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植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用植筋结构,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用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植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构造柱植筋时,通常先在梁的底部钻孔,再用化学植筋的方式完成构造柱钢筋的安装。
[0003]然而实践表明,现有构造柱的化学植筋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需要通过高空作业来完成钻孔,加之横梁底面钢筋密集,导致钻孔成功率低,同时会影响钻孔的尺寸精度、深度精度及位置精度,导致植筋效果差、达不到抗拉拔实验的要求;二是植筋孔垂直向下,导致清孔操作困难、注入植筋胶操作困难,容易引发清孔不干净、注胶量不足的问题,影响抗拉拔性能;三是植筋效果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植筋胶的质量,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构造柱的化学植筋方式操作困难、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植筋结构。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建筑工程用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植筋结构,包括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植筋结构,包括四根竖向放置的构造柱主筋(1);其特征在于:每根构造柱主筋(1)的顶端部均套设有下部与其螺纹连接且上部固定穿于横梁底部的螺纹套筒(2),每个螺纹套筒(2)的上侧均沿竖向设置有预埋于横梁的倒L形预埋件(3),且倒L形预埋件(3)的底部与螺纹套筒(2)的上部螺纹连接;四个螺纹套筒(2)的外部共同套设有预埋于横梁底部的矩形箍筋(4),矩形箍筋(4)的四个角部分别与四个螺纹套筒(2)的外侧壁固定;矩形箍筋(4)的内部固定有两根位于四个螺纹套筒(2)之间且前后平行分布的连接筋(5),位于前方的连接筋(5)的前侧壁左、右端分别与位于前方的两个螺纹套筒(2)的外侧壁固定;位于后方的连接筋(5)的后侧壁左、右端分别与位于后方的两个螺纹套筒(2)的外侧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倒L形预埋件(3)的竖直段顶端的外部共同套设有预埋于横梁的矩形箍筋I(6),矩形箍筋I(6)的四个角部分别与四个倒L形预埋件(3)的外侧壁固定;矩形箍筋I(6)的内部固定有两根位于倒L形预埋件(3)之间且前后平行分布的连接筋I(7),位于前方的连接筋I(7)的前侧壁左、右端分别与位于前方的两个倒L形预埋件(3)的外侧壁固定;位于后方的连接筋I(7)的后侧壁左、右端分别与位于后方的两个倒L形预埋件(3)的外侧壁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倒L形预埋件(3)的底部、构造柱主筋(1)的顶端部均设置有与螺纹套筒(2)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尚,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西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