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85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包括跨线桥结构,包括承台、两个桥墩和桥梁,所述承台承载桥墩,各所述桥墩承载桥梁;管廊结构,设置在所述桥梁和承台之间,所述管廊结构内设有空腔,所述桥墩穿过管廊结构;连接结构,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承台之间,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在承台上,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承载管廊结构;此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通过连接结构将管廊结构与跨线桥结构结合成整体,承台不仅是作为桥梁的基础,又能为管廊结构提供承载力需求,减少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管廊结构的破坏;同时管廊结构又对桥梁起到支撑作用,互补的结构形式可以充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能显著的降低工程造价。低工程造价。低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综合管廊内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减少了城市绿化与架空管线的冲突。同时为缓解交通流量重大的路口,各大城市也逐渐在十字路口段修建跨线桥,这样往往导致地下综合管廊与桥梁相关联,甚至会有两者平面完全重合的情况。但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与桥梁的基础工程一般分开建设,且分开建设时两者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会相互成为对方的障碍。这样的修建方式,对跨线桥及管廊所在路段的交通影响大、时间久,不利于周边居民的出行;对管廊结构而言,管廊墙体受力变化大,管廊顶板及侧墙均需要特殊处理,增加修建的难度、成本及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能够将管廊和桥梁结合成整体,保证受力的完整性,同时有效利用道路下的空间。
[000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包括跨线桥结构,包括承台、两个桥墩和桥梁,所述承台承载各桥墩,各所述桥墩竖直设置,各所述桥墩承载桥梁;管廊结构,设置在所述桥梁和承台之间,所述管廊结构内设有空腔,所述桥墩穿过管廊结构;连接结构,竖直设置在所述管廊结构和承台之间,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在承台上,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承载管廊结构。
[0005]有益效果:此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通过连接结构将管廊结构与跨线桥结构结合成整体,承台不仅是作为桥梁的基础,又能为管廊结构提供承载力需求,减少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管廊结构的破坏;同时管廊结构又对桥梁起到支撑作用,两者结合一起,互补的结构形式可以充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能显著的降低工程的综合造价。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还包括若干管廊桩,各管廊桩安装在管廊结构的下方,保证管廊结构的稳定性。
[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所述管廊结构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和若干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均水平设置,所述桥墩穿过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各所述第一侧板竖直安装在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之间,相邻的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围成空腔,桥墩与管廊结构一起构建可提高空间利用率。
[000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四块,各所述管廊桩平均分成四组,一组所述管廊桩承载一块第一侧板,以管廊结构为
基础搭建管廊结构使受力更加合理。
[000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管廊桩至少设置12根,承受桥梁的上部结构施工时对管廊结构施加的荷载。
[001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第一底板的中部位置,所述凹槽包括第二底板以及两块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安装在承台上,两块所述第二侧板均竖直设置,两块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底板的两端上,两块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均连接在第一底板上,将连接结构也设置为具有容纳空间的凹槽,提高空间利用率。
[0011]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第二底板埋设在承台内,承台的表面与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将第二底板与承台同步浇筑,保证受力的完整性。
[001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两块第二侧板的部分埋设在桥墩内,将两块第二侧板与桥墩同步浇筑,保证受力的完整性。
[001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桥墩与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的拼接处配置加强钢筋,确保连接稳固。
[001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桥墩与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的拼接处设置有防水层。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A

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1]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参照图1~图2,一种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包括跨线桥结构,跨线桥结构包括承台10、桥墩11和桥梁12,承台10承载桥墩11,桥墩11均竖直设置,桥墩11承载桥梁 12;管廊结构,设置在桥梁12和承台10之间,管廊结构内设有空腔,桥墩11穿过管廊结构;连接结构,竖直设置在管廊结构和承台10之间,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在承台10上,连接结构的另一端承载管廊结构。管廊结构,包括第一顶板13、第一底板14和若干第一侧板15,第一顶板13和第一底板14均设置在桥梁12和承台10之间,桥墩11均穿过第一顶板13和第一底板14,第一顶板13和第一底板14均水平设置,各第一侧板15竖直设置在第一顶板 13和第一底板14之间,相邻的第一侧板15与第一顶板13和第一底板14围成空腔;连接结构,包括第二底板16以及两块第二侧板17,第二底板16安装在承台10上,两块第二侧板 17均竖直设置,两块第二侧板17的一端均连接在第二底板16上;两块第二侧板17的另一端均连接在第一底板14上;此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通过连接结构将管廊结构与跨线桥结构结合成整体,承台10不仅是作为桥梁12的基础,又能为管廊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跨线桥结构,包括承台、两个桥墩和桥梁,所述承台承载各桥墩,各所述桥墩竖直设置,各所述桥墩承载桥梁;管廊结构,设置在所述桥梁和承台之间,所述管廊结构内设有空腔,所述桥墩穿过管廊结构;连接结构,竖直设置在所述管廊结构和承台之间,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在承台上,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承载管廊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管廊桩,各所述管廊桩安装在管廊结构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结构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和若干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均水平设置,所述桥墩穿过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各所述第一侧板竖直安装在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之间,相邻的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围成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管廊与跨线桥的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四块,各所述管廊桩平均分成四组,一组所述管廊桩承载一块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锋林积禄岑峻丞张广海雷俊华唐栋黄俊鼎谢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