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434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防护系统、电力系统、轨道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屏和摄像头,列车移动时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使显示屏与列车移动速度保持一致,使每块显示屏都能够精确位于窗口的正前方。防护系统为移动广告装置提供封闭运行空间,充分保障不会影响到列车运行。公共服务系统能够优化乘客乘坐体验并在危急时刻有能力进行紧急播放,可利用录像装置配合安保系统排查。该申请在一个区间内可有多个广告商投放广告,降低成本,易于实施,安全度极高,利用隧道内建筑界限外的空间,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广告的播放效率与趣味性,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济价值。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隧道用移动广告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地铁隧道 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隧道的广告投放主要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静态的广告主要通过 隧道内、外站台上的广告牌和车厢内的壁纸,隧道内外静止的广告在列车运行 时会模糊化。动态的隧道广告播放主要依靠列车移动时隧道墙壁的图片的相对 移动,达到视觉暂留效果,其占地面积极大,且广告投放率很低。现有车厢内 的有线电视媒体,在一站到另一站的过程中,远离车厢内屏幕的乘客无法获取 广告信息,屏幕过小,效果很受限。
[0003]现有技术通过把广告的投放装置放置于车体和车窗上,这对列车的运营造 成了潜在的危机,当需要破窗或装置掉落小零件时将会造成无法想象的灾难。 其次对既有的列车改造成本高,如果每一列列车都安装广告投放装置,无疑大 大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和危险性。而把广告放置于墙壁的技术,其利用视觉暂留 效应或墙壁上的广告的移动速率和列车移动速率一致的特点,都有成本高,占 地面积大,同一时间内只能播放单个广告效率低的缺点。固定在墙壁的广告装 置也并没有完全排除装置掉落从而导致的列车运营安全问题。
[0004]综合现有方法,地铁隧道内广告没有大规模实行的原因主要是安全性低、 成本高和广告投放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 移动广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包括:显示系统、 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防护系统、电力系统、轨道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
[0007]所述显示系统用于显示广告内容;并设置于所述动力系统上;
[0008]所述动力系统用于带动所述显示系统在所述轨道系统上移动,并通过所述 控制系统控制;
[0009]所述防护系统用于提供防护空间;
[0010]所述电力系统用于提供电力输入;
[0011]所述公共服务系统提供语音播报和预警,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
[0012]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屏、摄像头、记忆存储与无线传输装置、 显示屏前盖和显示屏后盖;所述显示屏通过螺栓固定于显示屏前盖和显示屏后 盖中间,所述显示屏通过凹槽与显示屏支撑固定;所述记忆存储与无线传输装 置每隔一段时间将录像上传到服务端;
[0013]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列车窗口正前方,并与列车窗口之间有预设的安全距离。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双重移动控制系统与播放控制系统;
[0015]所述双重移动控制系统包括移动广告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与基于实时反馈控 制系统;常规情况下采用所述移动广告装置自动控制系统,遇到突发事件时采 用基于实时反馈控制系统;
[0016]所述基于实时反馈控制系统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和基于列车规律 运行的运动控制模型;所述信号发射器设置于列车的对应的每个窗口处,所述 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显示屏前盖上方,每个信号发射器与信号接收器为一一对应 关系。
[0017]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列车运行规律的运动控制模型,对待安装区段进行列 车运动学规律统计,建立列车运行规律模型,以此作为基于实时反馈控制系统 的理论公式预测,在列车上安装信号发射器,在显示系统安装信号接收器,实 时更新减小理论公式预测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差异,以此来保证移动广告装置与 列车的实际运行位置始终相同;当完成跟踪任务后,运动到区段内下一次列车 发站的位置,重新下一次跟踪播放。
[001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广告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取当地机构地铁自动控制系统 的区段起点发站与区段终点到站位移时间规律,根据移动广告装置自身机械特 性控制其进行加速减速,使其与地铁自动控制系统的位移时间规律相同;当完 成一段跟踪播放任务之后,根据距下一次任务开始时间,计算其运动速度要求, 反向返回,进行下一次任务跟踪。
[0019]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压重、牵引电机、车轮、车轴、传动系统、 一系悬挂系统、基础制动装置、传动齿轮、制动轴和传动链;所述压重设置于 所述传动系统外壳之上;所述牵引电机与传动系统连接,为传动系统提供动力; 所述车轮在轨道运行;所述车轴与车轮相连共同转动,所述一系悬挂系统通过 轴箱与车轴连接;所述传动系统通过制动轴控制基础制动装置减速,基础制动 装置与车轴连接,实现车轮减速;所述传动系统通过传动链将动力通过传动齿 轮传递到车轴,控制车轮加速。
[002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系统包括护栏、防护玻璃和窗框,所述护栏与轨道连 为一体;所述护栏、防护玻璃和窗框与隧道壁组成封闭空间。
[0021]进一步地,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导电轨、集电靴和绝缘防护罩;所述导电轨 与轨道绝缘连接;所述绝缘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导电轨上方,对导电轨起绝缘防 护作用;位于车轮处的集电靴与导电轨相切,保持电力传输稳定。
[0022]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交接处设置有凹接口和凸 接口,所述凹接口与所述凸接口相匹配,用于对轨道进行预制拼装。
[0023]进一步地,所述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到站提醒与紧急事故提醒功能;
[0024]所述公共服务系统优先于播放系统,播放优先级为:紧急播放优先于到站 提醒与广告播放。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显示系统包括显示 屏和摄像头,列车移动时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使显示屏与列车移动速度保持一 致,使每块显示屏都能够精确位于窗口的正前方。防护系统为移动广告装置提 供封闭运行空间,充分保障不会影响到列车运行。公共服务系统能够优化乘客 乘坐体验并在危急时刻有能力进行紧急播放,可利用录像装置配合安保系统排 查。该方案在一个区间内可有多个广告商投放广告,降低成本,易于实施,安 全度极高,利用隧道内建筑界限外的空间,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广告的播放效率 与趣味性,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移动广告装置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移动广告装置分解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轨道及第三供电轨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轨道对接接口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玻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 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防护系统、电力系统、轨道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所述显示系统用于显示广告内容;并设置于所述动力系统上;所述动力系统用于带动所述显示系统在所述轨道系统上移动,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防护系统用于提供防护空间;所述电力系统用于提供电力输入;所述公共服务系统提供语音播报和预警,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屏、摄像头、记忆存储与无线传输装置、显示屏前盖和显示屏后盖;所述显示屏通过螺栓固定于显示屏前盖和显示屏后盖中间,所述显示屏通过凹槽与显示屏支撑固定;所述记忆存储与无线传输装置每隔一段时间将录像和移动广告装置的移动数据上传到服务端;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列车窗口正前方,并与列车窗口之间有预设的安全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双重移动控制系统与播放控制系统;所述双重移动控制系统包括移动广告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与基于实时反馈控制系统;常规情况下采用所述移动广告装置自动控制系统,遇到突发事件时采用基于实时反馈控制系统;所述基于实时反馈控制系统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和基于列车运行规律的运动控制模型;所述信号发射器设置于列车的对应的每个窗口处,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显示屏前盖上方,每个信号发射器与信号接收器为一一对应关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用自动跟踪移动广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列车运行规律的运动控制模型,对待安装区段进行列车运动学规律统计,建立列车运行规律模型,以此作为基于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理论公式预测,在列车上安装信号发射器,在显示系统安装信号接收器,实时更新减小理论公式预测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差异,以此来保证移动广告装置与列车的实际运行位置始终相同;当完成跟踪任务后,运动到区段内下一次列车发站的位置,重新下一次跟踪播放;当移动广告装置之间的移动速率相差较大,或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消除移动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雄战家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