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261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出风口,机壳内还间隔固定有两块环形分布的挡板,挡板内安装有轴流风机,挡板还开设有一缺口,缺口与对应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导流风道,导流风道内固定有PTC陶瓷加热元件,出风口处连接有第一导流管,第一导流管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导流管,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导流管出风角度的调节机构,机壳的下端固定有照明装置;优点是集取暖和照明为一体,为人们提供方便。为人们提供方便。为人们提供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照明集成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寒冷地区有着冬季时间长、室外温度低、日照时间短等气候特点。对于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已有研究,目前关注重点是由大门或者门厅开始走向建筑内部空间的环境处理,经常采用空调或者暖气的形式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取暖的目的,而对于作为寒地城市与建筑的室外过渡空间,即建筑入口外部空间,经常处于被忽略的灰色地带。此外,对于公共建筑而言,一般都不会24小时开放,那些可以为人们提供遮风挡雨保暖照明的入口内部空间在建筑关闭后是无法进入和使用的,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关闭时间相对于其他地区更早,这就导致了那些需要驻足停留的人们无处可去,例如那些在百货商场结束营业之后需要等出租车的人们。
[0003]也有寒冷区域公共建筑入口空间采用热风机加热的形式,供等候的人取暖,但是依旧无法解决照明的目的,其照明主要依靠室内照明、路灯以及部分建筑外立面霓虹灯等,如果专门在公共建筑的入口空间额外增加照明装置,势必会造成各个设备占用的空间较大,且不利于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其集取暖和照明为一体,为人们提供方便。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包括机壳,所述的机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出风口,所述的机壳内还间隔固定有两块环形分布的挡板,所述的挡板内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的挡板还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的缺口与对应所述的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导流风道,所述的导流风道内固定有PTC陶瓷加热元件,所述的出风口处连接有第一导流管,所述的第一导流管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的第一导流管和所述的第二导流管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的第二导流管出风角度的调节机构,所述的机壳的下端固定有照明装置。
[0006]所述的第二导流管由连接段和出风段组成,所述的连接段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导流管内,所述的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出风段垂直固定。该结构中,连接段和出风段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段的一端采用轴承固定在第一导流管内,由此实现第二导流管的顺畅转动,出风段垂直于连接段固定,则方便向下出风。
[0007]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转动电机、第一齿轮和与所述的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的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导流管的侧壁上,所述的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的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第二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段的外侧壁上。该结构中,采用齿轮传动来控制第二导流管的出风角度,控制平稳,当转动电机工作时,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由
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在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最终实现连接段的周向旋转,来调整出风角度。
[0008]所述的出风口处还设置有一启闭机构,所述的启闭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遮板,所述的遮板轴接在所述的出风口处,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的机壳内,且通过转轴与所述的遮板相连接。该结构中,启闭机构的设置用于开启或关闭出风口,以及达到调节出风量的目的,当不需要进行出热风时,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使遮板关闭出风口,当需要开启出风口时,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反向转动,从而打开出风口。
[0009]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发光板和透光板,所述的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的机壳的下端,所述的发光板固定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透光板固定在所述的壳体的下端。该结构中,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机壳的下端,方便后期维护,发光板为LED灯板,透光板的设置则利于透光。
[0010]所述的壳体上端的两侧水平延伸有承接板,所述的机壳下端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内开设有通槽,所述的承接板卡设在所述的通槽内。由此实现照明装置的便捷拆装以及实现固定牢靠的目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轴流风机的设置用于产生风力,缺口的设置用于将轴流风机产生的风力导向导流风道,随后将出风口排出;PTC陶瓷加热元件在通电后发热,从而产生热量,在风力的作用下排向出风口,从而起到取暖的目的;调节机构的设置用于调节第二导流管的出风角度,以此更好的适应现场环境;照明装置的设置起到照明的目的,使得本装置集取暖和照明为一体,为人们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中机壳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中启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中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出风口11,机壳1内还间隔固定有两块环形分布的挡板2,挡板2内安装有轴流风机3,挡板2还开设有一缺口21,缺口21与对应出风口11之间设置有导流风道12,导流风道12内固定有PTC陶瓷加热元件4,出风口11处连接有第一导流管5,第一导流管5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导流管6,第一导流管5和第二导流管6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导流管6出风角度的调节机构7,机壳1的下端固定有照明装置8。
[0019]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导流管6由连接段61和出风段62组成,连接段61的一端通过轴承63连接在第一导流管5内,连接段61的另一端与出风段62垂直固定。该结构中,连接段61和出风段62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段61的一端采用轴承63固定在第一导流管5内,由此实现第二导流管6的顺畅转动,出风段62垂直
于连接段61固定,则方便向下出风。
[0020]调节机构7包括转动电机71、第一齿轮72和与第一齿轮72啮合的第二齿轮73,转动电机71固定在第一导流管5的侧壁上,第一齿轮72固定在转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73同轴固定在连接段61的外侧壁上。该结构中,采用齿轮传动来控制第二导流管6的出风角度,控制平稳,当转动电机71工作时,驱动第一齿轮7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72和第二齿轮73啮合,在第一齿轮72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73转动,最终实现连接段61的周向旋转,来调整出风角度。
[0021]实施例三: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出风口11处还设置有一启闭机构9,启闭机构9包括驱动电机91和遮板92,遮板92轴接在出风口11处,驱动电机91固定在机壳1内,且通过转轴93与遮板92相连接。该结构中,启闭机构9的设置用于开启或关闭出风口11,以及达到调节出风量的目的,当不需要进行出热风时,驱动电机91驱动转轴93转动,使遮板92关闭出风口11,当需要开启出风口11时,驱动电机91驱动转轴93反向转动,从而打开出风口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出风口,所述的机壳内还间隔固定有两块环形分布的挡板,所述的挡板内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的挡板还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的缺口与对应所述的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导流风道,所述的导流风道内固定有PTC陶瓷加热元件,所述的出风口处连接有第一导流管,所述的第一导流管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的第一导流管和所述的第二导流管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的第二导流管出风角度的调节机构,所述的机壳的下端固定有照明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流管由连接段和出风段组成,所述的连接段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导流管内,所述的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出风段垂直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寒冷区域公共建筑的取暖照明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转动电机、第一齿轮和与所述的第一齿轮啮合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敬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