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0264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核生化防护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滤烟层吸气阻力大、防潮性差、体积较大以及材料不环保的问题;所述滤烟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膜材料;所述滤烟层设有梳状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滤烟层性能稳定可靠,在不增加任何操作和任何装置、重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呼吸阻力,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依然能够保持呼吸顺畅,减小了人员的生理负担和体力支出,人员使用舒适性有很大提高。在使用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即使不慎将水滴入滤器内,亦未造成滤器的损坏报废,环境适应性强。环境适应性强。环境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生化防护
,具体为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滤器是防毒面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滤器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由于滤烟材料性能的限制,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由于滤器存在较大的吸气阻力,人员戴上面具以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不适,在剧烈运动时尤为突出,人员感到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造成较大的生理不适,影响人员战斗力;二是滤器在使用和保存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潮,以免受潮影响活性炭性能。特别需要注意防止水浸或水滴入罐内,因为滤烟层一旦受潮再烘干后,会严重改变滤烟层的结构,此时穿透系数会增大200~300倍,可直接导致滤器报废。另外,如果水分子进入活性炭层,会导致活性炭上的催化剂失去活性,降低炭层的防护时间;三是现有滤烟材料的厚度相对较厚,在相同穿透系数和呼吸阻力的情况下,厚的滤烟材料使滤烟层所占的体积较大,压缩了活性炭层的体积,缩短了防护时间。换言之,如果滤烟层所占的体积不变,则越厚的滤烟材料展开面积越小,穿透系数和呼吸阻力都会增加;四是原滤烟材料为玻纤材料,容易折断脱落,世界卫生组织IARC把玻纤划为IB类,即是可能致癌物质,对人体有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滤烟层制作的滤器,性能稳定可靠,在不增加任何操作和任何装置、重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呼吸阻力,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依然能够保持呼吸顺畅,减小了人员的生理负担和体力支出,人员使用舒适性有很大提高。在使用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即使不慎将水滴入滤器内,亦未造成滤器的损坏报废,环境适应性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烟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膜材料;所述滤烟层设有梳状褶。
[0006]优选地,作为套装式滤器的滤烟层的应用;所述套装式滤器包括药筒、滤烟层和罐体;所述过滤层缠绕固定在所述药筒外侧壁上,所述药筒固定置于所述罐体内。
[0007]优选地,作为层装式滤器的滤烟层的应用;所述层装式滤器包括滤烟层、中隔板、装药层和罐体;所述滤烟层、中隔板和装药层分别固定置于所述罐体内,且所述中隔板位于所述滤烟层和所述装药层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套装式梳状褶的褶深为7mm,褶间距为4.0mm,褶密度为247褶/m。
[0009]优选地,所述层装式梳状褶的褶深为14mm,褶间距为2.0mm,褶密度为535褶/m。
[0010]套装式滤器的滤烟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滤烟层在折纸机上进行折叠;
[0012]2)将过滤纸裁剪成宽为
[0013]3)将平板硫化机压力设置为1.5MPa,温度设置为120℃,折叠好的滤烟层压在梳状夹具中间,将滤烟层边缘10
±
1mm放入平板硫化机压平,涂上乳胶并将10mm
×
270mm的硅酸盐纱布贴在上面,静置12小时,待乳胶干燥后,将挤出的胶边修齐使其与滤烟层宽度一致。
[0014]层装式滤器的滤烟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将滤烟层在折纸机上进行折叠,确保达到褶高要求,折叠的过程中需要热定形,折叠后保证滤烟层无破损;
[0016]2)采用热溶胶线分隔的定型方式对滤烟层进行定型;
[0017]3)将滤烟层用激光按直径99mm进行切圆。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滤烟层制作的滤器,性能稳定可靠,在不增加任何操作和任何装置、重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呼吸阻力,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依然能够保持呼吸顺畅,减小了人员的生理负担和体力支出,人员使用舒适性有很大提高。在使用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即使不慎将水滴入滤器内,亦未造成滤器的损坏报废,环境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滤烟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检测的原理及流程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滤纸阻力与滤速特性曲线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不同褶间距的套装式滤器阻力变化趋势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检测的不同褶间距的层装式滤器阻力变化趋势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检测的不同褶深的套装式滤器阻力变化趋势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检测的不同褶深的层装式滤器阻力变化趋势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检测的不同褶间距的套装式滤器的过滤效率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检测的不同褶间距的层装式滤器的过滤效率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检测的
不同褶深的套装式滤器的过滤效率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检测的不同褶深的层装式滤器的过滤效率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滤烟层11、油雾发生器1、缓冲器2、过滤件3、过滤件夹具4、抽气泵5、光度计6。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横”、“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核生化防护滤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烟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膜材料;所述滤烟层设有梳状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烟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套装式滤器的滤烟层的应用;所述套装式滤器包括药筒、滤烟层和罐体;所述过滤层缠绕固定在所述药筒外侧壁上,所述药筒固定置于所述罐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烟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层装式滤器的滤烟层的应用;所述层装式滤器包括滤烟层、中隔板、装药层和罐体;所述滤烟层、中隔板和装药层分别固定置于所述罐体内,且所述中隔板位于所述滤烟层和所述装药层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式梳状褶的褶深为7mm,褶间距为4.0mm,褶密度为247褶/m。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层装式梳状褶的褶深为14mm,褶间距为2.0mm,褶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龙韩莎莎张赫毕鹏禹陈映忠宋磊徐云李兵张敏王艳梅胡运立徐卫东祁银涛罗宇豪韩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九零零七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