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31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包括过轨主梁和电葫芦,所述过轨主梁上设有过轨主梁滑线,所述过轨主梁的分轨上分别设有第一轨道滑线、第二轨道滑线、第三轨道滑线和第四轨道滑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轨道滑线、第二轨道滑线、第三轨道滑线和第四轨道滑线上分别安装第一轨道端部限位、第二轨道端部限位、第三轨道端部限位和第四轨道端部限位,并将每个限位串联在对应轨道供电电源控制回路,从而控制多台葫芦供电电源,实现多台葫芦不同时运行到共用主梁上,避免多台葫芦的总载荷超过主梁额定载荷的问题,并防止人为失误造成重大事故,安全性较高。安全性较高。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葫芦控制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葫芦是一种特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和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和码头等场所,电动葫芦结构紧凑,起重量一般为0.3~80吨,起升高度为3~30米,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卷筒或链轮组成,电动葫芦一般安装在单梁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悬挂起重机上,稍加改造,还可以作卷扬机用,是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的必备机械;
[0003]目前,多台葫芦共用一套过轨主梁的起重机,由于没有检测葫芦位置的装置,需要操作工人为判断葫芦位置,无法避免多台葫芦同时运行到主梁上,并且多台葫芦无法安装可以控制多台葫芦的总载荷,即合显超载,多台葫芦的总载荷超过主梁额定载荷时,就会发生事故,轻则主梁变形无法使用,严重时主梁掉落危及生命,安全性不高,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该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通过控制多台葫芦供电电源,实现多台葫芦不同时运行到共用主梁上,避免人为失误造成重大事故。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包括过轨主梁和电葫芦,所述过轨主梁上设有过轨主梁滑线,所述过轨主梁的分轨上分别设有第一轨道滑线、第二轨道滑线、第三轨道滑线和第四轨道滑线,所述第一轨道滑线、第二轨道滑线、第三轨道滑线和第四轨道滑线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轨道端部限位、第二轨道端部限位、第三轨道端部限位和第四轨道端部限位,所述第一轨道滑线、第二轨道滑线、第三轨道滑线和第四轨道滑线上均设有限位逻辑控制电路。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葫芦包括第一葫芦和第二葫芦,所述第一葫芦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滑线上,所述第二葫芦滑动连接于第四轨道滑线上。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端部限位和限位逻辑控制电路之间设有第一中间继电器,所述第一轨道滑线远离第一轨道端部限位的一侧设有第一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轨道端部限位和限位逻辑控制电路之间设有第二中间继电器,所述第二轨道滑线远离第二轨道端部限位的一侧设有第二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轨道端部限位和限位逻辑控制电路之间设有第三中间继电器,所述第三轨道滑线远离第三轨道端部限位的一侧设有第三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四轨道端部限位和限位逻辑控制电路之间设有第四中间继电器,所述第四轨道滑线远离第四轨道端部限位的一侧设有第四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第一轨道滑线、第二轨道滑线、第三轨道滑线和第四轨道滑线上分别安装第一轨道端部限位、第二轨道端部限位、第三轨道端部限位和第四轨道端部限位,并将每个限位串联在对应轨道供电电源控制回路,从而控制多台葫芦供电电源,实现多台葫芦不同时运行到共用主梁上,避免多台葫芦的总载荷超过主梁额定载荷的问题,并防止人为失误造成重大事故,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电气线路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车间部分布置图。
[0014]其中:1、过轨主梁;2、过轨主梁滑线;3、第一轨道滑线;4、第二轨道滑线;5、第三轨道滑线;6、第四轨道滑线;7、第一轨道端部限位;8、第二轨道端部限位;9、第三轨道端部限位;10、第四轨道端部限位;11、限位逻辑控制电路;12、第一中间继电器;13、第一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14、第二中间继电器;15、二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16、第三中间继电器;17、第三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18、第四中间继电器;19、第四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201、第一葫芦;202、第二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6]实施例一
[0017]根据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包括过轨主梁1和电葫芦,所述过轨主梁1上设有过轨主梁滑线2,所述过轨主梁1的分轨上分别设有第一轨道滑线3、第二轨道滑线4、第三轨道滑线5和第四轨道滑线6,所述第一轨道滑线3、第二轨道滑线4、第三轨道滑线5和第四轨道滑线6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轨道端部限位7、第二轨道端部限位8、第三轨道端部限位9和第四轨道端部限位10,所述第一轨道滑线3、第二轨道滑线4、第三轨道滑线5和第四轨道滑线6上均设有限位逻辑控制电路11。
[0018]所述电葫芦包括第一葫芦201和第二葫芦202,所述第一葫芦201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滑线3上,所述第二葫芦202滑动连接于第四轨道滑线6上。
[0019]所述第一轨道端部限位7和限位逻辑控制电路11之间设有第一中间继电器12,所述第一轨道滑线3远离第一轨道端部限位7的一侧设有第一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13。
[0020]所述第二轨道端部限位8和限位逻辑控制电路11之间设有第二中间继电器14,所述第二轨道滑线4远离第二轨道端部限位8的一侧设有第二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15。
[0021]所述第三轨道端部限位9和限位逻辑控制电路11之间设有第三中间继电器16,所述第三轨道滑线5远离第三轨道端部限位9的一侧设有第三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17。
[0022]所述第四轨道端部限位10和限位逻辑控制电路11之间设有第四中间继电器18,所述第四轨道滑线6远离第四轨道端部限位10的一侧设有第四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19。
[0023]实施例二
[0024]根据图1所示,所述第一轨道滑线3、第二轨道滑线4、第三轨道滑线5和第四轨道滑线6分别与对应轨道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轨道端部限位7、第二轨道端部限位8、第三轨
道端部限位9和第四轨道端部限位10均串连在对应轨道供电电源控制回路。
[0025]当第一葫芦和第二葫芦均在不同轨道限位处时,四个轨道电源均接通,例如:第一葫芦在第一轨道端部限位处第一中间继电器吸合,第二葫芦在第四轨道端部限位处第四中间继电器吸合,第二中间继电器和第三中间继电器不吸合,此时控制各轨道滑线的电源控制接触器均吸合,所有轨道电源接通;
[0026]当第一葫芦离开第一轨道端部限位且不碰任何限位,第二葫芦所在的轨道电源断开,例如:第一葫芦不碰任何限位,第一中间继电器、第二中间继电器和第三中间继电器均不吸合,第二葫芦在第四轨道端部限位处,第四中间继电器吸合,此时控制各轨道滑线的第一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第二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和第三轨道电源控制器均吸合,第四轨道电源控制接触器不吸合,所以第一轨道滑线、第二轨道滑线、第三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包括过轨主梁(1)和电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轨主梁(1)上设有过轨主梁滑线(2),所述过轨主梁(1)的分轨上分别设有第一轨道滑线(3)、第二轨道滑线(4)、第三轨道滑线(5)和第四轨道滑线(6),所述第一轨道滑线(3)、第二轨道滑线(4)、第三轨道滑线(5)和第四轨道滑线(6)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轨道端部限位(7)、第二轨道端部限位(8)、第三轨道端部限位(9)和第四轨道端部限位(10),所述第一轨道滑线(3)、第二轨道滑线(4)、第三轨道滑线(5)和第四轨道滑线(6)上均设有限位逻辑控制电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葫芦包括第一葫芦(201)和第二葫芦(202),所述第一葫芦(201)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滑线(3)上,所述第二葫芦(202)滑动连接于第四轨道滑线(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换多个葫芦供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端部限位(7)和限位逻辑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金柱王学洋张书霞史山赵宁司毛毛冯军
申请(专利权)人: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