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插座及应用有该充电插座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26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及应用有该充电插座的充电桩,充电插座具有形成腔体的插座本体、底座、滑块和挡板,底座上具有一端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插针孔,滑块可来回移动地设置在插座本体的腔体内,滑块与挡板连接。滑块在受到对插到所述腔体内充电枪的顶触时沿一方向发生移动,带动挡板打开所述腔体内对应的插针孔;以及,滑块在未受到充电枪顶触时,挡板遮盖住所述腔体内对应的插针孔,从而避免充电插座的插针孔直接暴露在外,杜绝了杂物进入到插针孔内,保护了充电插座的插针孔。保护了充电插座的插针孔。保护了充电插座的插针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插座及应用有该充电插座的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及应用有该充电插座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新能源电动汽车不断得到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购符合绿色节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充电桩和充电枪产品也不断推向市场,以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0003]现有的充电桩上会设置有与充电枪相互插拔配合的充电插座,充电插座具有插座壳体、设置在插座壳体内的插针孔以及与插座壳体配合且遮盖住插针孔的防尘盖板。充电插座可以是直流充电或者交流充电两种形式。
[0004]在不需要使用充电枪时,手动将充电枪对插到充电桩的充电插座上时,打开防尘盖板,露出插座壳体内的插针孔,然后通过施力使得充电枪的插针对插到充电插座的插针孔内。需要使用充电枪时,手动握住充电枪,然后用力将充电枪从充电桩的充电插座内拔出,此时充电枪的插针与充电插座的插针孔相互脱离,再操作充电插座上的防尘盖板,利用该防尘盖板遮盖住插座壳体内的插针孔。
[0005]但是,现有适用于充电桩的充电插座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充电桩通常是安装在户外的露天环境中,充电插座也就同时暴露在露天环境中,此时的充电插座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由于只有一层防尘盖板遮盖防护插座壳体内的插针孔,一旦防尘盖板因不确定的外界因素打开后没有及时关闭,此时外界的异物就很容易进入到插座壳体内的插针孔内,影响充电插座的正常使用,甚至还会诸如水滴这类导电异物的进入而给插拔充电枪的使用者打来触电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插座。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充电插座的充电桩。
[0008]本技术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电插座,包括:
[0009]插座本体,形成有腔体;
[0010]底座,位于插座本体的下方且与插座本体紧固配合,该底座上具有多个插针孔,各插针孔位于插座本体的腔体内;
[00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12]滑块,可来回移动地设置在插座本体的腔体内;
[0013]以及,至少一个挡板,可摆动地设置在插座本体腔体内,所述挡板与滑块连接;
[0014]其中,所述滑块在受到对插到所述腔体内充电枪的顶触时沿一方向发生移动,带动所述挡板打开所述腔体内对应的插针孔;以及,所述滑块在未受到充电枪顶触时,所述挡
板遮盖住所述腔体内对应的插针孔。
[0015]在该技术的充电插座中,通过设置可在插座本体的腔体内移动的滑块以及在滑块带动下打开或者遮盖住所述腔体内插针孔的挡板,可以使得充电枪在对插到插座本体的腔体内时,利用充电枪对滑块的顶触,使滑块沿着一个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挡板打开腔体内的插针孔;在充电枪从插座本体的腔体内拔出时,充电枪不再顶触到滑块,此时的滑块就发生反向移动,进而带动挡板遮盖住腔体内的插针孔,避免充电插座的插针孔直接暴露在外,杜绝了杂物进入到插针孔内,保护了充电插座的插针孔。
[0016]作为滑块在受到对插到所述腔体内充电枪的顶触时沿一方向发生移动的实现方式,该技术中的所述充电插座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设置在插座本体的腔体内,该第一弹簧的第一端连接滑块,第一弹簧的第二端固定在插座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受到所述滑块的挤压时产生压缩形变,第一弹簧被压缩的方向即为所述滑块受到充电枪顶触时发生移动的方向。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充电插座中,所述插座本体的腔体内形成有限定块以及配合滑块移动的导轨,第一弹簧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限定块上。
[0018]再改进地,在所述充电插座中,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以及设置在滑块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滑动部,所述挡板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插座本体的腔体内,所述挡板上形成有配合所述滑动部在其内来回移动的滑动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挡板通过相互配合的滑动部与滑动槽实现连接;其中,所述滑动部在滑动槽内沿一个方向移动时,所述挡板遮盖住所述腔体内对应的插针孔,以及所述滑动部在滑动槽内沿反向移动时,所述挡板打开所述腔体内对应的插针孔。
[0019]为了对插座本体的腔体内的插针孔做进一步保护,再改进,所述充电插座还包括:
[0020]盖板,位于插座本体的上侧且与插座本体紧固配合,该盖板具有露出所述插座本体的腔体内插针孔的开口;
[0021]以及防护盖,能遮盖住所述插座本体的腔体。
[0022]作为防护盖在充电插座上的设置方式,改进地,在所述充电插座中,所述防护盖的一侧铰接在所述盖板或者所述插座本体上。
[0023]再进一步地,在所述充电插座中,所述插座本体的腔体内设置有能抵触到对插到所述腔体内充电枪的锁舌块,所述锁舌块通过第二弹簧紧固在插座本体上。
[0024]优选地,在所述充电插座中,所述锁舌块与滑块正对设置。
[0025]作为挡板的具体结构形式,改进地,在所述充电插座中,所述挡板包括:
[0026]挡板本体,位于插座本体的腔体内,该挡板本体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插座本体的腔体内;
[0027]以及,至少一个挡臂,适于遮盖住所述腔体内的至少一个插针孔。
[0028]本技术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应用有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插座。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0]首先,通过设置能够在插座本体的腔体内移动的滑块以及在滑块带动下打开或者遮盖住所述腔体内插针孔的挡板,使得充电枪在对插到插座本体的腔体内时,利用充电枪对滑块的顶触,使滑块沿着一个方向移动,进而由滑块带动挡板打开腔体内的插针孔;在充
电枪从插座本体的腔体内拔出时,充电枪不再顶触滑块,滑块发生反向移动,进而滑块带动挡板遮盖住腔体内的插针孔,避免充电插座的插针孔直接暴露在外,杜绝了杂物进入到插针孔内,保护了充电插座的插针孔。
[0031]其次,在已有挡板遮盖插针孔的基础上,再通过设置防护盖去遮盖住插座本体的腔体,以防护腔体内的插针孔,实现了利用挡板和防护盖对插针孔的双重防护,更进一步避免了充电插座的插针孔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所示充电插座在另一个视角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图1所示充电插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5]图4为插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锁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图1所示充电插座去掉盖板和防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9为图8所示充电插座结构的俯视图;
[004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插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1),形成有腔体(110);底座(12),位于插座本体(11)的下方且与插座本体(11)紧固配合,该底座(12)上具有多个插针孔(120),各插针孔(120)位于插座本体(11)的腔体(110)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13),可来回移动地设置在插座本体(11)的腔体(110)内;以及,至少一个挡板(14),可摆动地设置在插座本体(11)的腔体(110)内,所述挡板(14)与滑块(13)连接;其中,所述滑块(13)在受到对插到所述腔体(110)内充电枪的顶触时沿一方向发生移动,带动所述挡板(14)打开所述腔体(110)内对应的插针孔(120);以及,所述滑块(13)在未受到充电枪顶触时,所述挡板(14)遮盖住所述腔体(110)内对应的插针孔(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簧(151),第一弹簧(151)设置在插座本体(11)的腔体(110)内,该第一弹簧(151)的第一端连接滑块(13),第一弹簧(151)的第二端固定在插座本体(11)上;其中,所述第一弹簧(151)受到所述滑块(13)的挤压时产生压缩形变,第一弹簧(151)被压缩的方向即为所述滑块(13)受到充电枪顶触时发生移动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11)的腔体(110)内形成有限定块(111)以及配合滑块(13)移动的导轨(112),第一弹簧(151)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限定块(11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包括滑块本体(131)以及设置在滑块本体(131)上的至少一个滑动部(132),所述挡板(14)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插座本体(11)的腔体(110)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高松李洪威邓滩曹文一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