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32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结构的返排液传输泵橇在页岩气开采中产期和低产期使用率降低,闲置损坏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包括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包括:车辆本体;撬座,所述撬座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上;泵,所述泵安装在所述撬座上;动力源,所述动力源安装在所述撬座,并驱动所述泵转动;储水自吸罐,所述储水自吸罐安装在所述撬座上;进口快速接头;以及出口快速接头,所述出口快速接头与所述泵的出口端连接;其中,储水自吸罐内设置了喷射混合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具有机动灵活的可移动性,降低前期管网投资闲置率,降本增效。降本增效。降本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


[0001]本技术属于从井中开采油、气、水、可溶解或可熔化物质或矿物泥浆的方法或设备
,尤其涉及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输送动力设备,具体为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

技术介绍

[0002]页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和清洁能源,近年来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输送泵橇又名返排液泵橇,其大量用于页岩气压裂液输送,特别是作业区块内不同压裂平台之间的相互大流量、高扬程传输。
[0003]现有技术中,返排液传输泵橇多为固定结构,即返排液传输泵橇固定于安装于平台某位置处。由于页岩气开采平台出水量的特殊性,丰产期出水量≥300m3/d,低产期<50 m3/d,因此,固定结构的返排液传输泵橇的使用率在中产期和低产期会逐渐降低,甚至闲置。返排液传输泵橇长期不运行也容易锈蚀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结构的返排液传输泵橇在页岩气开采中产期和低产期使用率降低,闲置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具有机动灵活的可移动性,免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撬座,所述撬座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上;泵,所述泵安装在所述泵撬上;动力源,所述动力源安装在所述撬座,并驱动所述泵转动;储水自吸罐,所述储水自吸罐安装在所述撬座上;进口快速接头,所述进口快速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储水自吸罐;出口快速接头,所述出口快速接头与所述泵的出口端连接;其中,所述储水自吸罐包括:罐本体,所述罐本体内为封闭的储水空腔,顶部外侧设置注液口;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安装在所述罐本体的顶部外,与所述进口快速接头连接;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罐本体的侧壁下部或者所述罐本体的底部,与所述泵的进口端连接;喷射混合气管,所述喷射混合气管位于所述储水空腔内,两端贯通;所述喷射混合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另一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储水空腔下部;邻近所述进液口的所述喷射混合气管的管壁上开设喷射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挡,所述围挡呈两端贯通的空腔结构;所述围挡位于所述储水空腔内,其一端与所述出液口对应的所述储水空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喷射混合气管的自由端伸入到所述围挡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罐本体的侧壁最下方;所述喷射混合气管呈“L”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压力表,所述真空压力表安装在所述罐本体的顶部外;和/或,液位计,所示液位计安装在所述罐本体的外侧或所述储水空腔内;和/或,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安装在所述罐本体的底部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气压裂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马强庞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