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劲性结构柱辅助振捣架构及基于架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劲性结构柱辅助振捣架构及基于架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劲性型钢柱外侧焊接有大量的传剪钉,传剪钉与型钢柱外侧的钢筋相互交叉,使得传剪钉及钢筋之间间距较小,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较大,不易下落到柱子底部,且振捣棒深入型钢柱中时较为困难,很多时候很难深入柱子底部,甚至不能深入柱中,经常会导致混凝土柱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问题,传统施工方法也很难预埋振捣口。
[0003]以往的振捣架构始终面临以下问题:
[0004]传剪钉与外部钢筋的间距较小,在使用混泥土后振捣棒不易下落到底部混泥土,导致混泥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劲性结构柱辅助振捣架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劲性结构柱辅助振捣架构,包括振捣棒、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劲性结构柱辅助振捣架构,包括振捣棒(6)、中部型钢(1)和至少一组箍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竖向钢筋组(2),各所述竖向钢筋组(2)分别靠近中部型钢(1)的四角处设置,其中各所述竖向钢筋组(2)均包括三个竖向构件钢筋(21)和一个网状钢筋导管(22),并且三个所述竖向构件钢筋(21)均围绕所述网状钢筋导管(22)设置并接触连接,所述数个箍筋(3)绕卷在四个竖向钢筋组(2)的外侧形成方形结构筋且包箍在中部型钢(1)外围,所述数个箍筋(3)之间等间距设置,此外,所述中部型钢(1)的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传剪钉(5),各所述传剪钉(5)与各所述箍筋(3)的垂直位置交错设置,所述振捣棒(6)从所述网状钢筋导管(22)顶部伸入网状钢筋导管(2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结构柱辅助振捣架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网状钢筋导管(22)均包括至少两个互相平行的圆形筋(221)和至少一个竖直筋(222),所述竖直筋(222)围绕所述圆形筋(221)竖向设置并与圆形筋(22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结构柱辅助振捣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型钢(1)的各外侧壁上均设有两组互相平行的水平钢筋组,并且所述互相平行设置的水平钢筋组外侧还绕设有至少一组箍筋二(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劲性结构柱辅助振捣架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水平钢筋组均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水平构件钢筋(4),各所述水平构件钢筋(4)等间距设置,各所述水平构件钢筋(4)朝向中部型钢(1)的一端与中部型钢(1)外侧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结构柱辅助振捣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剪钉(5)分为两列垂直分布在所述中部型钢(1)的各外侧壁上,并且各列所述传剪钉(5)均等间距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彭建良,王炎伟,李小玥,闫新宇,陈稳德,卢帅,尹伟贤,刘波,文诚,张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