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69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槐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提供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得沥干槐角;(2)制得蜜汁槐角;(3)将蜜汁槐角浸入药液中,浸润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槐角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槐角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主要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但现有技术中的槐角炮制大多是采用蜜制,得到的槐角,效用单一。
[0003]公开号为CN107224455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槐角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个大饱满的槐角,除杂后清洗干净;(2)取步骤(1)中洗净的槐角,放入蒸制容器内,隔水蒸制8~12h,在蒸制过程中收集槐角汁,蒸制完成后在容器内闷制8~9h,取出后置于在隧道式烘房内,在40~50℃条件下干燥3~4h至外干内润;蒸制过程中需要收集沉积在蒸制容器底部的槐角汁;(3)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槐角放入蒸制容器内,隔水进行第2次蒸制,在蒸制过程中加入槐角重量6~8%的黄酒及步骤(2)中收集的槐角汁,同时在蒸制过程中收集槐角汁,蒸制的时间为4~5h,取出后置于隧道式烘房,在40~50℃条件下干燥3~4h至外干内润;(4)按步骤(3)中的工艺,对步骤(3)干燥后的槐角进行第3次和第4次处理,至槐角内外呈黑褐色,有滋润光泽,口尝味甜;(5)取槐角总重量8~12%的蜂蜜,炼至中蜜,并趁热加入步骤(4)的槐角,拌匀,待槐角充分吸收蜂蜜后冷却,即制得槐角成品。但上述制得的槐角效用较为一般。为此,提出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以此来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对槐角进行超声清洗,捞出后沥干,得到沥干槐角;
[0008](2)用棉布浸润植物油,接着用浸润植物油的棉布在炒锅内表面进行均匀涂抹,升温至炒锅油烟刚起,将沥干槐角放入炒锅内翻炒,炒至变色稍鼓后倒入蜜水,继续翻炒6

8min,取出后晾干,得到蜜汁槐角;
[0009](3)将蜜汁槐角浸入药液中,浸润1

2h,得到初制槐角;
[0010](4)将初制槐角放入蒸笼中,中夹留孔加盖,隔水蒸1

1.5h,再熄火焖制0.5h,取出后晒干;将晒干后的初制槐角重新浸入药液中,浸润1

2h,再蒸再晒,共重复9次,得到九蒸九制槐角。
[0011]优选的,所述植物油为核桃油、橄榄油、红花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蜜水包括炼蜜和清水,所述炼蜜和清水按质量比1:1.5混合。
[0013]优选的,所述沥干槐角和炼蜜的质量比为(20

25):1。
[0014]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地榆2

5份、黄芩1

2份、枳壳2

4份、升麻10

15、连翘3

7份、清水100

300份。
[0015]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地榆4份、黄芩2份、枳壳3份、升麻12、连翘5份、清水200份。
[0016]优选的,所述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地榆、黄芩、枳壳、升麻和连翘用粉碎机粉碎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S2:将混合料和清水放入煎锅中,在60

80℃下煎煮2

3h,得到煎煮液,对煎煮液予以过滤,去出滤渣后,得到药液。
[0017]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混合料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目。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先在炒锅内表面进行均匀涂抹植物油,再将沥干槐角放入炒锅内翻炒,避免槐角表面烫糊,提高了槐角的外观和色泽,其中,核桃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酸度低、可减少肠胃的缓冲力,且核桃油中含有的亚油酸可润肠通便,槐角中渗透有核桃油,进一步提高了槐角润肠通便之效;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药液,并采用九蒸九制的炮制方法对槐角进行炮制,有利于药液充分融入槐角内,地榆、黄芩、枳壳、连翘和槐角共用,丰富了槐角的效用;另外,药液中的升麻清热解毒,槐角清热凉血,二者配伍对治疗痔疮有良好的功效,同时也增强了清热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4](1)对槐角进行超声清洗,捞出后沥干,得到沥干槐角;
[0025](2)用棉布浸润核桃油,接着用浸润核桃油的棉布在炒锅内表面进行均匀涂抹,升温至炒锅油烟刚起,将沥干槐角放入炒锅内翻炒,炒至变色稍鼓后倒入蜜水,继续翻炒6min,取出后晾干,得到蜜汁槐角;蜜水包括炼蜜和清水,炼蜜和清水按质量比1:1.5混合;沥干槐角和炼蜜的质量比为20:1;
[0026](3)将蜜汁槐角浸入药液中,浸润1h,得到初制槐角;
[0027](4)将初制槐角放入蒸笼中,中夹留孔加盖,隔水蒸1h,再熄火焖制0.5h,取出后晒干;将晒干后的初制槐角重新浸入药液中,浸润1h,再蒸再晒,共重复9次,得到九蒸九制槐角。
[0028]药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地榆2份、黄芩1份、枳壳2份、升麻10份、连翘3份、清水100份。
[0029]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地榆、黄芩、枳壳、升麻和连翘用粉碎机粉碎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混合料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目;S2:将混合料和清水放入煎锅中,在60℃下煎煮2h,得到煎煮液,对煎煮液予以过滤,去出滤渣后,得到药液。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2](1)对槐角进行超声清洗,捞出后沥干,得到沥干槐角;
[0033](2)用棉布浸润核桃油,接着用浸润核桃油的棉布在炒锅内表面进行均匀涂抹,升温至炒锅油烟刚起,将沥干槐角放入炒锅内翻炒,炒至变色稍鼓后倒入蜜水,继续翻炒6min,取出后晾干,得到蜜汁槐角;蜜水包括炼蜜和清水,炼蜜和清水按质量比1:1.5混合;沥干槐角和炼蜜的质量比为20:1;
[0034](3)将蜜汁槐角浸入药液中,浸润1.5h,得到初制槐角;
[0035](4)将初制槐角放入蒸笼中,中夹留孔加盖,隔水蒸1h,再熄火焖制0.5h,取出后晒干;将晒干后的初制槐角重新浸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槐角进行超声清洗,捞出后沥干,得到沥干槐角;(2)用棉布浸润植物油,接着用浸润植物油的棉布在炒锅内表面进行均匀涂抹,升温至炒锅油烟刚起,将沥干槐角放入炒锅内翻炒,炒至变色稍鼓后倒入蜜水,继续翻炒6

8min,取出后晾干,得到蜜汁槐角;(3)将蜜汁槐角浸入药液中,浸润1

2h,得到初制槐角;(4)将初制槐角放入蒸笼中,中夹留孔加盖,隔水蒸1

1.5h,再熄火焖制0.5h,取出后晒干;将晒干后的初制槐角重新浸入药液中,浸润1

2h,再蒸再晒,共重复9次,得到九蒸九制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核桃油、橄榄油、红花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蜜水包括炼蜜和清水,所述炼蜜和清水按质量比1:1.5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九蒸九制槐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沥干槐角和炼蜜的质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明李振保王明申攀杨冰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