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99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包括机架、闸门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识别装置,以及与所述识别装置配合使用的第一探头、第二探头,所述第一探头的安装高度为120CM,所述第二探头的安装高度小于120CM,所述闸门设置于识别装置的后方,所述闸门的前端位于机架处设置有第三探头,地面处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该闸机自动化程度高,通过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能区分出儿童或携带的行李,并通过地面处的压力感应装置的触发信号控制闸门的开闭,防止闸门误夹乘客携带的儿童或行李。有逃票者尾随进入时,通过识别装置、第一探头、第二探头将其识别,并通过地面处的压力感应装置的触发信号控制闸门的开闭,从而可将逃票者拦截。逃票者拦截。逃票者拦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


[0001]本技术涉及闸机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铁的建设迅猛发展,不仅成为城市交通建设中重要的一环,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然而,近年来地铁逃票事件频频发生,现有技术中的闸机大多仅设置一道闸门,逃票者很容易通过尾随前方的乘客通过,给运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既能防止闸门误将乘客携带的儿童或行李卡住,又能区别出逃票者并能将其有效拦截的闸机。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包括机架、闸门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识别装置,以及与所述识别装置配合使用的第一探头、第二探头,所述第一探头的安装高度为120CM,所述第二探头的安装高度小于120CM,所述闸门设置于识别装置的后方,所述机架处靠近闸门的前端设置有第三探头,地面处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第三探头与压力感应装置相配合,用于探测乘客是否通过以及探测逃票乘客是否离开,所述识别装置、第一探头、第二探头和压力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后台服务器连接。
[0006]优选的是,所述机架处位于闸机前端的部位设置有防翻越栏杆,所述防翻越栏杆的高度至少为1.5m。
[000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闸门为摆闸、翼闸或平移闸中的任意一种。
[000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或者可编程控制器。
[000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人脸摄像头、二维码读取器、IC卡读取器、指纹读取器中的至少一种。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该闸机还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提示单元包括设置于机架前端的第一提示灯、设置于闸机处的第二提示灯和扬声器,所述提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架前端与所述闸门的间距为100

150CM。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该闸机还包括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经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与后台服务器连接。
[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无线通讯单元的通讯方式可采用蓝牙、WiFi、ZigBee、IrDA、TransferJet中的任意一种。
[00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识别装置设置于右侧机架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通过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能区分出儿童或携带的行李,并通过地面处的压力感应装置的触发信号控制闸门的开闭,防止闸门误将乘客携带的儿童或行李卡住。
[0017]当有逃票者尾随进入时,通过识别装置、第一探头、第二探头将其识别,并通过地面处的压力感应装置将的触发信号控制闸门的开闭,从而可将逃票者拦截。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0]附图中标记说明:
[0021]101

机架;102

闸门;103

第一探头;104

第二探头;105

第三探头;106

压力感应装置;107

第一提示灯;108

第二提示灯;109

防翻越栏杆;110

识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一种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包括机架101、闸门102和控制单元,机架101的前端设置有识别装置110,以及与识别装置110配合使用的第一探头103、第二探头104,第一探头103的安装高度为120CM,第二探头104的安装高度小于120CM。闸门102设置于识别装置110的后方。闸门102的前端位于机架101处设置有第三探头105,地面处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106,第三探头105与压力感应装置106配合用于探测乘客是否通过,以及探测逃票乘客是否离开。识别装置110、第一探头103、第二探头104、第三探头105和压力感应装置106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后台服务器连接。
[0025]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1用于安装该闸机的识别装置110、第一探头103、第二探头104、第三探头105以及闸门102等功能性构件,机架101间形成乘客通道。机架101的前端设置有识别装置110,以及与识别装置110配合使用的第一探头103、第二探头104,其中,第一探头103的安装高度为120CM,第二探头104的安装高度小于120CM。
[0026]具体的讲,在使用时,当乘客行至机架101前端时,识别装置110采集乘客信息,并将该信息经所述控制单元实时传输至后台服务器,经后台服务器比对后,判断该乘客是否已购票,将比对结果实时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在使用时,当第一探头103、第二探头104同时触发,则判断该乘客为身高大于120CM的乘客,只有身份核验成功该乘客作为合法乘客;当第一探头103未触发且第二探头104触发时,则判断乘客携带了身高小于120CM的儿童或行李;当第一探头、第二探头同时触发,且身份核验失败,则判断该乘客为逃票乘客。
[0027]当判断有逃票乘客通过乘客通道后,识别装置110立即停止工作,以防止逃票乘客后方的乘客身份认证成功后,逃票者乘机通过而造成该闸机的误拦截。其中,识别装置110为人脸摄像头、二维码读取器、IC卡读取器、指纹读取器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该闸机具有多种验票方式以供乘客选择。
[0028]闸门102设置于识别装置110的后方,用于拦截未购票乘客。其中,闸门102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摆闸、翼闸或平移闸中的任意一种。
[0029]机架101处靠近闸门102的前端设置有第三探头105,地面处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10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包括机架(101)、闸门(102)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机架(101)的前端设置有识别装置(110),以及与识别装置(110)配合使用的第一探头(103)、第二探头(104),第一探头(103)的安装高度为120CM,第二探头(104)的安装高度小于120CM;闸门(102)设置于识别装置(110)的后方;机架(101)处靠近闸门(102)的前端设置有第三探头(105),地面处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106),第三探头(105)与压力感应装置(106)配合,用于探测乘客是否通过以及探测逃票乘客是否离开;识别装置(110)、第一探头(103)、第二探头(104)、第三探头(105)和压力感应装置(106)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后台服务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01)处位于闸门(102)前端的部位设置有防翻越栏杆(109),防翻越栏杆(109)的高度至少为1.5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夹和防逃票的闸机,其特征在于,闸门(102)为摆闸、翼闸或平移闸中的任意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辉刘亚苹王岩金宗辉李昕怡王雨森张琪谢佳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