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42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包括加工箱和传送带,所述加工箱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加工箱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外侧固定卡合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设有调节槽,所述套筒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杆、套筒、调节槽、电机、第二螺纹杆、滑动板,实现对不同高度的加工箱的产品输送,提高组件的适用性,对收纳筐进行统一搬运,减少了工人搬运的次数,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品生产的效率。品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生产是指不需要人直接参与操作,而由机械设备、仪表和自动化装置来完成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加工的生产过程,各类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工业化,推进了工业化进程,生产自动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加工过程自动化、物料存储和输送自动化、产品检验自动化、装配自动化和产品设计及生产管理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自动化生产组件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的需求日益增长。
[0003]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一般输送装置的高度为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导致与之配合的加工箱的选择具有局限性,且在对产品进行收纳过程中,未设有自动码放装置,需要及时对收纳筐进行搬运,使搬运的次数增加,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使产品的生产的效率降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包括加工箱和传送带,所述加工箱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加工箱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外侧固定卡合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设有调节槽,所述套筒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辊轮,所述辊轮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面滑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顶盖的底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底板的右侧固定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箱,所述竖直箱的底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与竖直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与竖直箱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顶端面滑动连接有收纳筐,所述底板的顶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0007]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顶端面与固定板的顶端面高度一致。
[0008]优选的,所述风扇的数量为4个。
[0009]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宽度与位于固定板的顶端面前后两侧的挡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0]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倒放的“U”型,且把手的外侧设有防滑纹。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杆、套筒、调节槽、连接杆、固定板、转动轴、辊轮、传送带,通过转动套筒,使套筒在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进行移动,进而对固定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固定板的顶端面与出料板的底端面相贴合,实现对不同高度的加工箱的产品输送,提高组件的适用性,且对产品进行自动输送,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3]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垫板、竖直箱、电机、第二螺纹杆、滑动板、收纳筐,当收纳筐满时,使电机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使宽度板带动收纳筐下移,并将新的收纳筐放置在原收纳筐上侧,对产品进行继续收纳,依次循环,直至滑动板底端面与垫板接触,对收纳筐进行统一搬运,减少了工人搬运的次数,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加工箱、2

支撑柱、3

底板、4

第一螺纹杆、5

套筒、6

调节槽、7

连接杆、8

固定板、9

转动轴、10

辊轮、11

传送带、12

出料板、13

挡板、14

顶盖、15

风扇、16

把手、17

垫板、18

竖直箱、19

电机、20

第二螺纹杆、21

滑动板、22

收纳筐、23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包括加工箱1和传送带11,加工箱1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加工箱1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料板12,出料板12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端外侧固定卡合连接有套筒5,套筒5的内侧设有调节槽6,套筒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杆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3,固定板8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辊轮10,辊轮1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传送带11,固定板8的顶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的顶端面滑动连接有顶盖14,顶盖14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6,顶盖14的底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扇15,底板3的右侧固定放置有垫板17,垫板17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箱18,竖直箱18的底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9,电机19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且第二螺纹杆20与竖直箱18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2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动板21,且滑动板21与竖直箱18滑动连接,滑动板21的顶端面滑动连接有收纳筐22,底板3的顶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3。
[0021]传送带11的顶端面与固定板8的顶端面高度一致,使产品经出料板12直径落入传送带11,便于对产品进行输送,且提高了组件使用时的安全性,风扇15的数量为4个,均匀的分布在顶盖14的底端面,用于对产品的降温处理,传送带11的宽度与位于固定板8的顶端面
前后两侧的挡板13之间的距离相等,使产品完全处于传送带11上,避免使产品落入固定板8上无法对产品进行输送的情况发生,把手16的形状为倒放的“U”型,且把手16的外侧设有防滑纹,便于抓取,增大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施加力,且具有防滑功能。
[0022]工作流程:本技术在使用前需先进行外接电源供电,然后对固定板8的高度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生产精密组件,包括加工箱(1)和传送带(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加工箱(1)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料板(12),所述出料板(12)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外侧固定卡合连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内侧设有调节槽(6),所述套筒(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固定板(8)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辊轮(10),所述辊轮(1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传送带(11),所述固定板(8)的顶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顶端面滑动连接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6),所述顶盖(14)的底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扇(15),所述底板(3)的右侧固定放置有垫板(17),所述垫板(17)的右端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可亚王恩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卡必森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