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及混棉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440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及混棉设备。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包括:混棉箱体,配置有混棉空间、与所述混棉空间连通且间隔分布的进棉口、出棉口及排尘口,所述进棉口和出棉口位于所述混棉箱体的底部,所述除尘口位于所述混棉箱体的顶部并与所述进棉口相对设置。调节板组件,固连于所述混棉箱体的底部并朝向顶部方向延伸,位于所述混棉空间内,用于将所述进棉口和所述出棉口分隔开,所述调节板组件与所述混棉箱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棉口的进棉通道以及与所述出棉口连通的出棉通道。过滤组件,固连于所述混棉箱体且位于所述混棉空间内,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进棉通道的延伸方向且覆盖所述排尘口。所述排尘口。所述排尘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及混棉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及混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混棉工序之前需要将棉类原料进行筛选,以分离出棉絮并且避免棉絮产生棉结,同时在筛选棉絮过程中需要及时排出棉类远离中所蕴含的杂质。然而,现有的给棉装置无法有效分离棉絮及杂质,导致棉絮的质量差,影响后道工序的加工质量,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及混棉设备。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其包括:
[0006]混棉箱体,配置有混棉空间、与所述混棉空间连通且间隔分布的进棉口、出棉口及排尘口,所述进棉口和出棉口位于所述混棉箱体的底部,所述除尘口位于所述混棉箱体的顶部并与所述进棉口相对设置;
[0007]调节板组件,固连于所述混棉箱体的底部并朝向顶部方向延伸,位于所述混棉空间内,用于将所述进棉口和所述出棉口分隔开,所述调节板组件与所述混棉箱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棉口的进棉通道以及与所述出棉口连通的出棉通道;
[0008]过滤组件,固连于所述混棉箱体且位于所述混棉空间内,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进棉通道的延伸方向且覆盖所述排尘口。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棉通道的截面尺寸自所述进棉口向所述调节板组件的自由端方向逐渐增大。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组件包括直立板、相对于所述直立板倾斜的倾斜板、连接所述直立板和所述倾斜板的分离架,所述倾斜板与所述混棉箱体之间形成进棉通道,所述直立板与所述混棉箱体之间形成出棉通道,所述分离架朝向所述混棉箱体的顶部方向凸出。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连接于所述倾斜板的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直立板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架体连接于所述混棉箱体,所述第二架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直立板的自由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架体倾斜。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架体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混棉箱体,并抵接于所述直立板。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组件还包括管状的导棉管,所述导棉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棉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倾斜板与所述混棉箱体之间形成进棉通道,所述导棉管的管径自所述进棉口向所述进棉通道方向逐渐减小。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混棉箱体,所述直立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出棉通道的中心线方向相交。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混棉箱体的滤网架,所述滤
网架配置有间隔分布的滤孔。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混棉箱体包括底板、环绕所述底板的侧板、连接于所述侧板并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及连接于所述顶板的排尘板,所述排尘板与所述侧板之间形成与所述排尘口连通的排尘通道,所述过滤组件连接所述侧板并罩设于所述排尘口。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混棉设备,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供棉装置、出棉装置及如上所述的混棉除尘给棉装置,所述供棉装置与所述进棉口连通,所述出棉装置与所述出棉口连通。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混棉箱体内部的空间通过调节板组件分隔形成进棉通道和出棉通道,棉类原料在气压作用下沿进棉通道进入混棉空间并沿进棉通道向出棉通道方向扩散,其中,棉絮部分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出棉通道,固体类的杂质沿过滤组件进入排尘口排出,实现棉絮的筛选和分离,筛选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混棉除尘给棉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混棉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混棉箱体10;进棉口11;出棉口12;排尘口13;进棉通道14;出棉通道15;底板16;侧板17;顶板18;排尘板19;排尘通道191;调节板组件20;倾斜板21;直立板22;挡板221;滑动板222;分离架23;第一架体231;第二架体232;导棉管24;过滤组件30;供棉装置40;出棉装置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4]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包括混棉箱体10、调节板组件20和过滤组件30,混棉箱体10配置为板材合围连接形成的薄壁箱体型结构件,混棉箱体10的内部形成混棉空间,调节板组件20和过滤组件30连接于混棉箱体10且位于混棉空间内。具体地,混棉箱体10配置有混棉空间、与所述混棉空间连通且间隔分布的进棉口11、出棉口12及排尘口13,所述进棉口11和出棉口12位于所述混棉箱体10的底部,所述除尘口位于所述混棉箱体10的顶部并与所述进棉口11相对设置。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底部、顶部是混棉箱体10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相对位置。进棉口11连接至供棉装置40及供风装置,供棉装置40输出待筛选的棉原料,供风装置用于向进棉口11输入压力可调的高压气体,以使棉原料在气体作用下向混棉空间内输送。
[0028]可选地,所述混棉箱体10包括底板16、环绕所述底板16的侧板17、连接于所述侧板17并与所述底板16相对设置的顶板18及连接于所述顶板18的排尘板19,所述排尘板19与所述侧板17之间形成与所述排尘口13连通的排尘通道191,所述过滤组件30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棉箱体,配置有混棉空间、与所述混棉空间连通且间隔分布的进棉口、出棉口及排尘口,所述进棉口和出棉口位于所述混棉箱体的底部,所述除尘口位于所述混棉箱体的顶部并与所述进棉口相对设置;调节板组件,固连于所述混棉箱体的底部并朝向顶部方向延伸,位于所述混棉空间内,用于将所述进棉口和所述出棉口分隔开,所述调节板组件与所述混棉箱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棉口的进棉通道以及与所述出棉口连通的出棉通道;过滤组件,固连于所述混棉箱体且位于所述混棉空间内,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进棉通道的延伸方向且覆盖所述排尘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棉通道的截面尺寸自所述进棉口向所述调节板组件的自由端方向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组件包括直立板、相对于所述直立板倾斜的倾斜板、连接所述直立板和所述倾斜板的分离架,所述倾斜板与所述混棉箱体之间形成进棉通道,所述直立板与所述混棉箱体之间形成出棉通道,所述分离架朝向所述混棉箱体的顶部方向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棉除尘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连接于所述倾斜板的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直立板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架体连接于所述混棉箱体,所述第二架体的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军江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金坛志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