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38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动或者混动汽车中能够承担大功率充电的充电电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缆,包括外护套、液冷管、多根正极电缆以及多根负极电缆;液冷管用于供冷却液流动;多根正极电缆中至少有一部分紧贴液冷管,每根正极电缆包括正极导线以及包裹正极导线的绝缘层;多根负极电缆紧中至少有一部分也紧贴液冷管,每根负极电缆包括负极导线以及包裹负极导线的绝缘层;外护套套设在液冷管、正极电缆以及负极电缆的外侧。本公开将大电流充电电缆中将功率线缆等分为若干份,有效地增加功率电缆与液冷管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面积和热传导面积,有效地提升散热效率。效地提升散热效率。效地提升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动或者混动汽车中能够承担大功率充电的充电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快速高效的充电是目前电动或者混动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由于快速高效的充电需要充电电缆承载较大电流,因此对充电电缆的要求较高,线缆芯线连接大电流时产生的热量较高,因此,大功率的充电电缆都需要进行散热设计。
[0003]相关技术中,用于大功率充电的充电电缆包括一根正极电缆、一根负极电缆以及包裹这两根电缆的外护套,其中,正极电缆由铜或者铝制成的正极导线以及包裹该正极导线的绝缘包层组成,负极电缆同样由铜或者铝制成的正极导线以及包裹该正极导线的绝缘包层组成,而包裹这两根电缆的外护套则由PVC、TPE、TPU、橡胶材料等制成。为了提高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的散热效率,避免外护套过热而着火,以载流量为250A为例,采用一正一负的传统大功率充电线缆的直径一般要超过35mm。但是,这样设计的充电电缆依然不能很好的实现散热,故近期行业内出现了在外护套内设置水管的方式来提高电缆的散热效率,避免外护套着火。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种水冷式的充电线缆其散热效果依然不佳,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提高其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可有效地解决上述或者其他潜在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充电电缆,包括外护套、液冷管、多根正极电缆以及多根负极电缆;所述液冷管用于供冷却液流动;多根正极电缆中至少有一部分紧贴所述液冷管,每根所述正极电缆包括正极导线以及包裹所述正极导线的绝缘层;多根负极电缆紧中至少有一部分也紧贴所述液冷管,每根所述负极电缆包括负极导线以及包裹所述负极导线的绝缘层;所述外护套套设在所述液冷管、所述正极电缆以及所述负极电缆的外侧。
[0007]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管包括两根液冷支管,所述多根正极电缆中至少有一部分紧贴其中一根所述液冷支管,所述多根负极电缆中至少有一部分紧贴另一根所述液冷支管;和/或,所述液冷管由柔性材料制成;和/或,所述充电电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7mm。需要说明的,将液冷管设置为包括两根液冷支管分别对多根正极电缆以及多根负极电缆进行降温,通过将液冷管设置为两根液冷支管进而增大了液冷管外表面积,进而增大多根正极电缆以及多根负极电缆与液冷管的接触面积,进而进一步增强了降温效果。将所述液冷管由柔性材料制成,便于多根正极电缆以及多根负极电缆与液冷管接触时,由于柔性材料的性质使得接触时液冷管发生局部形变,进而使得正极电缆以及负极电缆与液冷管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增大热传递的面积,进一步更好地实现快速降温的效
果。同时,所述充电电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7mm,相比于传统的技术方案,充电电缆的直径较小,可有效地减轻充电电缆的重量。
[0008]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根液冷支管中的一根为进液管,所述两根液冷支管中的另一根为出液管;和/或,所述液冷管由硅胶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将两根液冷管支管设置为一进一出的形式,便于充分利用液冷管中液冷介质,同时便于实现进液与出液设置在同一端,便于实现收纳。将所述液冷管由硅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其中,硅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耐候能力,同时还具备优异的耐冷却液特性。故将液冷管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可稳定地进行热传递,具备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可避免冷液渗透。
[0009]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裹在所述多根正极电缆、所述多根负极电缆以及所述液冷管的外侧,并置于所述外护套内侧。需要说明的,隔热层用于隔离大电流充电电缆保护层外部和内部的温度,防止保护外护套外皮过热,进而引发火灾等事故,提高功率电缆的大电流充电性能,同时保证电缆使用的安全性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0010]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编织层,所述编织层设置于所述隔热层的内侧壁。需要说明的,编织层设置于隔热层的内侧壁,使其能够与液冷管充分接触,起到良好的热传导作用,使得充电线缆的内部热量分散均匀。
[0011]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铝箔层,所述铝箔层设置于所述编织层的内侧壁。需要说明的,铝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塑性能,可便于实现导热,使外护套内部热量分布均匀,避免护套外表面出现局部高温的现象。同时便于包覆于液冷管、正极电缆以及负极电缆的外表面。
[0012]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紧贴所述铝箔层设置;所述正极电缆包括第一至第五根正极电缆,其中,第一至第四根正极电缆紧贴所述进液管或者所述出液管,第五根正极电缆紧贴所述铝箔层和第四根正极电缆;所述负极电缆包括第一至第五根负极电缆,其中,第一至第四根负极电缆紧贴所述出液管或者所述进液管,第五根负极电缆紧贴所述铝箔层和第一根负极电缆。需要说明的,将第一至第四根正极电缆紧贴进液管或者出液管,便于实现增大与液冷管的接触面积。同时,第一至第四根负极电缆紧贴出液管或者进液管。将第一至第四根正极电缆紧贴进液管或者出液管,便于实现增大与液冷管的接触面积。
[0013]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两束信号线缆,每束所述信号线缆均包括多根信号线以及包裹所述多根信号线的屏蔽层,并且每束所述信号线包括信号导线以及包裹所述信号导线的绝缘层;其中,第一束所述信号线缆紧贴第一根正极电缆、第五根负极电缆和所述铝箔层;第二束信号线缆紧贴第五根正极电缆、第四根负极电缆和所述铝箔层。需要说明的,设置信号线缆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号,设置屏蔽层是为了避免正极电缆以及负极电缆对信号线缆的信号干扰。
[0014]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接地线缆以及两根低压电源线缆;所述接地线缆包括接地导线以及包裹所述接地导线的绝缘层;所述低压电缆包括低压导线以及包裹所述低压导线的绝缘层;所述接地线缆位于第二根正极电缆、第三根正极电缆、第二根负极电缆和第三根负极电缆之间;其中,第一根低压电源线缆位于第一束信号线缆、第二根正极电缆、第二根负极电缆和第五根负极电缆之间;第二根低压电源线缆位于第三根正
极电缆、第五根正极电缆、第二束信号线缆和第三根负极电缆之间。需要说明的,接地线就是直接连接地球的线,也称为安全回路线,危险时便于把高压直接转嫁给地球。还需要说明的,低压电源线缆用于传输电力或信息。将第一根低压电源线缆位于第一束信号线缆、第二根正极电缆、第二根负极电缆和第五根负极电缆之间;第二根低压电源线缆位于第三根正极电缆、第五根正极电缆、第二束信号线缆和第三根负极电缆之间为一种排布方式,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其他排布方式。
[0015]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由PVC、TPE、TPU、橡胶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制成;和/或,所述隔热层由无纺布材料制成;和/或,所述编织层由镀锡铜和/或铜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将外护套由PVC、TPE、TPU、橡胶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制成,也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液冷管、多根正极电缆以及多根负极电缆;所述液冷管用于供冷却液流动;多根所述正极电缆中至少有一部分紧贴所述液冷管,每根所述正极电缆包括正极导线以及包裹所述正极导线的绝缘层;多根所述负极电缆紧中至少有一部分也紧贴所述液冷管,每根所述负极电缆包括负极导线以及包裹所述负极导线的绝缘层;所述外护套套设在所述液冷管、所述正极电缆以及所述负极电缆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包括两根液冷支管,所述多根正极电缆中至少有一部分紧贴其中一根所述液冷支管,所述多根负极电缆中至少有一部分紧贴另一根所述液冷支管;和/或,所述液冷管由柔性材料制成;和/或,所述充电电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7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液冷支管中的一根为进液管,所述两根液冷支管中的另一根为出液管;和/或,所述液冷管由硅胶或聚氨酯的材料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裹在所述多根正极电缆、所述多根负极电缆以及所述液冷管的外侧,并置于所述外护套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织层,所述编织层设置于所述隔热层的内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箔层,所述铝箔层设置于所述编织层的内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紧贴所述铝箔层设置;所述正极电缆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水保何英勇石志超杨康王伟纪克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