹套的两端且均与之螺纹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通过设置的搬运机构,须对储油罐使用时,人们通过施力于推把,来控制固定底座基于四个万向轮活动,万向轮为可锁止的万向轮,此结构为本申请中的现有结构,并非本申请的技术要点,在此,申请人不对万向轮的具体结构进行赘述,待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控制四个气缸同步运作,待四个气缸伸缩至与放置面相贴,即实现稳固效果,所述搬运机构便于对储油罐的搬运,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0018]2、该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通过设置的保温机构,在对保温机构安装时,将保温套整体基于拉链展开,而后基于储油罐将第一阀孔、视镜孔与第二阀孔对准套接,而后闭合拉链,即实现对保温机构的安装,保温材料可采用保温棉作为基材,保温棉具备柔软、耐屈绕、耐寒、耐热、阻燃、防水、导热系数低、减震、吸音等优良性能,进一步提高储油罐的使用性能。
[0019]3、该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通过设置的连接机构,待净油收集完毕后,将排油管基于连接机构由进油阀拆卸,在对排油管的拆装过程中,拧动锁紧螺杆于夹套的两端,即实现对夹套的松紧度调节,进而实现对排油管的拆装,凸点用于增大排油管与夹套之间的摩擦,有效的提高固定效果,间接的避免了净油泄露,所述连接机构的结构简单,利于拆装,间接的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中搬运机构的正视剖析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中保温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中连接机构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5]图中:1、储油罐;2、出油阀;3、进油阀;4、排油管;5、搬运机构;6、保温机构;7、连接机构;501、推把;502、安装槽;503、安装螺柱;504、气缸;505、固定底座;506、万向轮;601、第一阀孔;602、视镜孔;603、保温套;604、拉链;605、保温材料;606、第二阀孔;701、内管;702、夹套;703、凸点;704、锁紧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7]具体实施例一
[0028]本实施例是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
[0029]如图1

5所示,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包括储油罐1,储油罐1的下段设置有出油阀2,且储油罐1的上段设置有进油阀3,进油阀3的一端设置有排油管4,储油罐1的整体外壁套接有保温机构6,且储油罐1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包括储油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1)的下段设置有出油阀(2),且储油罐(1)的上段设置有进油阀(3),所述进油阀(3)的一端设置有排油管(4),所述储油罐(1)的整体外壁套接有保温机构(6),且储油罐(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搬运机构(5),所述进油阀(3)与排油管(4)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1)与出油阀(2)、进油阀(3)为一个整体,所述进油阀(3)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7)与排油管(4)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油罐(1)的下端外表面与搬运机构(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5)包括推把(501)、安装槽(502)、安装螺柱(503)、气缸(504)、固定底座(505)、万向轮(5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滤油机的出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505)的上端外表面与储油罐(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把(501)位于固定底座(505)的后端外表面且与之焊接,四个所述万向轮(506)基于固定底座(505)下端外表面的中心矩形阵列且均与之固定连接,四个安装槽(502)均开设于固定底座(505)的下端外表面且基于其下端外表面的中心矩形阵列,且四个安装槽(502)分别位于四个万向轮(506)的相对内侧,四个所述安装螺柱(503)分别于四个气缸(504)的上端固定连接,且四个所述安装螺柱(503)均分别与四个安装槽(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尤龙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宏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